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溟 趙麗新 王濤
摘 要:依托“軍隊院校網絡教學應用系統(tǒng)”,建立了“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主線,按照“集中統(tǒng)一、分散預約”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全方位跟蹤學員“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院內學習”和“院外學習”情況,對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監(jiān)控和客觀評價遠程教育考試的新模式,提出預約考試、個性化考試新思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現代遠程教育;考試模式;網上考試;預約考試;個性化考試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14-0034-03
“網絡教育”是遠程教育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教育依托網絡進行,在教育部已出臺的一些文件中,也稱現代遠程教育為網絡教育[1]。
考試是評估、檢驗和診斷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是遠程教育存在和發(fā)展的生命線。我們以“遠程教育”和“考試”為關鍵詞,在“維普”數據庫進行搜索,共找到320篇相關文獻,文獻前期研究以如何研發(fā)考試平臺為主,后期研究以探索遠程教育考試模式和完善考試制度為主。目前關于遠程教育考核模式的研究尚處于探討階段,還沒有形成意見一致的考核模式。
一、遠程教育考核模式存在的問題
1.考試及評價理念具有明顯的滯后性
目前遠程教育考試模式主要包括在線考試、集中點考試和到校集中考試三種形式。在考核中,網上考試僅限于非學歷教育或學歷教育中可以適合在線考試的課程,所占比例較少。對于大部分課程,仍采取集中點考試,考試形式為“筆試”。這種考試與“確定時間、確定地點、統(tǒng)一試卷、限定人數”的院校教育傳統(tǒng)考試模式相似,一般都是只關注分數,而對其他方面考核比例偏少,其考試及評價理念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使得學員的學習無法得到考試的有效激勵。
2.考核模式設定過于僵化死板,不適合遠程教育特點
“確定時間、確定地點、限定人數”的考核模式使得學員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段內預約考試,到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由于遠程教育平臺在考試報名方式、時間安排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往往會出現學生因為錯過信息而不能報名,或者因為“工學矛盾”導致時間沖突而不能報名,不適合遠程教育“時空分離、師生分離”的實際情況。
3.考試形式單調,缺乏對學習全過程的評定
目前,遠程開放教育考核主要包括終結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終結性考核以筆試為主,題型以名詞解釋、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等類型為主,客觀題題量偏多,主觀題題量過少,導致學員死記硬背基本理論知識,缺乏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能力培養(yǎng),不利于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且“統(tǒng)一試卷”考核形式沒有發(fā)揮出遠程教育考試的優(yōu)勢,不符合遠程教育學員“年齡跨度大、素質參差不齊、培養(yǎng)目標不同”的特點。形成性考核以課件學習情況、作業(yè)情況和論壇活躍度等評價為主,考核維度簡單,無法涵蓋學員的學習全過程情況,不能完全反映教學效果及學習結果。
二、遠程教育現有基礎
1.硬件條件
硬件設施主要包括電腦設施、網絡設施、信號接受設施、網絡教室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必備的硬件設備[2]。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軍事綜合信息網的建設,架起了部隊和院校之間的“飛行通道”,目前全軍網絡帶寬可達百兆,網絡覆蓋率達90%以上[3],為遠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
2.軟件條件
軟件條件主要包括平臺和資源環(huán)境、教員和學員個人素質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依托全軍教育訓練網,總參軍訓和兵種部在2000年開始在全軍推行“軍隊院校網絡教學應用系統(tǒng)”。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培養(yǎng)了穩(wěn)定的教學團隊,建設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和學科網站,實現了全軍信息資源共享。形成了具備網絡教學系統(tǒng)、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覆蓋多層學習終端的遠程教育體系,為探討遠程教育考試模式提供了可能。
3.院校教育考試現狀
為提高考試評價的準確性、客觀性、可靠性,使考務工作向標準化、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全軍各院校均進行了考試模式的改革探討。目前院??荚嚩嗖捎猛赓徎蜃灾餮邪l(fā)的平臺,從試題(卷)庫隨機抽題,由學院統(tǒng)一組織考試和閱卷,實現“教考分離”,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考試模式也由單一的最終考核向注重知識掌握、能力培養(yǎng)和個性化方向轉變,并采取課程論文、口試等多種考核方式,加強對學員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核。
結合院??己四J礁母锏内厔莺驮簝染W絡教學積累的豐富經驗,針對遠程教育的特點,我們進行了現代遠程教育考試模式探討。
三、現代遠程教育考試模式探討
依托“軍隊院校網絡教學應用系統(tǒng)”,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主線,按照“集中統(tǒng)一、分散預約”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全方位跟蹤學員“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院內學習”和“院外學習”情況,對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質量監(jiān)控和客觀評價。
1.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側重對學員學習過程的關注,對其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參與學習的交互程度、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進行綜合評估,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實現“邊學邊測邊評價”,將每次任務的結果記錄下來,最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成績。[4]
(1)學習過程評價。學習過程評價包括網上作業(yè)和網上考試。網上考試包括章節(jié)測試和期中考試。考慮遠程教育學員層次不一,入學門檻低等實際情況,對網上考試不通過的學員,允許其多次考試,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考”。
