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介潤
摘要:“三通兩平臺”建設是當前我國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點,湖南把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作為基礎教育領域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予以扎實推進。本文從雛形探索、普及推廣、創(chuàng)新實踐三個階段,從基于縣域城域網的細胞化建設模式、基于“基教在線”的分步推進策略、基于“省基礎教育資源網”的深度融合三個層面,闡述湖南省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突出應用驅動、倡導平臺融合、推進網絡空間建設與資源規(guī)模化應用融合的基本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網絡空間建設;資源規(guī)?;瘧?;融合;實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13/14-0176-03
● 引言
“三通兩平臺”建設是當前我國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點。2012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推進教育信息化“寬帶網絡校校通”是基礎,“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是關鍵,“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是發(fā)展方向。目前,湖南省基本建立以中小學教師為空間建設及應用主體,以促進資源開發(fā)與教學方式轉變?yōu)楹诵?,以城區(qū)中小學及經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為重點率先實施,以重點學校及骨干教師空間建設范例為示范引領,以班主任指導下的中小學班級空間和學生空間建設為拓展延伸的基本格局,并逐步推進空間建設與資源規(guī)?;瘧玫纳疃热诤?。
● 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的實踐路徑
1.雛形探索:基于縣域城域網的細胞化建設與應用模式
2007年初,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按照“一校一平臺、一人一空間”的思路開始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實踐。該區(qū)基于門戶網站,為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了平臺,為師生開通個人空間。他們形象地將每個空間比喻為一個細胞,這些細胞聚集在平臺上形成組織,諸多的組織則構成門戶網系統(tǒng)。
(1)設置符合需求的欄目板塊
學習空間主要包括四大板塊:一是教育資源板塊,包括專業(yè)資源和自制資源。省、市、區(qū)各級各類資源以學科、年級為線索嵌入個人空間。二是成長記錄板塊,不拘形式、隨時隨地記錄個人成長的點點滴滴,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電子檔案系統(tǒng)。三是成長航標板塊,根據學校、教師、學生不同身份,分權限、按需求推送各類教育訊息,為師生個性發(fā)展導航。四是互動交流板塊,以空間為紐帶,互聯網捆綁手機網絡,實現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的信息通訊,實現即時、延時互動。另外,師生還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增加個性化板塊與欄目,實現高架構、可擴充。
(2)注重再生資源的全網流動
面對資源的淘汰更新與廣泛需求的矛盾,該區(qū)探索了基于個人學習空間的再生性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一是通過政府采購,將各種專業(yè)資源注入個人空間。二是每一個空間都是資源開發(fā)主體,師生將自制或搜集的教案、課件等發(fā)布到自己的空間里。三是使用者根據個性需求對已有資源進行更新完善,實現再生成,形成新資源。個人空間的資源多管道、分權限進入不同的資源庫與學校網站,最后匯集到岳麓教育信息網,資源實現全網流動,保障區(qū)域內不再形成信息孤島,確保資源不斷更新豐富。
(3)重視個性數據的智能分析
通過空間的“成長航標”,在集聚師生成長數據、智能輔助分析上進行探索,努力實現教育信息化的以人為本。該區(qū)以采集“記憶數據”為例,學校通過網絡向各空間推送采集學生記憶敏感期的調查問卷,當家長和學生參與回復后,即可以統(tǒng)計分析出同齡學生的記憶敏感時段、各區(qū)間值的數量。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記憶敏感期位于哪一區(qū)間,并獲得針對這一區(qū)間的專業(yè)提示同時,學??梢詫⒂洃浢舾衅谂c排課、作業(yè)布置等進行聯系,科學安排學習時段。
(4)突出網絡空間的應用創(chuàng)新
該區(qū)充分挖掘空間功能,讓信息化的觸角向教育的各個領域延伸。例如,以空間為平臺實施的“綠色心吧”和“家長網?!表椖慷际浅晒Φ陌咐!熬G色心吧”通過網絡關注師生的心理困惑與問題,多位心理專家參與回答求訪者的問題,實現“多對一”、“一對多”的網絡指導。“家長網?!币钥臻g為紐帶,實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學校、家庭、社區(qū)三方走向“零距離”,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岳麓區(qū)基于縣域、城域網的網絡空間的細胞化建設與應用模式,設置符合師生需求的欄目板塊,注重資源的生成與應用,重視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并依托網絡空間開展一些特色活動,對促進區(qū)域教育信息化管理與應用創(chuàng)新、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推動教育教學方式變革具有積極作用。
2.普及推廣:基于專一型網絡空間平臺的分步推進
(1)分步推進空間建設普及
湖南省以中小學教師“人人有空間”為目標,采取由點到面、分步推進的方式,加快推進教師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普及。一是骨干教師優(yōu)先推進。全省遴選骨干教師優(yōu)先建立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組建教師空間建設的指導專家團隊,發(fā)揮其示范、引領、輻射作用。二是重點學校率先推進。在全省范圍內選取具備基本條件和建設積極性的學校,組織教師參與空間建設試點,主要以城區(qū)學校和重點學校為主。三是區(qū)域整體推進。例如,選擇郴州地區(qū)作為試點,探索以全市中小學校為單位整體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模式。
