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學 鄭 萍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更是全球化時代,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了當今世界的“國際普通話”。英語教學模式也正由應試的知識型模式迅速地向交際運用型教學模式過渡。為適應這一轉(zhuǎn)變,我校在高一年段實驗英語閱讀教學改革,這是一種以英文書籍、報刊為主要載體,以學生在教師主導下自由閱讀、主動求知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新的課堂形式。實驗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持續(xù)時間為半年,教與學的目標與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點。
長期以來,我們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理解比較狹隘,教師和學生只是通過對課文的語言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和課外大量閱讀練習來進行閱讀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抹殺了閱讀作品本身應該帶給讀者的喜悅、驚奇、同情、陶醉等不同的心理情感體驗,打擊了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積極性。鑒于此,我們將英語閱讀課實驗的第一階段設為自由閱讀階段。這一階段閱讀課對英語書刊文章的閱讀內(nèi)容是不加過多限制的,讀什么書刊、怎么讀,都由學生自由決定。閱讀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選擇,給學生的閱讀以充分的自由,不求強解、統(tǒng)解、全解,調(diào)動其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書海中遨游。教師的指導作用只體現(xiàn)在書海導航,開列豐富的英文書目、文章供學生挑選,引導學生利用好學校及城區(qū)的圖書館、書店和互聯(lián)網(wǎng),借閱、訂購或下載他們感興趣的書籍或文章。
在第一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適意地遨游在英文的大海中,但正如船兒不能永遠漫無目的地漂流一樣,自由閱讀只是培養(yǎng)興趣,最終還是要朝向“全面掌握英語”這一目標前進。在第二階段(持續(xù)時間也約為半年),教師將在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和語言感覺的基礎上,通過專題介紹,引導學生自主地領悟英語文章的特點和規(guī)律。
事實證明,如果讓學生懷著求知、交流、審美的目的去閱讀英語,利用老師授予的閱讀方法和審美標準去欣賞自己感興趣的篇章,那么必將有大的收獲。如:介紹新聞標題專題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這些文章的作者為了讓標題產(chǎn)生明快、犀利、生動幽默、新穎獨特的效果,經(jīng)常套用習語、諺語、名著等詞語。學生在閱讀A Tale of Two Hearts?時就會發(fā)現(xiàn)它講的是病人換心臟的故事,套用的卻是狄更斯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篇目;Ifs,ands,and butts?是套用習語ifs,ands,or buts(為故意拖延而作的借口、托詞),作者把buts換成了butts,與文章內(nèi)容香煙掛上了鉤。又如:書刊中經(jīng)?;钣脝卧~,使其產(chǎn)生生動具體的變化。常見的有:1.普通名詞作專有名詞。如:the Hill(國會山),the City(倫敦商業(yè)區(qū))。2.一般名詞作術語。如:web(電腦網(wǎng)絡),virus(電腦病毒),memory(存儲器)。3.詞義具體到抽象。如:arrive(靠岸→到達),place(廣場→地方)等。
在第二階段自覺閱讀階段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更高階段——開放閱讀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開放的心胸對自己感興趣的語篇進行較深入的對話與研讀。
首先,教師可以從文學、歷史、風俗習慣、中西方思維差異、價值觀差異等角度來透析英語文章所承載的思想文化信息,以加深學生對國外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際意識。如有篇文章講到God-fearing nation。為什么說美國是敬畏上帝之國呢?這里涉及美國人的宗教信仰問題。在美國,信仰上帝的人數(shù)比例高達95%,平均每900人就有一座教堂,所以他們心中的上帝是全能的。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感興趣英語文章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發(fā)展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比如,可以通過英語新聞的閱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作者的觀點立場、傾向進行分析、評論,變消極的接受性思維為積極的批判性思維。
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喜愛的英語文章反復吟誦,并用筆記本摘錄下對自己有用的句、段、篇。有些美文可以作為寫作范例來進行模仿式寫作,還可以通過搜集相關資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評述性或新聞性寫作等,實現(xiàn)由閱讀向?qū)懽鞯哪芰w移,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可以在每周的書刊課上,讓學生做展示,如朗誦、復述、新聞播報、英語劇表演等。
實踐證明,學生在經(jīng)過了一年半時間三個階段的英語書刊閱讀課學習后,英語的讀寫能力、思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識面大大擴展,交際能力、跨文化意識也有了顯著提升,達到了實驗預期的目的。
總之,高中生學習英語,應以興趣閱讀為中心帶動全局。學生在閱讀中享受語言文字的樂趣,親身發(fā)現(xiàn)、個性學習,才能回歸到學習的原始本質(zhì),也契合了課程標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要求。
[1]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端木義萬.英美報刊閱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胡春洞、戴忠信.英語閱讀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