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真布魯茲老爺
底層人從生下來那天起,就知道洋蔥是分層次的;而上層人卻吃著料理后的洋蔥圈,轉(zhuǎn)手把生洋蔥塞進底層人的嘴里,好奇地問,你們?yōu)槭裁戳餮蹨I?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盡管從正常角度來說人性共通,但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底層和上層是不一樣的。
可以說,沒有人真心喜歡出身底層,包括為底層辯護的人。出身底層,是有原罪的。底層的生活,常常不是生活,而是直面生存這個課題,所以身為底層的人,容易突破下限,容易不講規(guī)則。正如有人感慨:
殘酷的生活太容易讓人暴露人性中的惡,底層的人性太容易被考驗。而人性本惡,考驗人性是危險的,再加上人是有惰性的動物,即使從底層躍遷,很多毛病也很難改掉。
但人們忽視了一點,出身上層同樣是有原罪的,而且更惡。
他們有個特點,喜歡講道德,談奉獻,喜歡強調(diào)義務,追求成功是因為興趣、愛好等正能量。既然如此正能量,何罪之有呢?罪大發(fā)了,因為這世界不是靠正能量運轉(zhuǎn)的,而是靠等價交換。知乎上有人問最壞的老板是什么樣的?最好的回答是:跟缺錢的人談理想,跟缺理想的人談錢。
看出來問題所在了嗎?在權(quán)利和義務不對等的情況下,要求賣白菜的人操賣白粉的心,動不動跟你扯業(yè)界理想,宏偉藍圖,卻罔顧你連嚼裹兒都沒有著落的現(xiàn)實,這就是徹頭徹尾的耍流氓。而這種高蹈派,或者叫上帝視角的人,多是上層出身的。
舉個例子,韓信與劉邦談論項羽,韓信問劉邦:“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劉邦很坦誠,直接說:“我不行?!表n信說,我覺得你也不如項羽,但是大王你有幾點項羽比不上。項羽為人,能夠?qū)θ颂貏e禮貌,但就是不給實惠,所謂禮賢下士而吝于封賞,理想主義一大堆,就是不給錢。而你呢,對人輕慢無禮,但是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該給賞賜的人從來不含糊。
所以秦末諸人,認為劉邦才是忠厚長者,做事拿錢,天經(jīng)地義。而項羽簡直耍了一輩子流氓,一直在進行道德綁架,直到臨死,還要拉上僅剩的二十八個騎兵,一起來個壯烈自刎。他曾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抓起來要煮了吃,卻說是為了盡早結(jié)束戰(zhàn)爭,為天下計。我想,他在殺宋義、殺義帝的時候,一定也是滿滿的正義感爆棚吧。
這樣的人做事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錯的,他們的道德優(yōu)越感遠超過常人。
這就是問題所在。底層人從生下來那天起,就知道洋蔥是分層次的;而上層人卻吃著料理后的洋蔥圈,轉(zhuǎn)手把生洋蔥塞進底層人的嘴里,好奇地問,你們?yōu)槭裁戳餮蹨I?你看我就不流。他們不去追究洋蔥,反而在心里形成一種觀念:果然是底層人忍耐力差,真是低賤。
出身上層的人還特別容易“理所應當”:理所應當?shù)鼐鹑×松鐣Y源;然后理所當然地制定有利于他們的社會規(guī)則,要求所有人遵守;當規(guī)則不利于他們時,他們又理所當然地改變規(guī)則。這樣做他們也沒有任何道德負擔,因為這樣對社會“有利”。
如果說出身底層的人突破規(guī)則下限的原罪不可原諒,那么出身上層的人本身制定了不符合人性的規(guī)則,使底層的人時時面臨人性的考驗,豈不是罪惡之源?但凡肯讓底層分一杯羹,誰又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貧窮之外,再冠底層以罪惡之名,簡直是無恥之極。
著名學者史萊克曾經(jīng)有一句名言:洋蔥是分層次的,怪物也一樣。但是請以學識、才華和品德來區(qū)分,而不是以生于沼澤還是生于王宮,這是史萊克的一個夢想。
即使這一點也做不到,也煩請在自己吃飽的時候,別在餓肚子的人們面前吧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