(2)注重空間應用管理與培訓
一是加強組織管理。明確全省中小學教師空間建設應用的實施單位,并設立空間建設專項經費,用于補助教師空間注冊及購買服務,為試點學校、試點區(qū)域的中小學教師注冊開通空間,調動廣大教師的參與積極性。二是強化應用培訓。采取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同步實施教師培訓,并開設多個專題培訓班,深化教師對空間建設及應用意義及作用的認識,提高教師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及應用的興趣與能力。三是實施獎勵機制。設立空間建設與應用獎勵專項經費,采取以獎促建、以獎促用的方式,表彰獎勵優(yōu)秀個人和先進單位,激發(fā)教師空間建設的成就感,使教師逐步形成持續(xù)建設及應用空間的內動力和責任感。
(3)探索基于空間的教學模式
在空間建設普及的同時,如何應用空間的交互技術與資源優(yōu)勢變革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必須同步解決的核心問題,也是持續(xù)推進空間建設的關鍵。為此,湖南省積極探索基于空間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探索基于空間的學科群組教師研訓模式,探索基于空間的管理評價和優(yōu)質資源開發(fā)模式。
湖南實施基于專一型網絡空間平臺的分步推進策略,構建省域范圍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重要路徑,讓更多基層學校、教師認識到了網絡學習空間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優(yōu)化教育教學管理、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3.創(chuàng)新實踐:基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深度融合
(1)教師免費享受空間開通與資源服務
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是省、市、縣、校四級資源網管理統(tǒng)一架構的多級平臺,以教師身份認證統(tǒng)一、資源目錄管理統(tǒng)一的方式實現全省教學資源網絡化管理,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免費提供教育教學資源,是全省中小學教師使用、發(fā)布、評價、交流教育教學資源的平臺,也是全省各級教育部門掌握教師應用資源、開發(fā)資源情況的網絡管理平臺。為實現資源建設與社區(qū)空間的功能整合,網站開辟了“教師空間”專欄,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免費開通網絡空間、提供資源服務。目前,全省近50萬中小學教師已成為網站免費注冊用戶,并有30多萬教師自主開通了教學空間。
(2)打造符合教學需求的教師空間模塊
基于資源平臺的教師空間系統(tǒng),不但擁有目前主流智能社區(qū)系統(tǒng)功能,同時為滿足教學需求,優(yōu)化資源整合、縱橫流動、系統(tǒng)收集、資源推送功能,實現教學交互及過程管理,實現教師個人空間個性化資源與公共服務平臺資源的深度融合。教師不僅能在空間內編輯、管理各類教學資源,同時智能社區(qū)系統(tǒng)還為其提供資源推薦、傳播通道。教師可以在空間內結合各類網絡資源進行網絡在線備課,實現資源再造,不斷產生生成性教學資源,有效解決資源應用與再生難題,讓資源真正“活”起來。在實踐中,教師在空間內自主選擇資源網提供的各類應用,建設符合自己教學或學習需要的教師教學空間,通過空間系統(tǒng)實現教與學的過程管理、交互及記錄,積極探索空間課堂、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平臺還通過基礎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向全省開通空間的教師提供學科教學指導、資源推送、在線咨詢等服務,更大限度地滿足教師的優(yōu)質資源需求和教學研究需要。
(3)嘗試多個空間建設應用平臺的綜合管理
據初步統(tǒng)計,湖南省借助“基教在線”和“省基礎教育資源網”等平臺,全省中小學教師基本開通了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并在鞏固現有空間建設與應用成果的基礎上,嘗試以中央電教館國家教育資源公眾服務平臺為基礎,加強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和“基教在線”平臺的綜合管理,實現多個平臺的有效對接,充分發(fā)揮資源服務平臺的基礎性資源優(yōu)勢,推進資源規(guī)?;瘧醚芯浚_展基于網絡空間的交互式、自主式、探究式教學的積極探索。
基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教師網絡空間建設,實現了網絡空間建設與資源規(guī)模化應用的深度融合,體現了網絡空間建設和資源規(guī)?;瘧猛七M教育教學方式變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一致性,是湖南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
● 結語
當前,我國“三通兩平臺”工程扎實推進,各地各校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何在教育教學各領域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著眼于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是今后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核心與主題。因此,大力推進中小學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突出網絡空間建設與資源規(guī)?;瘧玫娜诤?、個性化資源和基礎性資源的共生,切實推進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不僅符合湖南省加快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的基本形勢,也是湖南省基礎教育在總結多年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經驗基礎上向縱深發(fā)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我國教育信息化深入推進應用創(chuàng)新需要共同解答的時代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