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杰
摘要:時代在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教學體質(zhì)也在不斷地革新,如何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課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話題。在21世紀,我們有機遇也同時面對挑戰(zhàn),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抓住機遇,克服種種挑戰(zhàn),不斷地開拓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對于初中語文科來說,教師的首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因為聽說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學習語文的目的。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階段性的訓練,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接下來,本文將進一步探討初中語文教學聽說訓練,進而為在教育事業(yè)中奮斗的老師們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關(guān)鍵詞:語文;聽說訓練
一、初中語文聽說能力的重要性
聽寫能力雖然只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目的之一,但確實能夠反映出學生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并且良好的聽說能力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本條件。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目,所以語文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就“聽”和“寫”兩個能力來說,“聽”能反映出學生的辨別能力,“寫”能反映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把這兩個方面牢牢地掌握好,能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
二、初中語文聽說訓練的方法
(一)分段進行訓練
初中語文的聽說教學容易受學校教育、家庭環(huán)境和自身水平的影響,所以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將聽說訓練分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三個層次來開展教學。教師要掌握七年級學生聽說的能力,制訂基本的訓練模式,鼓勵學生多說話,讓學生可以大膽說、放心說,以改變學生沒話說、不敢說的局面。在每節(jié)課堂上進行三分鐘的演講,學生按照學號進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變得敢說、愛說,并且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經(jīng)過了兩年的基礎(chǔ)訓練,九年級的聽說訓練要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行拔高,這個階段主要以口頭作文為主。教師根據(jù)九年級語文教材合理安排作文題目,旨在對課文進行擴展、對聽說能力進一步提高,要確保演講過程語言清晰、流暢,具有文采,令人信服。
(二)“聽、說、讀、寫”相互結(jié)合
“聽、說、讀、寫”四個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組成部分。所以要將四個部分完美結(jié)合,使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聽、說、讀、寫”的訓練是緊密相連的,只有懂了才會說,會說了才會寫,從而體現(xiàn)出口語表達、文字理解、聆聽能力的整個語言文字功底。通過“讀寫”促進“聽說”,進而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長足的提高。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人類最直接獲取信息的方式――聽。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聽是一種學習能力,也是一門學問與藝術(shù),學生需要了解并掌握這種能力,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培養(yǎng)。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其應該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聽、愿意聽,從知識的單純接受變作自己的主動汲取,讓學生聽得舒服、聽得愉悅,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比如:某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等手段,將課本知識內(nèi)容化成美妙的音樂故事,配以恰當?shù)那?,使學生把對課本教材的學習當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享受。由此可見,聽的能力培養(yǎng)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知識學習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不容忽視。此外,只要是有利于初中語文的學習,聽力的培養(yǎng)方式其實是多種多樣的,傾聽老師講課,聆聽同學意見,聽報告,聽講座等方式,都會不同程度地強化初中生的學習能力。聽是教師針對學生初中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第一個方面。
說,作為人類本能的一種表達信息的方式,寄托了人們的思想和情感。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恰恰體現(xiàn)了“說”的重要作用。這種口頭表述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與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常是教師占據(jù)說的主動權(quán),而完全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不知不覺中使學生的說的能力嚴重下降,只是被動接受,不會自覺主動參與。因此,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讓學生活躍起來,積極參與師生、同學間的討論研究,重新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活動,充分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并與大家分享,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其慢慢感受語文學科中說的魅力?!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的作用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尤為明顯,它是一種感受語言文化和魅力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將會對其一生的學習有所幫助,因為任何知識都是通過閱讀理解后才掌握的。讀的概念不限于語文學科的范圍內(nèi),還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學習能力,掌握讀的能力,將對任何方面的學習都有所幫助。語文教學的要求中,本來讀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和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不僅僅是讀課本,只要是與語文方面有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和資料都可以參閱和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布置讀書的任務,寫下讀書心得,讓其在拓寬知識范圍和視野的同時,記下自己的觀點和心得體會,從而有利于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這遠比僅靠老師一個人教的力量要大得多。讀的能力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知識面越寬,自身的觀念、技能儲備越新穎、充足。 正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語文的學習中,學會寫,能提高對語言的駕馭和把握能力,把所思所想通過合理正確的方式以書面形式呈現(xiàn),是一種有效鍛煉思維縝密、情感表達的良好方式。教師一定要把對學生“寫”的能力培養(yǎng)加入到課堂教學的計劃中,通過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多寫多練,愿意寫,樂于表述觀點和想法,提高寫作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寫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
(三)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
初中語文聽說訓練要在課堂教學的基礎(chǔ)上,在課外進行擴充學習。學生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對課堂上的聽說訓練進行延展,通過這樣對語文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講述毛澤東同志詩詞的時候,要對毛澤東同志所寫過的優(yōu)秀詩詞進行查找,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幾首有感情地進行朗讀,或者將詩詞分角色讓學生一起來朗讀,在誦讀的過程中體味語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聽說能力,并且感悟毛澤東同志當時的創(chuàng)作意境。
總之,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問,是被人們?nèi)粘I钪杏玫米疃嗟闹R學科,學好語文至關(guān)重要。長久以來,語文教學一直熱衷于改變教學模式,卻往往忽略了語文真正基本的核心學習內(nèi)容――聽、說、讀、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一定要把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yǎng)放在首位,這樣才會達到最終的任務要求,回歸語文學科的教學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