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當代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結構精巧、情趣盎然、意蘊深長的小美文。說它小,是因為它篇幅短小,只有幾百個字;稱它美,是因為它“美”點多多。徜徉其中,感到“美”不勝收,特別是這篇散文外在的“形美”與內在的“質美”高度統(tǒng)一,我以為妙絕!
一、“美”在結構
本文在行文上,講究前后照應。如:開頭第二自然段“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到第六自然段的“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再到后面的“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結尾段中又寫到:“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些行文上的照應,都緊扣中心,很好地展現(xiàn)了其樂融融的親情。
再比如文章開頭第四自然段這樣描寫眼前的田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第七自然段中的“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文章最后結尾段:“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這些充滿詩意的描寫,為我們描繪出充滿生機活力的“江南早春圖”,有良田、有美池,儼然一處“世外桃源”,很容易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前后景物呼應,共同構建出一幅充滿生機的畫卷。
二、“美”在語言
細細品味,韻味十足,主要得益于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如:“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等等,文章中大量運用這些大致對稱的語句,在形式上顯得整齊勻稱,讀起來和諧流暢,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富有音樂美和形式美,更加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另外,形象化的語言,使得“詩中有畫”,如對景物的描寫、“散步”時的走路“分歧”等,都寫得情景相生、趣味盎然,使“散步”的過程充滿情趣。準確、精當、自然的語言,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譜寫出一曲清新的天籟之音,沁人心脾,其間洋溢著的濃濃“情”味,讓人回味無窮。
三、“美”在人性
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者非常注重培育淳樸民風,他們利用文學作品來對國民進行道德教化,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思想變得更加純潔,品行變得更加溫柔敦厚?!对娦颉分姓f:“詩者,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文以載道”,是文章的社會功能,作者寫文章總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思想,帶有一定的寫作目的。就本文而言,最大的看點就是“人性美”。文章以通俗、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勾畫出一幅“母慈兒孝圖”,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到淳樸和諧的民風?!澳赣H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體現(xiàn)出“我”的孝順;“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流露出的則是母慈。“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痹谶@如詩如畫的美景中,展現(xiàn)出了濃濃的人情美。祖孫三代四人,沐浴著早春的陽光,相依踏春的祥和畫面,是多么甜美幸福??!在這里,人性的“美”,就像“菜花”,閃著“金色”,散發(fā)著“情”香;也像“田里的冬水”一樣,“咕咕地起著水泡”,勃發(fā)出盎然的生命力。“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畫龍點睛般的議論,既淺顯,又深刻,不僅把“散步”推向高潮,更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尊重,是一曲對生命的贊歌!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融洽相處,是人類的美好理想,在這里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文章的主題不是通過僵化的貼標簽、空洞的倫理說教,生硬地指揮著人們怎樣去尊敬老人、怎樣去疼愛幼小、又如何去承擔社會責任,讓人被動地接受洗禮,而是通過小細節(jié),讓它“潛滲暗透”,緩緩地在心頭流淌,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讓人在讀后深思:我們做的怎樣了,又該怎樣去努力,才能做得更好?
細品“散步”,感人肺腑,蕩氣回腸,它所蘊含的人性美,一定會促使人類自覺地走向更加文明的時代!
文章雖然不長,但能以小見大,字里行間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是一篇散發(fā)著人“情”美味的力作,是當代散文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單位:五河縣澮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