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繼良
語法填空題是2007 年廣東省英語高考改革的最大特色。它取代了傳統(tǒng)的單項選擇題,語法填空旨在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語法和語用知識的掌握情況,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由于它在語言測試中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信度和效度,近幾年語法填空題相繼出現在高考海南卷、湖南卷、遼寧卷以及全國卷。
經過長期的訓練,高三學生對語法填空的命題特點,考查方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但是從這幾年高考年報反應的情況看,考生在這道題得分較低,失誤較多。因此,探究高三學生在解答語法填空方面存在的問題是亟待解答的一個問題。
語法填空是以語篇為載體,結合語境,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詞匯、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然而考生往往忽略語境對語篇的解讀功能,缺乏語篇語用意識和良好得邏輯思維習慣,只孤立地關注每個空格處的語法、語意。
例1:Williams would often spend weeks deciding how a character should and this“voice”determined his approach to each role.18 even after he had chosen his“voice”, he didn’t always stick to it, for greater comic effect...
這一題學生普遍錯填Although、Though.因為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后一句的語法關系上,忽略前后兩句話內在的邏輯關系。根據句意,此處與上文形成轉折關系,突出William對事業(yè)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因此正確答案應為But。
例2:Behind him were other people to 6 he was trying to talk, but after some minutes 7 walked away and sat near me, looking annoyed.
第7 題,很多學生僅僅是根據句子結構和語法分析,卻忽略上下文的語境關系,而誤填he。事實上,下文的語境告訴我們,走開的(那些人)是歧視這位智障的乘客,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they。
以上兩道題較好的體現了語法填空題型的出題特點:考查語言知識在具體篇章中的運用,更加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因此在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語篇意識,幫助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語境來理解和使用語言,關注邏輯語義聯系,提高學生對語境線索和篇章連貫地敏感性。
分析歷年廣東高考題及各地模擬題,不難發(fā)現,命題者往往會在語法填空中通過增加句子長度和使用復雜結構來設計一兩道難題,考查考生在篇章層面上理解、運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結構的能力。這樣的題往往結構較復雜,迷惑性大。
例3:He sold or exchanged some of the milk in the town nearby 18 other food and made cheese and butter for the family with what 19 leave).
這兩道題是2015 年廣東卷語法填空出錯率較高的題,18 題填to 較多,19 題填left 較多。分析原因:首先,句子較長,信息量較大;其次,介詞(with)連接賓語從句的復合結構增加了句子理解的難度;第三,學生對leave 作為“剩余,剩下”的用法掌握不好。
根據上半句句意,Johnson 去附近的鎮(zhèn)里賣牛奶,或用牛奶來換取其他的食物,短語exchange ... for ...,所以18 空是介詞for。根據下半句句意,除去賣掉和換取食物的牛奶,剩下的牛奶被他用來制作奶酪和黃油,這里made ... with..,之后是一個賓語從句,根據句意可知,是剩下的牛奶,所以此處是被動語態(tài)was left.
例4:Inside the building, the students saw nothing but broken walls and doors and pieces of the building 22 (lie) all over the place.
第22 題,學生普遍誤錯動詞lay,原因是學生的句子結構意識薄弱,誤以為”and”連接前后兩個完整句子,缺失謂語動詞。此處實際上是“see+賓語+賓補”,其中”and”連接兩個并列賓語(broken walls and doors 和pieces of the building)。學生看到“殘垣斷壁散落各處”,因此正確答案是現在分詞lying,做賓補,強調賓語的狀態(tài)。
思維定勢是學生語法填空失分的又一常見原因。很多學生在英語一輪復習中加深了對語法規(guī)則、固定短語搭配的記憶,形成思維定勢。譬如學生在復習了when 和where 引導定語從句后,形成思維定勢,看到先行詞是時間,就填when, 先行詞是地點就用where, 一揮而就?;蛘呖吹绞煜さ膭釉~,馬上聯想起其固定搭配和用法,不懂變通。受到思維定勢的干擾,學生往往會陷入語法填空的命題陷阱中。
例5:Although he was proud of his ability to go“off-script”, he became extremely angry 23 other actors tried to do the same, arguing that they were simply no good. (2015 廣州一模)
受“be angry with sb.”固定搭配的影響,很多學生沒有太多考慮,認為是William 生其他演員的氣,就填了with,,而忽略了空格后面是一個以other actor 做主語的完整句子。正確答案是if/when。
例6:The bus 16 (stop) by a house sit
ting on top of a hill.
受被動語態(tài)“be done + by ...”慣性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填了was stopped.但如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此處by 不是連接被動語態(tài),而是表示“在……旁邊”。校車停在山頂的一間房子旁邊,因此正確答案是stopped。
面對思維定勢的困擾,學生必須立足于文本,認真審題,辨明句子間的語法,邏輯關系和意義,從而正確解答。
語法填空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固定搭配和典型句型,全方位考查學生的語言詞匯積累和應用能力。但由于詞匯積累不牢固、語法基礎不扎實,許多學生面對固定搭配、句型束手無策,白白丟分。
例7:The cow was their only means of support, in fact. One day, the cow was eating grass 20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
句意:一天,奶牛正在吃草,這時突然開始下起大雨。這句話使用的句型是be doing sth.when ...“正在做某事這時突然”,這里when 是并列連詞。
例8:The blind baby pandas weigh only 142 grams and cannot crawl(爬行) 22 they reach three months of age.
句意:熊貓幼崽的體重只有142 克,而三個月之后,他們就可以爬行了。這句話使用的句型是not ... until ...。
逐漸改變傳統(tǒng)的以語法為綱,過多講解語法知識,削弱學生語言實踐的做法;要將英語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緊密聯系;重視語法教學與話題、語篇教學的結合,開展任務型語法學習;采用歸納法,啟發(fā)學生觀察、體驗、感悟、分析、綜合掌握各種語法知識、
有意識地訓練語篇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線索來判斷連貫語義的習慣;熟練掌握各種語篇銜接手段的應用,包括各類邏輯連接詞及其固定搭配,從而理解語篇各句之間的內在聯系。
英語教師可以從課本或者閱讀材料中選取一些漂亮的復雜句子,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句子成分,體會句子之見的邏輯關系和意義。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有學生因為不知道所給提示詞的意思而無從下筆。此外,許多學生對單詞詞性把握不好,常常張冠李戴。這就要求教師切實抓好課堂詞匯教學,不斷提醒,要求學生在記憶單詞的詞義的同時,記憶詞匯的詞性及其變形。此外,對于考綱和課本中常常出現的固定搭配,典型句型要不斷反復強化記憶。
總之,要做好語法填空題,學生要依靠堅實的語法知識和詞匯,從語篇和語法兩個基本點出發(fā),通過敏銳的語篇意識和細致的句子成分分析,對所填空格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