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琳
摘 要: 隨著民辦高校辦學質量的提高,逐漸形成別具特色的高校教育,和公辦高校一道,為新時期的人才培養(yǎng)獻力獻策。教師在民辦高校的發(fā)展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崗位聘任與考核制度體系的改革成為新時期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文章立足于民辦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對教師崗位聘任與考核制度體系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改革措施,開拓民辦高校發(fā)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 民辦高校 崗位聘任 考核制度
民辦高校在我國高等教育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了卓越貢獻。民辦高校正在以規(guī)范化管理模式和先進的辦學宗旨,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崗位聘任與考核對于民辦高校的發(fā)展起到決定性作用。聘任與考核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民辦高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
(一)師資力量不夠
近年來,民辦高校發(fā)展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對師資隊伍建設也有了足夠重視,民辦高校師資隊伍逐漸壯大,教師人數(shù)有了顯著增長。但是就民辦高校發(fā)展的形勢來看,當前的師資力量并不能完全滿足教育教學的要求。隨著生源數(shù)量的增加,民辦高校教育教學面臨不小的壓力。師資隊伍的發(fā)展速度顯然無法跟上學生的增長速度。民辦高校的主要任務是人才培養(yǎng),學生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培養(yǎng)的需要。因此,增強民辦高校的師資力量非常必要。
(二)學歷、職稱結構不合理
民辦高校在教師學歷、職稱結構上與公辦高校有很大差距。民辦高校在發(fā)展之初,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自有師資力量匱乏,受到發(fā)展環(huán)境的制約,這就導致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的不合理。年輕教師與老教師要多于中年教師。年輕教師缺乏經驗,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當中進行磨礪和積累。老教師接受新知識、新事物較慢,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容易局限于傳統(tǒng),創(chuàng)新性不強。應該是民辦高校教育的中堅力量的中年教師卻嚴重匱乏,這就導致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基礎性差。在學歷結構方面,本科畢業(yè)生占據(jù)大多數(shù)。博士、碩士這樣的高學歷教師同樣比較稀缺。另外,學科專業(yè)呈現(xiàn)不均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民辦高校教育的順利開展[1]。
二、民辦高校教師崗位聘任與考核制度體系改革
當前,民辦高校教師崗位聘任與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需要有效改進和完善。明確教師崗位職責和聘任條件,在聘任制度的基礎上,加強聘任期間的考核,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崗位調整,實現(xiàn)師資隊伍結構的合理化。
(一)崗位設置
在民辦高校聘任制度當中,崗位設置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師崗位的合理設置,是影響民辦高校教學資源配置的因素。要充分了解教師的個人能力和專業(yè)水平,合理安排崗位,使教師能夠在合適的崗位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實現(xiàn)科學設崗。民辦高校的教師崗位聘任制度的原則是保證招聘信息、程序的公開,面向全社會廣泛招納人才,形成公開的招聘體系。公開招聘體系下,為監(jiān)督管理提供了便利,進一步提升了招聘公平性。在公開的招聘體系之下,明確教師任職資格,確認成為高校教師的基本條件。包括應聘者的學歷、職稱、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不同的專業(yè)學科對于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于民辦高校而言,教師任職資格的認定,需要參考民辦高校教育工作當中的側重點和具體需要,以制定科學合理的任職標準[2]。
(二)考核制度體系的構建
1.考核制度體系的構建原則
對民辦高校教師進行科學、客觀的考核,需要一個合理的考核制度體系。首先,民辦高校教師考核體系的構建需要與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緊密聯(lián)系起來,滿足民辦高校整體工作的實際需求。只有符合高校管理體系的教師考核體系,才是最佳制度。其次,明確評價目標。評價目標是高校工作計劃當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和目的性,都是圍繞民辦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目標實現(xiàn)的。在民辦高??己讼到y(tǒng)當中,對每一名考核的教師進行量化管理,保證考核方案的科學合理。第三,考核制度體系需要起到激勵作用,提高教師對個人的要求,對提升工作績效具有積極影響,建立考核制度體系的核心也在于此。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體系,對提高民辦高校師資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2.考核的基本內容
考核是對聘任教師的考察,以確定其是否勝任這一工作。健全的教師考核制度對于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有重要意義??己酥贫刃枰龅焦?、科學和合理。以科學的考核指標,導向性地對聘任教師予以評價。在考核當中,要打破局限性,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全面進行考察。在全面考核的基礎上,結合重點考核內容。根據(jù)民辦高校教育教學的需求,著重于教師考核當中的某一方面。不僅包括專業(yè)水平、工作能力和聘任期間的業(yè)績,而且需要從思想政治表現(xiàn)、職業(yè)道德和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有側重點的考察,只有“德、能、勤、績”都符合要求的教師,才能真正滿足民辦高校教師崗位聘任的要求[3]。
民辦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離不開教師作出的貢獻。作為新時期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崗位聘任與考核制度體系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茖W合理的崗位設置,公開、公平的招聘體系和嚴格的考核制度,能夠有效提高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在強大師資隊伍的帶動下,建設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民辦高校教育,對于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具有非凡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彩霞.我國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
[2]王慧.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學,2007.
[3]李娜.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海南省教育廳項目:《民辦本科院校教師考核與評價體系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以三亞學院為例》(項目編號:HNJG2014-55)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