王梅枝
摘 ? ?要: 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下最重要的學習模式之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需要運用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探究的因素有是否巧妙設置疑問、是否合理構筑平臺和是否注意課堂生成等方面。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 ?課堂教學 ? ?合作探究 ? ?學習模式
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性、能動性的一種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強調的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強大的學習功能。因此,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理所當然地成為新課改背景下課堂學習最重要的學習模式。在新課改浪潮涌動的今天,課堂教學中是否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效果如何已成為評判一堂好課的標準。因此,深入研究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
不管是從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還是從數(shù)學科的學科特點出發(fā),小學數(shù)學課堂都特別需要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梢赃@么說,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要高效,首先要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可是,怎樣才能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呢?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探究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巧妙設置疑問
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探究的因素當首推疑問的巧妙設置。疑問設置得巧妙,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欲望)就會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學習效果自然就有保障。反過來,疑問設置得不夠巧妙,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探究欲望不強,學習效果當然就好不到哪里。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從他們的具體學情出發(fā),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合理的確定,找準切入點,然后深入地考慮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找準學生的興奮點;也可以從時興的熱點話題或是具有生活氣息的話題入手,建立起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邊的關系”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探究出“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知識要點,我特地讓學生課前就準備很多長短不一的小木棒。在揭示了課題之后,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隨意拿出三根小木棒,讓他們自己嘗試看能不能拼出一個三角形。在拼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記錄下每一次拼組時三根小木棒的各自長度。在每位學生都充分動手之后,再要求他們深入地想一想為什么不同長度的三根小木棒有的能拼成三角形,有的卻不能,原因是什么?然后得出什么結論?事實證明,正是因為有了這次成功的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望才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的合作探究才會取得很好的成效。
二、合理構筑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能否發(fā)揮強大的功效和是否構筑合理的平臺有直接的關系。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交流合作是多方面的,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有學生與課本之間的交流。這一切的交流都需要在一個科學有序的合作交流平臺上展開。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進行合作學習,可以“兵教兵”;在這個平臺上,學生還可以熱情地討論,盡情地展示……一句話,學習小組的組建科學而有效,小組成員齊心協(xié)力,合作探究學習任務就有可能完成得好。反之,學習小組的組建不合理,小組成員貌合神離,合作探究的學習任務就不可能完成得好。
在我的班上,我喜歡把學生分成12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各有4名學生。我的做法是先選出12位學習優(yōu)秀,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然后,再由組長親自挑選3名隊員。等到各學習小組長“組閣”完畢,我再對各學習小組進行培訓。要求他們勤于思考,虛心請教;還要求他們批判接受,大膽發(fā)表意見。然后,在接下來的一個階段的學習中,我注意跟蹤觀察各學習小組的表現(xiàn),對他們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缺點加以分析并給出改進的意見,必要的時候適當?shù)卣{整小組成員,盡可能地讓各學習小組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不斷培訓和適當?shù)奈⒄{,如今我所組建的各學習小組已經(jīng)能夠在數(shù)學課堂上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注意課堂生成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產(chǎn)生的成果的全面范圍?!边@句話放在新課改課堂上更有道理。正因為是不同于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有許多東西是不可預料的。正因為學生是鮮活的,是有自主意識的個體,所以在他們是主體的課堂上,他們的表現(xiàn)就會讓人出乎意料。從教育學的角度說,正因為學生學進去,他們才會有疑問。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要歡迎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東西。
在數(shù)學課堂上,我喜歡把課堂的后面環(huán)節(jié)變成答“記者問”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問,把學習中遇到的疑惑一一展示。而我更樂于當一個記錄員,把學生的疑問一一記錄下來,然后再由學生相互解答。如果碰到有些問題學生確實無法解答再由我出面。我想,這個環(huán)節(jié)或許就是古代學者所說的“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總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有強大的教學功能,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善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多探討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因素,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探究、交流、展示、創(chuàng)新,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感受成功。
參考文獻
[1]靳穎.略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學數(shù)學研究,2011.
[2]張葉翠,馮海英.新課改下農(nóng)村中小學課堂教學的問題與改進措施.新課程研究,2011.
[3]劉莉.如何建立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西陵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