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麗
摘 ? ?要: 本文根據(jù)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理念,就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初中思品教師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包括四個方面: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對學生建立高尚品德的影響;對學生情緒的影響;對學生性格的影響。
關(guān)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 ?教師心理狀態(tài) ? ?影響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以塑造和改造人的心靈為主的課程,是以培養(yǎng)心理素質(zhì)和解決心理問題為基本目標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是青少年靈魂的工程師、教育的實踐者,教師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的發(fā)展有怎樣的影響作用[1]?教育實踐中的大量事實表明,這種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思想品德教育是心靈的藝術(shù),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心理健康的思品教師在其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進取,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摸索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好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同時尊重學生,客觀地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生理、不同時期的特殊心理及學生之間不同的個體差異,運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設(shè)計教學過程,營造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以前“要我學”為現(xiàn)在“我要學”的學習思想,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如果有的教師沒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待學生學習基礎(chǔ)較差、較弱的學生態(tài)度冷漠,對他們的表現(xiàn)有偏見等,就會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也必然會影響思想品德課教育的效果[2]。
二、對學生建立高尚品德的影響
處于青春期的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思想尚未成熟,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正確樹立,可塑性很大,易受外圍環(huán)境的影響,思想往往復(fù)雜多變。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彼枷肫返陆處煵粌H傳播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更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直接的影響。一個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師,他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熱愛學生,獻身教育事業(yè),有甘作人梯的無私精神;對工作無怨無悔,兢兢業(yè)業(yè),勤勞肯干,他遵守紀律,嚴格要求自己,是言傳身教的典范;對待學生公平公正,不偏愛權(quán)貴子弟,不歧視貧寒學生[3];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無私貼心的幫助?!案腥诵恼?,莫乎于情”。這些高尚的品德會通過教師的語言、行為、態(tài)度、表情,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學生,這種無聲的行動比有聲的命令更讓學生信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建立高尚的優(yōu)良品德。反之亦然,正所謂“近墨者黑”。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和耐心,態(tài)度惡劣粗暴,心胸狹窄,其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對他人缺乏同情心和責任心等不良品德。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對學生信任,并待以愛心與真誠相待,教師的影響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親近感、依戀感,自然樂于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與道理。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進敬其師,效其行?!边@樣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師利用學科優(yōu)勢,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從而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真正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的三維目標教育。
三、對學生情緒的影響
研究表明,情緒對人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有主要的決定作用,而情緒則有很強的感染性。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師有穩(wěn)定的情緒、樂觀自信、豁達誠摯。對待學生能夠以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目前的不足和缺點,并用期待堅信的目光相信學生日后的優(yōu)秀。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睂捜菔且环N美德,是一種境界,是對人對事的包容與接納,是一種很偉大的教育力量。思想品德教師懷著這種智慧的教育心態(tài),每天把微笑帶進課堂,讓他的課堂充滿歡笑和愉快;把自信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的自信心在一天天中增強;每天讓學生感受到他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天天有尊嚴地成長;每天都用欣賞的目光賞識自己的學生,讓他的學生日日都如沐春風。教師在這種健康的心態(tài)下,對他的學生沒有厲聲的訓(xùn)斥,沒有煩人的說教,也沒有粗暴的懲罰;有的是燦爛的微笑,親切溫柔的話語,循循善誘的教導(dǎo),讓學生每天都體驗和感受學習和生活的快樂。在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最終得到培養(yǎng),符合新課程改革下思想品德的教學理念。
四、對學生性格的影響
我國心理學界認為性格是指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及與之相適應(yīng)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性格決定成敗,性格影響著人一生的命運。曾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幾種不同類型性格的教師各自帶一個班級教學,一段時間后,結(jié)果各班學生的性格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性格溫和、辦事民主的教師,其學生的性格比較積極主動,待人接物態(tài)度友好,尊敬師長,有禮貌;性格嚴厲、做事獨斷專行的教師,其學生的性格比較暴躁、不合群,不主動參加班集體活動,團隊觀念較差,有的還有攻擊傾向;而性格冷漠、做事不負責任的教師,其學生易處于不遵守紀律狀態(tài),性格變得漫不經(jīng)心,無所謂。實驗表明,教師的性格對學生性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用,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師有良好的性格,而教師的良好性格就是一顆種子,一旦播在學生的心里,在每日與教師的接觸和影響下就會綻放出美麗芬芳的花朵;同樣,一個有不良性格的思想品德教師,其學生的心田只能是長著雜草和荊棘,可見教師的性格優(yōu)劣對學生性格的影響之大。
綜上所述,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從而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收到實效。
參考文獻:
[1]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7(1-2)總第379.380期
[2]黃東曦,葉一舵,主編.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實踐.國際華文出版社,2002.10.
[3]周明.對待學生要有寬容心.中小學心理健康導(dǎo)航,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