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花
摘 要: 所謂的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有目的的、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以促使學生質疑問難、探索求解。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基本歷史知識,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的同時,幫助學生歷史素養(yǎng)全面提升,終身學習意識形成。
關鍵詞: 問題情境 初中歷史 教學應用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探究的動力,也是學生歷史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的關鍵。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為了在有限時間里將最多知識點灌輸?shù)秸n堂活動之中,我們一直采取的是照本宣讀模式,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學習知識,根本看不到學習歷史的興趣,嚴重不利于歷史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xiàn)。所以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方式,通過問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在知識探究、問題思考中掌握基本歷史知識,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同時,有助于學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因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應用問題情境進行論述,確保課程目標順利實現(xiàn)。
1.探究問題的創(chuàng)設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鍛煉學生思考能力、解題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新時期歷史教師要通過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確保高效歷史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如教學《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時,我選擇“探究問題”的模式,引導學生思考下面幾個問題:①新中國成立時面臨怎樣的外交政策?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含哪些內(nèi)容?③誰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萬隆會議的主題是什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這樣的問題探究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能確保歷史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習慣。
2.材料問題的應用
材料問題的應用指讓學生在分析相關材料的過程中掌握基本歷史知識,進而在鍛煉學生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試題解答能力,對提高歷史考試分數(shù)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有效的材料引導學生自主分析,以促使學生在高效歷史課堂中獲得良好發(fā)展。
例如:教學《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更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將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分析下面幾則材料:
材料一:一個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中的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nèi)魏我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tài)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p>
思考:為什么周恩來能改變會議的方向?
材料二:為了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一刀兩斷,維護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1949年春夏之交,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三條外交方針。
思考:為什么會提出這種政策?
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這樣的材料問題思考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對學生分析能力提高及解題能力提高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鼓勵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掌握知識,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視頻問題的創(chuàng)設
歷史一直以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都是枯燥、無生機的,再加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越來越看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新課程改革下,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一來將抽象的歷史課堂形象化,二來借助視頻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進而為高效歷史課堂順利實現(xiàn)做好保障工作。
如教學《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選擇了視頻問題創(chuàng)設法,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相關片段,目的是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視頻展示中了解當時背景,同時在視頻結束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八國聯(lián)軍侵華給我們國家?guī)砟男┯绊??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之后對該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歷史知識,體會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歷史責任感,同時確保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
課改下的歷史課堂應該是充滿問題的課堂,教師多種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進而為歷史課程價值的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丹云.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創(chuàng)設的應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