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珠
摘 要: 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學科學習能力提高和效果有效增強的前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通過靈活多樣的閱讀方法指導和訓練的有效開展,讓學生不僅有閱讀興趣和閱讀方法,還有很強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有效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閱讀訓練 方法指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只有反復閱讀,有效閱讀,掌握方法閱讀,才能在閱讀中獲得語文基本知識和閱讀技巧,提高感受作品人文情韻的能力;獲得情操陶冶,培養(yǎng)初步的審美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讓學生會讀能讀和廣泛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開展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呢?
一、激發(fā)興趣,讓閱讀成為習慣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不斷擴大閱讀面,增加學生閱讀量。因此,閱讀訓練首先要讓學生有興趣閱讀,而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愛好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如《北大荒的秋天》的主題是通過秋天北大荒的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的描寫贊頌祖國壯麗河山,表達出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我們在教學中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開展閱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對秋天有所認識,讓他們想想自己所見的秋天有什么樣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這樣,學生就有對秋天的認識和理解。然后我們出示許多年前北大荒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那里以往的荒涼、落后與貧瘠。這樣,學生就會對北大荒的現(xiàn)狀有想知道的渴望,就有閱讀興趣和沖動。
當然,因為小學生閱讀量少,較多又缺乏生活體驗,老師要做他們閱讀的榜樣。上課前老師談談自己的閱讀體驗并與學生交流,鼓勵他們也閱讀。在班級建立讀書角,并組建讀書小組,在閱讀課堂上讓學生交流合作閱讀,然后讓學生讀讀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段,談談自己閱讀的感受;老師也參與進來,用老舍、冰心、高爾基等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燃起學生閱讀情感,開啟學生渴望閱讀提升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如此在濃濃的讀書氛圍營造中,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
二、寓教于法,讓方法引領閱讀
小學生閱讀興趣要持續(xù)激發(fā),需要形式多樣的閱讀引導,更需要我們在閱讀方法上多加指導。這里我們要重視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力求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中都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如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的教學中,指導學生如何讀出景物的描寫方法,在《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中,指導學生注意人物外貌的描寫和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方法。這樣,學生就會在自主閱讀和課外閱讀中知道閱讀要關注什么,從閱讀中獲得什么。讀中教師要善于順著事情發(fā)展趨勢加以引導,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弄清本質,體會文章的中心。如《盧溝橋烽火》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精準語言,通過上下文推測詞義的方法,如“咽喉”一詞到底怎么理解,可以讓學生閱讀下文從盧溝橋的重要性作答。通過“舉起”、“冒著”、“沖出”、“砍去”四個連續(xù)動作體會和感受中國軍人的英勇和犧牲精神。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如火如荼”可以用哪些詞語替換等。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強化閱讀意識,掌握良好閱讀關注。
學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如掌握勤做讀書筆記和會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字詞摘抄,精彩片段摘錄,閱讀中的質疑與思考,寫讀后感等。能在閱讀中運用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方法,能夠將默讀、發(fā)聲讀和背誦相結合。
三、內外結合,提高鑒賞能力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多樣的閱讀教學方式的開展,如同類對比閱讀,將同一專題的幾篇課文比較教學,以學促讀,讓學生運用已經習得的閱讀方法閱讀,從而鞏固和提高閱讀技法,促進閱讀能力的增強。如教學《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之后,讓學生讀讀《傅雷家書》的一些內容,讓他們對這樣的父與子之間的關愛有深刻感受。
學生閱讀水平的一個很重要衡量標準是他們對文章語言、結構和思想情感的鑒賞和評價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課內閱讀的吸納與課外閱讀或閱讀練習中的釋放,讓學生有內外結合意識,找到課內閱讀收獲轉化運用的銜接點,引導學生用課內掌握的閱讀方法充實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境界,解決閱讀中遇到的新問題。在有針對性、有計劃的延伸和訓練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的匠心獨運之處,并對其做合理分析和評價。如學習《鼎湖山聽泉》之后,讓學生對《林中小溪》節(jié)選部分進行閱讀和做題,思考鼎湖山的泉水聲和林中小溪的聲音各有什么特點和寫作中運用的相通的手法,這樣學生就對擬人手法有深刻理解和掌握,對其他文本中出現(xiàn)的這種手法有敏銳的辨別力,同時學會分析和賞析。
另外,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抓準文章美點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以欣賞的眼光閱讀,以評判的思維體會,形成個性化創(chuàng)新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不斷運用才能得到提高,還可以通過系列活動保持持久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讓孩子們自由閱讀與交流。在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方法中拓寬語文學習領域,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能力。
總之,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和閱讀技能提高需要老師進行設計與組織,需要持之以恒地激勵與指導,需要不斷訓練與提升。只要學生將閱讀當做一種興趣,將閱讀當做一種習慣,將學到的閱讀方法不間斷地運用起來,那么,他們就會真閱讀、能閱讀、會閱讀,獲得較強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施真真.合作閱讀提升能力——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3(08).
[2]朱成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
[3]于國權.走進書海感受快樂——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