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
摘 要: 演示實驗是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課型,是實施化學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本文結(jié)合化學演示實驗教學實例,總結(jié)了幾個演示實驗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小問題。
關鍵詞: 化學課堂 演示實驗 學生主體
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同時,通過直觀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總結(jié)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等,因此,化學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上的每一次演示實驗活動,努力做好每一次演示實驗教學,這樣才能為化學教學活動整體的高效性提供必要保障。
一、課堂上要做盡量多的實驗
教師和學生對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往往在態(tài)度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學生看來,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越多越好,演示實驗活動比起教師用嘴巴講的理論知識要有意思得多,也更容易理解,然而對于教師而言,課堂上實施演示實驗活動不但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為了在課堂上做好實驗,教師要在課前做很多準備工作,包括準備實驗藥品、器材,設計實驗活動,進行實驗預演示,等等。不僅如此,由于實驗活動相對比較耗費時間,在課堂上開展實驗活動會對教學進度產(chǎn)生一定的壓力。以上幾點原因?qū)е掠行┙處熀懿辉敢庠谡n堂上實施演示實驗。然而,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如果課堂上缺少了實驗活動環(huán)節(jié),就會讓化學教學活動大大折扣,再加上化學學科一些內(nèi)容帶有較強的抽象性,不通過演示實驗活動從旁進行輔助,學生很難弄清楚其中內(nèi)涵。因此,在不影響教學進度、實驗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教師一定要盡量在課堂上多做一些實驗。對于課本上規(guī)定的實驗,必須做到95%以上,而一些教材上沒有規(guī)定的實驗,教師也要秉著能動手就動手的原則盡量多開展實驗活動。當然,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把一些能夠在課前做好的工作提前做好,節(jié)約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時間,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二、重視演示實驗的可觀性
觀察是演示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演示實驗教學效果,首先就要保證實驗過程擁有較強的可觀性。為了保證可觀性,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保證實驗藥品的有效和實驗儀器的正常;第二,對于一些實驗現(xiàn)象不是很明顯的實驗,可以想辦法進行實驗改進,如改變實驗方案、用一些反應現(xiàn)象更明顯的藥品進行替代等;第三,對于一些現(xiàn)象不明顯,又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的實驗活動,教師就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例如,在切割金屬鈉的時候,由于金屬鈉非常容易被氧化,在空氣中很快就會失去銀白色的光澤,這樣不利于學生觀察,因此筆者將鈉塊放在濾紙上,帶著小刀和鑷子,從每個學生的座位前走了一圈,讓每個學生都能近距離地清楚觀察到鈉由銀白色逐漸變暗的過程,從而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鈉作為一種活潑的金屬性質(zhì);第四,對于一些操作較復雜,且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活動,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工具,如攝像頭、投影儀等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放大處理,這樣一來,觀察效果就會大大增強。
三、盡量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機會
雖然在演示實驗教學中,大多數(shù)實驗活動都是由教師操作完成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就完全不能參與到實驗演示中。如果學生能夠參與到演示實驗中,則更容易激發(fā)他們對實驗的興趣。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要盡量增加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即使只讓學生充當“小助手”的角色,也能夠有效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例如,筆者在進行“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的實驗時,就采取了與學生合作的方式開展演示實驗:首先,用脫脂棉將一些氧化鈉的粉末包裹起來,然后用鑷子夾住,這時,筆者請了一個學生來到講臺,讓他對著脫脂棉吹一口氣,結(jié)果,學生一口氣吹下來,棉花竟然燃燒了起來??吹竭@個現(xiàn)象,學生一下子興奮起來,學生的興趣瞬間被點燃。在以上這個實驗中,學生僅僅是吹了一口氣而已,但無論如何,這個實驗有了學生的參與,這樣一來,學生會有一種自己進行實驗操作的帶入感受,從而可以更好地起到激勵作用。
四、大膽對演示實驗進行改進
在開展演示實驗活動的時候,教師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上的方案進行實驗活動,畢竟有時候,實際的實驗條件往往不適合采用教材中的方案,或者經(jīng)過改進,可以使得一些實驗活動效果更簡潔明顯。因此,大膽對演示實驗進行革新也是強化演示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進行“氯水能夠使得紅色的布條褪色”這個演示實驗時,為了進一步證明次氯酸才具有漂白作用,筆者對實驗進行了這樣的微調(diào):在紅布條中通入氯氣,布條不褪色,證明氯氣沒有漂白性,再把布條浸入稀鹽酸中,依然不褪色,證明稀鹽酸不具備漂白性,再將布條浸入氯水中,結(jié)果布條褪色,從而得出氯氣和水共同作用才具有漂白性[1]。但由于前面兩個步驟的實驗已經(jīng)證明了氯氣和稀鹽酸不具有漂白性,這樣HClO具有漂白性的結(jié)論就輕松得出了。對演示實驗進行改進,不但能優(yōu)化實驗教學效果,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五、適當以多媒體工具進行實驗輔助
與其他學科的實驗相比,化學實驗往往對實驗條件的要求更高,在高中階段,有部分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險性,或者一些實驗反應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這樣一來,就導致很多實驗無法在化學課堂上正常開展,迫使教師只能采取講實驗的方式,這自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當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當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多媒體工具幫忙了,例如,氯水的見光分解,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等,類似這些實驗一旦引入了多媒體工具,以模擬演示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就能輕松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很好地完成實驗任務。
搞好演示實驗的方法多種多樣,但無論采用什么方法,教師都要秉持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依據(jù),努力對演示實驗進行不斷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更好地發(fā)揮演示實驗教學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敏.淺析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2(10).
[2]李素霞.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模式構建及其優(yōu)化[D].西北民族大學,2011.
[3]陳曉峰.化學演示實驗的改進與可操作性研究[J].中國民族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