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霞
(樂昌監(jiān)獄 廣東·樂昌 512208)
目前,我國政府機構正在進行改革,預算單位的工作方式也需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財政部在2013 年開始全面實施新的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新的制度實施以來,雖然財務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的改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制約其發(fā)展。因此,預算單位應該在新的會計制度上,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推動政府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在客觀上要求政府部門工作方式的轉變。尤其是伴隨著人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日益增強,對于預算單位如何使用預算資金,要求一定的知情權,所以對于信息質量的要求就比以往更加嚴格。比如,“三公經費”在財政支出項目中,透明度不高,一直受到社會大眾的詬病。預算單位需要對這些需求做出積極的回應,在信息收集和公開方面要有所改進。這就要求預算單位加強內部建設,嚴格控制資金支出以使用方向,實現對財務的精細化管理。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專業(yè)性的財務人員對日常的資金支出情況進行分析整理,如此才會保證預算單位財務工作的專業(yè)性。
國家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預算單位利用稅收收入提供公共服務,實質上是受托來對公共服務進行管理。因此,預算單位必須履行受托責任,管理好國有資產,并合理安排支出。同時,預算單位和社會民眾還存在著一種委托代理的關系,這就要求平時的會計記錄能夠真實反映預算單位的支出情況,以及是否切實履行其受托責任,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減輕公眾和預算單位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代理問題。然而,以往的會計工作是建立在以收付實現制基礎之上的,只能反映單位的收支情況,而對資產的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反映不足,不能很好地評價預算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的績效現在情況發(fā)生了變化,新實施的會計制度在資產的價值管理更加的重視,更能真實的體現以及評估預算單位的受托責任,并能夠清楚地反映其收支情況以及政府投入的情況,更能體現其受托責任感。
由于政府部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施行的都是增量預算的方法,對財務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同時對必要的理財活動也缺乏動力。在支出方面,由于對編制的預算沒有足夠的執(zhí)行力度。使得很多單位的支出活動根本不是預算中的內容,而且也按照規(guī)定的流程來進行。比如很多情況的財務支出,領導的一個簽字,就能順利的通過,財務人員卻被排除工作之外,其職責也僅相當于一個記錄員而已。新的會計制度對信息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財務人員具有更高的專業(yè)性。兩者的差別體現在對同一活動的不同處理方式上,例如,當一筆資金支出的時候,舊的會計制度下,預算單位只要記錄資金的支出金額即可,而對于資金在使用過程中效用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的,則不是其關注重點。相反,在新會計制度下,會更加重視預算單位是受托方這一事實,以及更加貼近實際的科目設置,比如,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增加了“政府儲備物質”和“公共基礎設施”等科目。這些對財務人員的專業(yè)技能、知識以及管理意識都有著比以往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新制度相比舊制度而言,更加注重信息質量。
首先,預算單位需要梳理自身業(yè)務流程,如果業(yè)務中涉及到資產采購、設備維修等資金支出行為,要確定其是符合預算內容要求。同時,由于不同業(yè)務的性質以及面臨的內外部環(huán)境不同,這就需要對其風險進行評估,之后將相關機制納入到流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為確定崗位職責和人員配置的依據。比如,在預算單位應該設立專門機構負責資金出納,經濟事項的審批權限分配以及預算管理編制審批流程等,將涉及財務部分的工作統(tǒng)一制度化,做到財務工作的規(guī)范化。其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此要以《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試行)》為指針,梳理現有的行政事業(yè)單位管理制度,將預算單位中行政權和財權分離,防止領導超越權限使用資金,同時約束財務工作行為,對于重大的財務決策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加強控制,并將責任細化到個人,一旦工作中出了問題,可以很快找到相關責任人。對于財務中不相容職務,要交給不同的人員來負責,這樣可以保證他們之間可以相互監(jiān)督、相互約束,從而保證資金和其他財產的安全。最后,將內部控制建設作為預算單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將預算單位的財務工作納入其審計范圍。政府審計部門應該根據相關規(guī)定,定期對預算單位進行審計,并在此基礎是上形成審計報告,向社會和上級管理機構及時公布,促使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進而提高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新《預算法》的實施,改進了預算管理方式,建立了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并強化預算的支出約束,對以往在預算執(zhí)行的過程中經常發(fā)生的調整行為也做出了一定限制。預算單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各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務狀況,編制預算內容,制定本年度財政預算的實施策略,此外預算單位還應該考慮到本地財政年度工作重點。之后,預算單位將預算申請?zhí)峤坏綄iT的預算審批機構,由審批機構根據新的會計制度要求,來確認預算里的各種支出是否必要。只有通過審批,預算內容才能得以實施。為了確保預算內容能夠嚴格地得到執(zhí)行,各預算單位必須建立一個銀行賬戶,將預算資金全部存入,從根源上杜絕財政資金的亂用。同時,還應該將預算的編制和執(zhí)行情況與績效考評結合在一起,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直接和考評結果相掛鉤,從而保證相關人員在工作的時候能夠嚴格按照預算內容執(zhí)行。而在預算執(zhí)行結果的評價,通常以資金的投入和產出效果為主要依據,加強對執(zhí)行情況的績效評估,及時發(fā)現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從而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預算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并不能滿足在新會計制度下的工作條件。首先要求財務人員能在工作的時候要有理財意思,并具有良好的責任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主觀作用,努力將本職工作做好,從而有助于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其次,財務人員的工作技能也必須提高。構建服務性新政府表明政府工作方式的轉變,要求預算單位應該調整期業(yè)務內容以更好的應對這種轉變,這就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業(yè)務素質更高的財務人員才能勝任這項工作。最后,新的會計制度對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要求也更高。會計制度更加強調原則導向,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真實的反映資金活動,更多的時候需要財務人員根據資金的專業(yè)水平來進行職業(yè)判斷,這無疑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也在客觀上要求會計處理方法的與時俱進,新的科目以及核算方法,都要求財務人員擁有更廣泛的知識結構,如此才能恰當、準確、公允的反映預算單位的財務活動。
[1]張曉光.我國事業(yè)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