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中義
摘 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計算機技術也開始引入教學,在結合影視、幻燈片、音響這些先進教學手段的同時,開展“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但是,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運用的意識并不是很強烈,他們認為引入多媒體教學有種華而不實的感覺。很多教師認為,對多媒體的運用只是形式上的運用,沒有傳統(tǒng)教學高效。所以,要加強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政治;參與;樂趣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多媒體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比較直觀地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通過多媒體動手實踐,讓學生可以體驗參與學習的樂趣。
一、高中政治課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的教育學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教學運用光、聲、色的集成,在處理和加工信息的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氛圍,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政治學習的熱情也能得到最大的提高。比如,在講解“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這課的時候,老師開始播放一段關于海爾公司從一個小企業(yè)走向國際知名公司的整體企業(yè)發(fā)展情況,還可以給學生展示相關的企業(yè)報表數據(條形上升圖),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使用多媒體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多媒體的展示使整個材料變得很清晰,這樣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也會變得非常直觀形象,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與社會適應能力。
二、高中政治課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和實際教學結合的誤區(qū)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生動、形象,給學生展示比較多的材料,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覺很熱鬧,比如老師在講解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的時候,先給學生播放《說句心里話》,然后引入課堂內容,讓學生感覺和迷惑,這是因為學生不知道這首歌曲和本課有哪些聯(lián)系,這樣使教學主題變得更加淡化,學生不能把握課堂學習重點。有時候老師在選材方面華而不實,不能有效貼近實際生活,只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沒有真正掌握多媒體教學的實質,所以學生突破和創(chuàng)新的力度不強。
2.演示文檔的重視度過高
老師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對于演示文檔的重視度偏高,這樣做加大了課堂知識的攝入量。教師可以把要說的內容都寫到文檔上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多媒體的不足也體現(xiàn)在這方面。因為頁面翻閱速度過快學生有時候還沒有理解上一頁的內容,下一頁就開始了,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跟著文檔走,只是機械地學習,沒有自己思考的空間,有時候學生還要不停地記筆記,導致學生一堂課下來除了盲目地記筆記外自己也不知道學到了哪些知識,要通過回家整理筆記才能有所得,這反而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設備
現(xiàn)在多媒體呈現(xiàn)信息的速度比較快,老師也加快了教學進度,教師如果在教學中沒有注意與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相吻合,一味地加大課堂教學內容的攝入,就會出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力不足,大量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接不暇,跟隨著課堂教學內容不斷做筆記,無法掌握重要的學習步驟。老師知識傳輸的時間比較長,相應的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時間比較短,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知識理解得不是很深入,導致學生對教材的疑問不斷增加,這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課堂的攝入量加大是好事,但是要以學生能夠吸收為基礎,所以要控制課堂節(jié)奏,如果老師片面追求速度,只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要做到內容適量,給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的時間。
盡管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qū),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先進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積極把多媒體技術手段與政治教學有機融合,尋求最好的結合點,同時,在尋求方法過程中提高多媒體的運用效率,進而使高中政治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忠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的利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2):3-5.
[2]崔媛.探析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29):3-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