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祺 韓亞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六醫(yī)院骨科二病區(qū) 河北 承德 067000)
慢性骨髓炎常因為在急性感染期未得到及時、正確、徹底的治療,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表現為死骨及竇道形成[1]。竇道受到炎癥的反復刺激,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經久不愈,使患者在身體和精神上遭受極大的痛苦,而慢性骨髓炎患者的1年復發(fā)率高達30%[1],做好慢性骨髓炎圍手術期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手術療效。
取自本科2013年6月~2015年3月本組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12~54歲,平均32.3歲。發(fā)病部位肱骨干2例,尺橈骨3例,股骨干8例,脛腓骨10例。病程1~2年,平均7年。
2.1.1 常規(guī)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全身伴隨癥狀情況,評估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情況,術前做好各項常規(guī)檢查,X 線射片定位檢查,以及根據內科病史所需要的特殊檢查。遵醫(yī)囑做好藥物敏感試驗。術前晚備皮,注意保護患肢及患肢的皮膚。教會患者床上練習大小便,肌肉等長收縮的鍛煉方法。
2.1.2 心理護理:患者因長期不愈,使其對手術效果抱有顧慮,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擔憂。護理人員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情,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向患者講述手術的必要性和過程,以增強對疾病及手術的認識和信心。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灌注沖洗的意義及術后注意事項,解除患者的緊張憂慮,取得患者配合。
2.2.1 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建立靜脈通路,吸氧。
2.2.2 麻醉后,常規(guī)采取平臥位。
2.3.1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患者術后6~14h每1小時心電監(jiān)測,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2L/分。隨著病灶內膿液的排出,術后24h高熱即消失,但低熱可持續(xù)至術后3~5d左右[2],若術后體溫降至正常后再度升高,應及時查找原因,看是否有新的膿腔形成或合并急性感染,并進行相應的化驗檢查。體溫低于38.5°可采用物理降溫,高于39°,遵醫(yī)囑藥物降溫。
2.3.2 體位護理:術后6h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患肢合適的體位。注意觀察患肢的顏色、溫度、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2.3.3 傷口引流的護理:沖洗管連接的液體瓶高于創(chuàng)口60-70cm,引流袋低于創(chuàng)口50cm[3]。保持引流管通暢,術后1~2天為了防止血凝塊或壞死組織脫落堵塞引流管,每1h1瓶0.9%氯化鈉注射液,資料顯示,由于術后48h內病灶腔內有血塊、血絲或膿栓引出,最易發(fā)生引流管堵塞,故更換沖洗液時要直線沖洗。術后3~4天改為2~3h1瓶,隨著引流液顏色的變化,改變沖洗液的速度。更換沖洗液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傾倒引流液時須反折引流管,不可直接倒;引流袋不能高于患肢,以免發(fā)生逆行感染。密切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如出現滴入不暢或引流突然較少,應檢查是否有凝血塊堵塞或者管道受扭曲,并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2.3.4 疼痛的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質,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教會患者PCV 的使用方法;多與患者溝通,穩(wěn)定患者情緒,采用心理暗示療法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
2.3.5 飲食指導:慢性骨髓炎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是促進機體康復的必要條件[4],護士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清淡飲食,鼓勵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颊唛L期脫鈣易繼發(fā)病理性骨折,所以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食蝦皮海帶、紫菜、發(fā)菜、黑木耳、黑芝麻等含鈣量高的食物。此外,中醫(yī)理論認為,此類病人宜進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之品,如烏魚、甲魚、排骨、牛蹄筋等[5]。必要時給予輸血或人血蛋白,以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
2.3.6 功能鍛煉:長期制動會導致肌肉萎縮或關節(jié)內粘連。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被動為主,主動為輔。術后第三天可在床上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訓練,踝泵運動及患肢遠端的主動運動。術后指導患者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減輕負重,X 線檢查證實病變恢復正常后才開始負重,防止病理性骨折。
2.3.7 心理護理:護士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介紹同類病種的治愈情況,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使其感受到有家人的關心,和社會的支持從而消除負面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通過正性心理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手術療效。
23例患者經過圍手術期的護理,術前認真準備和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為手術成功準備條件,術中做好麻醉護理和巡視,術后嚴密觀察和護理,傷口引流是關鍵,加強功能鍛煉和康復訓練,提高了手術療效。
[1] Tice AD,HoaglundPA,shoultz DA.Outcome of osteomyelitis amo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J].Am J Med,2003,114(9):723-729
[2] 陳海.慢性脛骨骨髓炎的分期治療[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14(2):89-90
[3] 王劍,王明才.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560-562
[4] 毛秀娟,王雪娟.一例慢性骨髓炎合并創(chuàng)面經久不愈合VSD 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的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2):2109-2110
[5] 王興義.我國骨髓炎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4):116
[6] 藺萍利.慢性骨髓炎灌注引流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2009,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