學員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課程作業(yè)才能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為彌補系統(tǒng)平臺的局限性,計算題、作圖題采取通過其他軟件完成,存儲成圖片格式,上傳即可;其他題型直接輸入答案。由于網上作業(yè)一旦批閱,學員即可看到正確答案,為防止出現抄襲現象,對網上作業(yè)限定時間,要求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作業(yè)。教員在截止時間對作業(yè)統(tǒng)一批閱,并將優(yōu)秀作業(yè)設為全班可見,同時將作業(yè)分析結果截圖,通過論壇發(fā)布,讓學員可以看到所有的網上學習記錄,并可了解自己的不足,以此來激勵學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章節(jié)測試評價。章節(jié)測試在每章結束后進行。對于章節(jié)測試不通過的學員,不允許進入下一章的學習。學員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預約補考,直至考試通過,考試成績?yōu)樵撜鹿?jié)所有考試成績的平均值。考試期間教員在線了解學員交卷情況,對試卷的命題質量和學員的答題情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統(tǒng)計,根據每次考試的題量大小和學員交卷時間,對試卷不斷調整優(yōu)化。定期公開全班成績,使學員了解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方面,以便對學習方法及策略進行自覺調整。
期中考試評價。參考全國資格認證考試模式,期中考試采用客觀題網上考試。充分發(fā)揮網絡題庫題量大、組卷形式多樣的優(yōu)勢,采取隨機組卷形式,一人一機一題,使得相鄰考生試題難易程度相同,而答案不盡相同,提高考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期中考試,在對學習進行階段性總結的同時,給之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員一次彌補的機會,達到強化和加深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的目的,最終達到“教”與“學”雙贏的效果。
(2)學習策略評價。為提高學員的理論運用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按照貼近部隊實際的要求,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充分利用系統(tǒng)平臺論壇功能,在教學中采取案例教學、專題研究和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例如:組織學習小組,在指定時間內對案例或者專題進行分析,提交小組分析結果,其他小組可隨時質疑。教員以引導和鼓勵的態(tài)度參與討論,對較好的帖子設為精華貼,激發(fā)學員討論的熱情。通過小組學習形式,有效地消除了學員學習的孤獨感,幫助其找到歸屬感。學員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通過整理、綜合、推論當前的實際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假設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員通過學員在論壇中的發(fā)帖數量和質量、小組合作學習記錄、學習項目完成效果及參與度進行成績評定。
(3)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評價。考試模式弱化了考試結果,強調了學習的過程性,督促學員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將功夫花在平時。教員通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電話答疑、留言和論壇討論等形式進行在線指導,引導和鼓勵學員進行自主學習,主動查閱資料,參加小組討論,進行知識拓展;營造自發(fā)的研究性學習氛圍,激發(fā)學員爭先恐后地學習正能量,培養(yǎng)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 [5]。教員通過學員的網上學習痕跡、學習行為表現、遠程學習咨詢和互動信息對其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進行評價。
學員的思維火花與教員的教學引導之間反復碰撞、交融、升華,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更有利于教員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及時發(fā)現教學中的不足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6][7]。
2.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不再采用單一的方式,而是展開全面客觀、多元化的評價,可選擇口試、小設計、小論文和網上考試等多種形式。
為達到“寬進嚴出”的目的,切實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只有完成學習過程的全部任務并且通過章節(jié)測試和期中考試的才有資格參加終結性考試。由學員提交考試申請,教學管理部門網上審批。
終結性考試也不再是“一錘定音”,對于由于工學矛盾導致無法在指定時間參加考試的情況,允許學員預約甚至多次預約考試時間,根據學員的任職需求、崗位需求以及部隊的實際情況,學員還可選擇考試形式,由考試組織人員根據學員的實際考試需求安排個性化考試。
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加大試題庫建設力度
目前題庫平臺主要有院校自建或外購平臺、“軍隊院校網絡教學系統(tǒng)”和正在推行的“全軍網絡教學平臺”等,不管哪個系統(tǒng)平臺,都需要將試題庫導入才能進行網上考試。所以在平臺研發(fā)和完善時期,要注意提供兼容接口,增強其通用性,減少重復建設。
網上考試需要高質量并達到一定數量的試題庫才能開展,所以要加大試題庫建設力度。在建設使用過程中,積累題目數量的同時,要注意題目質量的優(yōu)化,不斷更新剔舊,以適應知識的快速更新。
2.全面衡量教員工作量
傳統(tǒng)考試是由教學管理部門組織的,遠程教育考試中,教員成為了考試的主要組織者。新的考試模式的設計、準備工作是大量且繁瑣的,需要教員全身心的投入,精心的組織策劃,建設、維護和更新網絡試題庫和案例庫等等。院校對教員教學工作量的考核上,要根據遠程教育的特點,全面準確的衡量,而不能簡單的等同于院內課程教學。
3.加強反饋信息分析研究
在課程前期、中期、結束和畢(結)業(yè)后等各個時間段,應當跟蹤聯(lián)系,及時進行問卷調查和部隊調研,召開教學雙方座談會,了解學員對考試改革的意見和建議。相關管理部門要及時對反饋信息分析研究,從政策導向上對新的考試模式傾斜,鼓勵教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
遠程教育考試是一個開放性系統(tǒng),目前還沒有形成意見一致的考核模式,我們也只是提出現代遠程教育考試模式的構想,以期滿足現代遠程教育考試的需要和對現有的傳統(tǒng)考試模式改革有所啟發(fā)。
參考文獻:
[1]楊嬌寰.網絡中的遠程教育背景下發(fā)揮考試對教學的評價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2(9):16-16.
[2]馮燕.論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及其核心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4(4):5-6.
[3]啜向前.對軍隊院校發(fā)展遠程教育的認識與思考[J].教研參考文獻,2013(2):58-60.
[4]郭勝偉,張稚鯤,謝松.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評價[J].江蘇高教,2012(2):85-87.
[5]師慧麗,徐超.德國“自主學習和能力導向”教學模式及其啟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19):84-88.
[6]馬全洲,伍學進.信息化條件下院校教學須更加突出學員的主題地位[J].中國軍事教育,2011(5):1-4.
[7]林育曼.高校網絡化自主學習績效管理探析[J].高教探索,2011(6):104-108.
(編輯: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