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蘭
摘 要: 愛孩子是教師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學習陶行知先生教育成功的秘訣,積極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欲望,給孩子想象的空間,開發(fā)他們的智力,用實際行動教育他們,用愛心感化每一顆童心。
關鍵詞: 尊重人格 創(chuàng)新 想象 愛心
《走進陶行知》這本書記錄了陶行知先生,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寶貴財富和重要資源。讀后我感觸很深,對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由此我產(chǎn)生一些共鳴。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用“愛滿天下”愛每一個孩子,他的“四顆糖”處理打架事件的故事,深入人心,對我的啟發(fā)很大。陶行知先生不是采取說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后,抓住學生行為中的積極因素,采取“賞識”的策略,使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陶行知先生教育成功的秘訣,首先是尊重學生,不是以教育者自居,而是把自己與孩子放到一個平等的地位,體現(xiàn)對孩子的尊重,這樣孩子才容易接受老師的教育。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孩子,對孩子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陶行知先生漸行漸遠的背影留給我們更多的知識財富和精神財富,讀了這本書后,感覺到這些前輩們走進了我的生活,激勵著我,讓我感受到他們的諄諄教誨,觸摸到他們的真實的靈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用愛心感化每一顆童心,愛是人的天性,愛孩子是老師的基本道德,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孩子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他們或歧視他們,應當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在園里,幾乎每個班都有不聽話、愛打人、“屢教不改”的孩子,說心里話,當我遇到這樣的孩子,我有時會克制不住自己對他們發(fā)脾氣,但冷靜下來,我又會覺得內疚,對待這樣的孩子,教師不應該持不聞不問,破罐破摔的態(tài)度,而應該耐心地教育,用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他們,每個孩子各方面不可能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喜歡別人表揚他們。只要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就會信心倍增,因為他感覺到老師在鼓勵和關愛自己。幼兒老師應該關心和幫助每個孩子的成長,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和上進心;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愛護他們;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喜歡他們,不嫌棄他們,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班有個叫劉佳星的孩子,每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他打人了!”“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吐口水在我身上。”……無論老師怎樣批評他,總是無濟于事??墒窃谝淮伟l(fā)玩具時,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一次,在發(fā)智力插塑時,輪到發(fā)給劉佳星小朋友?!袄蠋煟灰l(fā)給他”、“老師,不要給他多”、“老師……”,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喊起來,我忙問身邊的幼兒:“為什么不發(fā)給他呢?”“因為他是個壞孩子,不聽話,專做壞事情,老師總是批評他?!蔽衣犃诵睦镆活潱@才意識到,由于平時對劉佳星小朋友批評多了,在孩子們心里留下了陰影。這時,我看到劉佳星小朋友把臉趴在桌上。我改變了以往對他的態(tài)度,忙把插塑玩具給了他,而且比別的孩子給的要多,同時向他投來信賴的目光。沒想到他竟然高興起來,插起玩具來興致非常高,還插出多種圖形?;顒咏Y束后,他主動幫我收玩具,我趁機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他并說:“老師最喜歡改掉缺點的孩子了?!睆哪且院?,我就有意識地讓他幫我發(fā)玩具、倒垃圾、發(fā)畫筆……漸漸地,我發(fā)覺劉佳星小朋友變了,告他狀的也逐漸少了,而且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的“壞”孩子慢慢地變成好孩子。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調皮的孩子不是不可救藥的,教師要仔細地觀察、耐心地教育,多給孩子些溫暖,多給孩子些表揚,不要一味地批評,要多看到孩子的長處,讓他變得能干起來。
二、讓孩子善于觀察,勇于討論,把事物說得具體、生動
陶行知先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氣氛變得和諧、寬松、民主,使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創(chuàng)新。他總是把和藹的微笑灑向全體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個孩子,如沐春風,孩子們總是不斷獲得表現(xiàn)自我機會,享受成功的歡樂。所以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孩子善于觀察、勇于討論,從而把事物說得更具體形象、生動。在教學中,我并不把孩子能掌握什么、發(fā)現(xiàn)多少作為衡量孩子的標準,而是注重讓孩子學會提出質疑,并培養(yǎng)他們質疑的正確性、邏輯性,鍛煉他們發(fā)問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次,我在教授大班科學課《認識春筍》時,讓孩子觀察插圖說說小春筍的樣子,先組織討論,再指名說。有的說,春筍笑時的眼睛、嘴巴像三角形;有的說,它身上穿的外衣有綠色和黃色的;有的說,春筍的腦袋尖尖的,長長的、身體胖胖的;還有的說,它的頭像個老頭帽;有的說,小春筍像個娃娃,笑得多開心。我忙問:“小春筍為什么要笑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有的說,小春筍被春雷爺爺叫醒后,看到春天多美。有的說,小春筍看到花兒開了真好看。有的說,小春筍看到春風姐姐、春風妹妹來幫它快快長大,非常高興……孩子們課堂上不論會不會都喜歡把手舉得高高的,他們想表達內心渴望,表現(xiàn)自己,久而久之,便可激發(fā)他們的靈感火花??吹秸n堂上一只只小手舉得老高,急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似乎別人的發(fā)言都沒自己的好,似乎從不擔心自己可能會出錯,那么教師為什么不多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言呢?
