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紅
摘 要: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與新的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這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有根本區(qū)別。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從屬地位,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新的教學理念徹底改變這一狀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由過去的中心變成主導,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中學思想政治 課堂教學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與新的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這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根本區(qū)別。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從屬地位,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沒有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而新的教學理念則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由過去的中心變成主導,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實踐,提出了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想,并進行了積極嘗試,取得了一些效果,愿與大家共同分享。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側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下面我就從這兩個方面談談這種教學模式的操作。
一、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個首要特點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我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換句話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學生認識不到這一點,或者不能認可這一簡單的道理,教師再費力也是效果很差的。當學生明白了這一點,教師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預習、課堂學習、復習和自我檢測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要從這些環(huán)節(jié)入手。
1.讓學生學會預習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第一步。我在思想政治課上十分重視預習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預習的任務都要在前一天完成,學生要及時把預習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反饋到我這里。為了大家順利完成預習任務,我提前給大家準備好預習提綱,提綱基本上以問題形式呈現(xiàn)。大家在預習過程中,實際上就是自我解決一些問題的過程。如果大家對某個問題產(chǎn)生疑問,就及時地反饋給我。第二天的課堂學習我基本上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在這些問題中,自然會有很多的種類和層次,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不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通過其他學生自主預習所獲得的知識或許就會解決,這就是生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學生自主預習,解決大部分問題。那么,剩下一些比較具有難度的問題,就需要教師點撥。那么,教師針對這些問題點撥學生即可。而這些問題多數(shù)是普遍性問題,對于一個具有求知欲的學生來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大可以充分爭論、辯論甚至爭吵。
2.讓學生學會自我復習和檢測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堂學習完成后,要告訴學生自主復習和檢測的重要性。因為遺忘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及時復習,在復習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自己通過他人和教師的幫助才能解決的問題,提高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并試圖采用回放的方式把解決問題的思路重新過一遍。復習結束后一定要做適量的練習題進行檢測。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掌握得差不多了,實際上一旦做題,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么回事,學習是一回事,真正應付考試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我教育學生重視平時的自我檢測。自我檢測后,我都是讓學生自己訂正答案,在自我訂正答案的過程中完成第二次教育。
在這里,我們要澄清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學生自主就不再需要教師的幫助。這種觀點之所以錯誤,是因為錯誤地理解自主的內涵。實際上,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由幕前走到幕后,不過仍然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發(fā)揮組織者的作用。因此,自主的課堂學習離不開教師發(fā)揮其作用。
二、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基本上是以兩種方式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一種是生生之間的互助,另一種是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大家自主地探究然后發(fā)現(xiàn)答案。這些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探究性。
中學思想政治課特別注重對學生探究性品質的考查,常常給出一個話題,就這個話題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給出合理性的建設性意見。比如,關于社會上老人跌倒后到底“扶不扶”的問題,我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首先,我問學生這個話題之所以被引起廣泛的關注,它的背景是什么?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了解新聞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發(fā)生一些老人被扶之后訛人的事件,從而引發(fā)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接著,我繼續(xù)引導學生探究,對于同一個話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截然不同的聲音,請學生分成兩組,分別就“扶”或者“不扶”給出理由,記得要從這個學科的角度出發(fā)。由于是新鮮的社會話題,學生積極性都很高,你一言我一句地展開激烈探討,最后我提出這樣的假設: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么做?學生根據(jù)剛才的討論整理出答案:作為中學生,仍然是未成年人,理應在見義勇為的情況下做到見義智為,既不可見危不救,又不可盲目施救,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自己的具體行為,即既要做到挺身而出,又要為自己全身而退做好準備。
我們所打造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基本是這樣的:課前,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和重難點;上課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某個社會話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大家各抒己見,充分享受探究和討論帶來的樂趣;課下,及時復習當天學習的內容,自主練習、自主作業(yè),自主測驗、自主訂正、自主提高,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