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 ? ?要: 教材中的精美插圖對低年級學生有特殊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說話寫話能力的時候,如果可以合理利用插圖,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文插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 課文插圖 ? ?低段學生 ? ?說寫能力 ? ?培養(yǎng)方法
現(xiàn)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具有極強的審美品質,編者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充分挖掘繪圖的美育功能。繪圖者用心領悟文字教材,體悟編者意圖,認真創(chuàng)作,力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審美教育,陶冶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特別是在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插圖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對學生學習語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這些插圖往往被忽略或輕易帶過,沒有發(fā)揮其應有作用。下面我就利用課本插圖培養(yǎng)低段學生說寫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利用插圖提高閱讀興趣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對于寫話也不例外,但低年級學生對冰冷的文字毫不“感冒”,他們直觀思維較強,翻開課本后往往首先受插圖吸引,看到課文中感興趣的插圖,才能主動閱讀相關文字。教師應該珍惜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提出有效性問題,讓學生積極擁抱文本。
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會走路的樹》配有兩幅馴鹿的插圖,圖中可愛的小鳥驚奇地望著樹下的馴鹿,馴鹿慈愛地望著樹上的小鳥,畫面寧靜和諧。在學生懷著奇怪的心情看插圖的時候,老師如果能順勢引導小鳥為什么這樣奇怪地看著馴鹿呢?學生就能帶著問題很自然地走進文本,并對文本產(chǎn)生濃厚興趣,為課文學習奠定情感基礎,也為寫話提供詞匯和句式保障。
二、有效使用插圖,訓練學生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寫話的一種常見方式。由于學生的直觀思維較強,觀察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尚未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拿到圖片之后不知道如何觀察。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抓住課本插圖這一優(yōu)質載體,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片與分析圖片的能力。
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月亮灣》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按照先整體后部分然后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觀察,引導學生整理觀察到的內容,然后在課文中標注出自己看到的景物,學生經(jīng)過對比很快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順序就是自己的觀察順序,他們幼小的心靈中自然而然就萌發(fā)了按照“觀察順序來表述”這一想法。經(jīng)過多次這樣的訓練,學生基本都能掌握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觀察要從整體和部分兩個角度進行,學生的說寫是觀察的再現(xiàn),自然就杜絕了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混亂現(xiàn)象。
除了利用插圖教給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我們還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搜集圖片所表達的信息,揣摩作者表達的意圖。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秋游》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從圖中哪些景物可以看出圖片上畫的秋天?”“圖中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針對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觀察和分析,很快得出所要的答案。經(jīng)過多次訓練,學生可以從人物的形體外貌、衣著服飾弄清人物一些顯性特征,從動作表情揣摩人物的一些隱性特征,觀察環(huán)境特點弄清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唯有如此,學生的寫話練習才會在人物描摹上豐滿,在情節(jié)敘述上具體。
三、利用課本插圖,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學生所積累的表象的數(shù)量和質量決定了他們的想象能力。想象力的發(fā)展在習作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水平,利用課本插圖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必不可少。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往往看到的是靜止的人或物,他們表象的缺乏注定不能有太高的想象水平。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提供以問題為載體的支點,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加入合理豐富的想象。
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夕陽真美》一課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思考“爺爺、奶奶會和我說寫什么,表情和動作是什么樣的?”,學生根據(jù)問題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合理想象,使原本靜止的課本插圖活動起來,使單調的人物剪影豐滿成活生生的形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有意識地進行這樣的訓練,就會讓學生的想象成為一種自覺,也會讓學生的寫話更加鮮活。
四、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利用課本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低年級學喜歡表現(xiàn)自己,經(jīng)常在課堂上嘰嘰喳喳,但是由于詞匯和句式的欠缺,缺乏必要條理性和連貫性訓練,口語表達往往有呈碎片式和跳躍式的特點。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把握好學生喜愛課文精美插圖這一契機,用好課本插圖這一良好素材,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進行大量說話訓練,讓學生在說話中提高說話能力,從而達到更好地寫話這一目的。
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誰的本領大》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三幅插圖,讓他們加入合理想象說說每一幅圖都表達了什么,然后讓他們連起來按照一定順序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學生很快能體會到按順序表達的重要性,基本都能連貫講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唯有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口語連貫性才得到更好發(fā)展。
課本插圖飽含編者的教育意圖,有豐富的教育意義,我們擇其訓練說寫的功效進行精心指導,一定可以提高學生說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