三、給孩子想象的空間,激發(fā)孩子學習的欲望
教師是陽光,有了陽光才會驅散烏云,教師是雨露,有了雨露鮮花才更鮮艷。作為一名教師,我明白了教師的真正本領,不是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述,而是在于能否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欲望,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課堂上要讓孩子大膽地說自己想說的,給孩子想象的空間,教師要學會傾聽,認真傾聽孩子們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創(chuàng)造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們充滿自信地探究,交流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一次,在大班上語言課《我家門前小池塘》時,我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上有什么?有的孩子說:“老師,水底下有許多魚!”剛說完,就引來哄堂大笑,孩子們都看著我,等我“批評”這個孩子,而我卻笑著說:“你太棒了,想象力真豐富。”“看,一群鴨子在干什么?”有的說:“小鴨子在做游戲?!庇械恼f:“小鴨子在捉迷藏?!庇械恼f:“小鴨子在捉小魚吃……”“說得真好,既然小鴨子在捉魚吃,那水里有沒有魚呢?”“有!”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孩子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這個孩子露出得意的神情。雖然我在圖片中沒有看到一條魚,但孩子看到池塘就想到水底下有魚,這時我不禁嘆服孩子的想象力,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币虼?,教師要有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對待孩子們探究過程中獲得愉快體驗,從而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產(chǎn)生熱情。
四、用愛心感化每一顆童心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畢生教育實踐的寫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無愧地說,愛每一個孩子,不管是城市的、農(nóng)村的、富裕的、貧窮的、聰明的、愚蠢的,作為一名從事多年幼兒教育的教師,我體會最深的是,讓每一個孩子深切感受到校園大家庭的歡樂與溫暖。記得剛入園時,看到這些“小不點”兒,我真有點害怕,怎樣才能教育好這些剛剛會擦屁股的孩子呢?每天早飯后,我便提前入園,把黑板擦干凈,桌凳放整齊,教室里外和活動場地打掃得干干凈凈。一次,我正在掃地時,班上幾個稍大點的幼兒對我說:“蔣老師,你累么,我們來幫你吧!”望著孩子那閃著靈氣的眼睛,似乎是疑惑,我鼻子一酸,多么可愛的孩子,年齡這么小就這樣懂事。面對這樣的小娃娃,我能說些什么呢?以后,我常給他們講雷鋒的故事,讓他們懂得互相幫助才是好孩子。
城里的孩子個個花枝招展,從小知道講衛(wèi)生。而農(nóng)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有那么多農(nóng)活要做,沒有更多時間照顧他們的孩子,我就從家里帶來梳子、鏡子、剪刀,幫他們梳頭、扎小辮、剪指甲、洗臉等,并讓他們自己學著做,看誰做得好。班里有個叫袁項震的孩子,是個孤兒,家里很窮,衣服很臟,我就從家里找來小棉襖、外衣和200元錢,給了這個孩子。我總覺得他們太可愛,心純潔得像剛開放的荷花兒,只要正確引導他們,個個都是好孩子。
農(nóng)村幼兒園的條件比不上城里。我就同他們一起做游戲、玩積木、插塑等,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問他們一些有趣的問題:水缸里有三條魚,不知道怎么回事,死了一條,缸里還有幾條魚呢?我啟發(fā)他們好好想想,看誰先回答出來,沒想到居然有幾個孩子答對了,我就讓答對的孩子講其中的原因,他們高興得手舞足蹈。玩積木和插塑,我就鼓勵他們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粗麄兙劬珪竦臄[弄著積木,看著他們靈巧的小手和一臉的認真;看到他們活潑可愛的樣子,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孩子們就像一朵朵小花,只要用心澆灌他們,回報給我們的就是整個春天。
在《走進陶行知》這本書中,陶行知先生用真誠的心對待教育,用真誠的心對待學生,用平常心看待名利,他留下來的寶貴經(jīng)驗能夠給予我們前進的方向,都值得我們學習。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p>
我們要做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在教育事業(yè)這條道路上勇于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