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摘 要: 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已經逐步進入“微時代”,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微學習等正急劇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都樂于接受簡單、有趣、高效的生活及學習方式。我們的教育、學習如何接軌“微”時代?微博、微信、微課等,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是否有用武之地?作者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探討微時代下小學數(shù)學學習現(xiàn)狀及出路。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有效學習 微信 微課
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已經逐步進入“微時代”,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小說、微學習等“微”的概念正急劇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都樂于接受簡單、有趣、高效的生活及學習方式。我們的教育、學習如何接軌“微”時代?微博、微信、微課,這些微時代的寵兒,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領域是否有用武之地?筆者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微時代下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現(xiàn)狀
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集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于一體的學科,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xiàn)高效。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困擾,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注意力容易分散。小學生由于生理發(fā)展原因,注意力集中時間往往不能長久維持,比如低年級的學生一般不超過20分鐘。
2.缺乏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由于對數(shù)學學習失去興趣,導致上課非常被動,思考問題不積極,人云亦云。周而復始,數(shù)學學習效果不佳。
3.信心不足。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評價,主要是以成績?yōu)橹?,不少學生對分數(shù)過于重視,一旦成績出現(xiàn)下滑,或者某次成績不理想,就產生自我否定心理。有些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差,于是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長此以往,甚至厭惡數(shù)學。
4.學習習慣不佳。從不預習復習或學習不得法,課余學習缺乏引導,或不能及時得到幫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反觀學習之外的學生,電腦、平板、手機等用得那叫一個得心應手,玩游戲什么的都不用教。有人說,現(xiàn)在孩子的學習問題是物質太優(yōu),誘惑太多。我們不禁要反思: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如何服務于學習?如何讓“黑白”的數(shù)學學習接軌學生的“多彩”世界?
二、融入微信,搭建學習平臺
如今,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基本已作為必需品“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些電子產品還有功能強大,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比如手機微信,可曬圖、曬視頻;可文字聊天、語音聊天或視頻對話;還可以看新聞、學知識,等等。這種既好玩又操作簡單的電子產品,引起了小學生極大的興趣。有孩子說:老師,要是學數(shù)學能像玩游戲看電影一樣輕松該多好啊。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學習只有從內在需要出發(fā),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我們何不借助微信,讓學生從喜歡的地方開始。
通過家校合作,教師和家長之間創(chuàng)建微信群,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建立快餐式學習模式。
1.發(fā)布小知識,每日一餐。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每天10分鐘以內的自主學習,短小精悍,簡單高效。發(fā)布當天學習難點的微課或拓展的小知識,可以是知識背景、難點解析、趣味數(shù)學等,重在激發(fā)學習興趣,解決當天學習難點,可為自主預習或復習提供有效幫助。
2.實時互動,及時解決困難。師生、生生、家長實時互動,學生的困難可以及時得到幫助,有效解決。
3.拉近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距離,融洽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及時發(fā)布學生良好表現(xiàn),樹立學生和家長的信心,同時有助于促進良性競爭,也帶動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學習。
三、融入微課,促進自主學習
微課,作為一個繼博客、微博、微信等社會性軟件之后風靡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已逐漸成為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熱點。小學數(shù)學課堂可以通過融入微課展示更直觀、更高效的教學方式,因為微課的直觀、有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之外,預習、復習或拓展融入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自主學習。
微課融入小學數(shù)學教學,并不是讓其取代教師的傳統(tǒng)授課,也不是讓微課主導一切。微課是作為調味品,給主食加鮮添料。融入微課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有清醒的認識。
1.微課重“解惑”輕“授業(yè)”。微課雖好,但不能濫用。什么時候用微課?筆者認為,微課是幫助教師完成解惑的過程,而不是進行直接授業(yè),微課是教師的助手,但是無法取代教師的教學地位。
以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為例,課標(實驗稿)明確提出:“數(shù)感主要表現(xiàn)在:理解數(shù)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shù);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shù)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shù)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shù)乃惴?;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痹诮虒W1億有多大時,對小學生來說,大數(shù)的認識很抽象。紙上談兵顯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時可以借助微課,展示一億數(shù)量的不同物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然后再給出選項,什么情況下用億,學生經歷抽象—直觀—再抽象的過程,并將生活經驗上升為數(shù)學思考,以及在此過程中體會數(shù)的抽象過程,發(fā)展數(shù)感。
2.內容要精挑細選。微課,一般時間都比較短,用五到十分鐘左右協(xié)助教師完成對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的講解,或者是對作業(yè)、模擬題的一種微視頻,就像“快餐”。所以微課內容的安排,要盡量做到精挑細選。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也是如此,知識就是“魚”,教師不能單純?yōu)榱藗魇谥R而教學,我們必須教學生“漁”——學會自主學習,比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思維,提高自習能力等,這才是教學之根本。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中往往興趣至上,缺少理性的思考和取舍。因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理性思考。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實踐證明,適當?shù)卦诮虒W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活躍性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小學低段學生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小學低年級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將數(shù)學問題形象化,從而簡化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又如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和自學能力,他們可能更喜歡鉆“為什么”的牛角尖??梢赃x擇一些數(shù)學文化傳承的知識,幫助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另外,幫助預習類微課應注重趣味性和思考性;復習拓展類微課應注重條理性和開放性等。
3.評價要全面合理。微課學習之后,“學得怎么樣”是學生和師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學生需要被肯定,或得到表揚,品嘗成功的喜悅;或吸取教訓,折回成功之路;或積累好的方法、經驗等。因此,我們要注重建立全面而合理的評價機制。
(1)倡導多主體評價。例如課堂上,學生可以自評,小組可以組評,老師最后進行師評,三者的分數(shù)有機結合,形成最后的評價分數(shù)。多主體評價,避免了主觀臆斷,兼顧公平公正。
(2)倡導評價內容多樣化。除了反應學習效果的學案評判外,還要關心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將之比作火車的話,那么態(tài)度是火車頭,知識是車身,方法是動力,缺一不可。
(3)倡導量化評價。制定評價量規(guī),明確達成度,分層量化。
全面而合理的評價機制兼顧寬度與深度,通過學習—評價—再學習的模式,給學習提供動力與方向。
通過微課學習,學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自主確定學習進度,也更好地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用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武裝自己,致力于改變低效的學習模式,致力于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成長需要,致力于改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學,會學,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