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頌歌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政治學科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高中政治是一門基礎性比較強的課程,不但要讓學生了解國內(nèi)和國外的發(fā)展大勢,更要讓他們學會分析問題,辯證地看待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有必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生成性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但是往往在實踐中被忽略。本文對生成性資源在高中政治課堂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 ? ?生成性資源 ? ?應用
一、引言
隨著課堂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生成性課堂資源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政治教學中,備受教師的喜歡。所謂的生成性資源是指教師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設計,在沒有遇見課堂情況的形勢下,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生成新的問題與想法,隨堂讓學生深入了解,回答學生的問題以及提問學生,讓學生突破原有的知識結構。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對于生成性資源的使用太過生疏以至于對生成性問題的忽視,使得課堂上少了拓展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聽講,主動地思考。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將授課過程變成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合作互動,而這一切的基礎在于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的構建。營造這種課堂氣氛,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首先教師需要做到的是不要動不動就生氣,而是要有耐心地教導學生;其次,教師要有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個性的能力,對他們進行鼓勵,這樣會在無意識中讓學生感到親切感。例如,我在課堂上經(jīng)常用有趣的活動來闡述需要講解的教學內(nèi)容。在講《經(jīng)濟生活》中《貨幣的本質(zhì)》這一內(nèi)容時,由于這個內(nèi)容太過于抽象,我通過對整個課堂環(huán)境進行假設,給每位學生發(fā)一張寫著某種物品的紙條,并且每種物品是不一樣的,這件物品是學生需要得到的,我還給每位學生發(fā)了一張他們本身擁有的物品的紙條,他們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在這個活動中獲得自己需要的物品。這樣的交換活動顯然不方便,所以我會在活動結束后問學生有什么方法能夠將復雜交換簡單化,從而引出“一般等價物”的概念。
通過運用幽默的語言和有趣的活動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會讓教學變得更加簡單,而且以活動的性質(zhì)來講解知識點,學生會更加容易消化知識,并且產(chǎn)生自己的理解,教師只需要加以強化就可以了。
二、巧妙利用生成性資源
高中階段的政治課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要對學生的性格以及品行進行培養(yǎng),這才是政治課教育的宗旨。所以,政治課本中存在很多人文因素,教師需要對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開發(fā),借助課堂上產(chǎn)生的生成性資源,給學生在課堂上帶來更多的樂趣,使得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
例如,在講《生活與哲學》中的《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的關系》時,有學生提出他所看的一部中國動漫《秦時明月》中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的故事,提出了他自己的疑問:“馬包括白馬、黑馬、黃馬。難道我們一直說錯了嗎?”首先,我對課堂上的其他學生進一步講述了“白馬非馬”的故事,通過講解詭辯學指出公孫龍是將白馬這一概念特殊化,進一步激發(fā)白馬與馬的矛盾的關系。其次,對學生講解道:“我們生活中的語言邏輯和哲學中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公孫龍就是抓住生活與哲學的不同來闡述自身的觀點。從哲學上講,任何一種實物都有共性與個性,兩者互相交融,密不可分,雖然個性中有著共性,但是共性中不一定存在著個性。再比如,在座的你們,你們都是單獨的個體,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我的學生,但是我不能把學生甲當作學生乙,因為你們是不同的,盡管你們存在著共性,這就進一步闡述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弊詈?,通過對故事的講解以及共性與個性的擴充讓學生理解矛盾特殊性包含矛盾普遍性這句話。
教師需要及時抓住學生在課堂剛提出的對知識的疑問,進行解答和擴充,有意識地發(fā)掘和開發(fā)生成性資源,給學生在課堂上帶來更多的樂趣,使得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
三、堅持方向性引導,預設生成性資源
高中政治是一種公民教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生成性問題應該朝著高中政治課的本質(zhì)方向發(fā)展。教師應該注重政治課的方向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地對自己所講的知識進行重組,引導教學資源的轉變,不斷加深教學深度,避免學生思維過度發(fā)散。
例如,有次,我面對著陽光,在教室里用多媒體講《生活與哲學》時,學生因為光線太亮而看不清屏幕上的字幕。于是,我轉身拉上教室的窗簾,手臂一揮,靈光一閃,幽默地對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覺得我現(xiàn)在這個行為與哲學家行為如出一轍?”隨即,教室爆發(fā)出會意的大笑。我借機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來說明生活中包含的哲學道理。由于,我對生成性資源進行了預設,學生跟著我的思路開始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從自身的學習實際狀況舉例的;也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闡述的,這樣所生成的問題就不斷增加,我再解答學生生成的問題,從而加深他們對哲學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從具象的實物中理解抽象的概念,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師堅持方向性地引導,對生成性資源進行預設,充分利用課堂上的資源,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而且還能健全學生們的人生觀、社會觀以及世界觀,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四、結束語
高中政治是一門梳理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目的是明事理、懂大局,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始終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爭辯,讓思維得到散發(fā)。生成性資源作為重要的教學模式,也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并且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葉瀾. 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J]. 教育研究,2012,85(90):48-49.
[2]劉春梅.高中政治新課改之我見[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48(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