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磊磊
摘要:《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學生評價應(yīng)充分體現(xiàn)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良好的課堂評價,是激勵學生參與和學習的最好方法;是課堂管理的有效途徑;是可以讓學生思維發(fā)散,更好地進行思考和合作的催化劑。而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音樂教學評價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
關(guān)鍵詞:課堂評價;分類;激勵性;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8-0027-01
一、音樂課堂評價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
課堂評價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真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xiàn)出來的高超的評價藝術(sh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課堂評價,是激勵學生參與和學習的最好方法;是課堂管理的有效途徑;是可以讓學生思維發(fā)散,更好地進行思考和合作的催化劑。而在音樂教學中“課堂評價”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原因在于音樂課不僅是認知過程,更是一種心理體驗和實踐過程,其次音樂課不像其他考試科目,學生對內(nèi)容的把握更依賴于教師每節(jié)課中的評價。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遵循音樂學科的特點,積極大膽地進行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揮音樂課堂評價的最大作用。
二、音樂課堂評價分類
1、課堂表現(xiàn)評價。針對學生各項音樂活動的評價。例如當學生復(fù)習上節(jié)課歌曲,第一遍狀態(tài)還不夠好時我會說:“不錯,但還沒有達到咱們上節(jié)課最好的水平奧,注意聲音再飽滿一些!”。當請同學演唱《小鳥小鳥》后,我會評價說“第一段表現(xiàn)的特別好,表現(xiàn)出了小鳥的輕巧、活潑,但第二樂段聲音還不夠舒展,小鳥展翅才能飛翔,聲音也只有舒展開才會好聽”。再如 “你歌唱時的節(jié)奏、音準都把握得很好,假設(shè)你唱歌時的聲音再響亮些,那就更棒了!”評價以激勵為主但有具體內(nèi)容,指出了學生的不足,讓學生知道下次努力地方向。準確性是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言就沒有生命力。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準確又得體,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和表現(xiàn)的最好方法。
2、課堂行為評價。針對學生在音樂課中的行為習慣的評價,如學生的坐姿、聆聽的認真度。例如課前對學生坐姿的激勵性評價 “誰坐的最精神?”“誰坐著個頭最高?”再比如在聆聽環(huán)節(jié),聆聽前可以對大家提出要求“請大家100%安靜來聆聽”,如果大家聽得很認真我就會說“剛才大家非常非常認真的聽完了樂曲”如果有個別同學聆聽時有說話,我就會說“大多數(shù)同學聽得非常認真,但我發(fā)現(xiàn)個別同學心還沒有靜下來”這樣一般學生都能改正。課堂行為評價是課堂管理的有效途徑,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和演唱習慣。
3、學生互評,把主動權(quán)讓給學生,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與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例如七年級下冊《小鳥小鳥》這一課,歌曲是用歌聲來表現(xiàn)的小鳥的不同的形象,一會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盤旋,一會在樹枝上跳躍。在學唱完歌曲后我會把學生分為兩組,當一組演唱結(jié)束后,請另外一組的同學來評價:“他們演唱的小鳥的形象是什么樣的?”我沒有問他們唱的好不好,而是讓學生用一種更形象直觀的方式來評價。針對不同組的演唱有的同學會說“我覺得這只小鳥比較有活力”,或者“我覺得這只小鳥沒大有精神,飛得不夠高”等等。這種評價方式可以讓演唱者更容易發(fā)現(xiàn)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三、音樂課堂評價的原則
1、尊重學生最本真的想法。音樂是聽覺得藝術(shù),同一段音樂不同的聽眾會有不同的感受,音樂課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的回答和老師預(yù)想的答案不一樣,我們該作何反應(yīng)?例如在聆聽作品后,我通常會問學生“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給你怎樣的感受?”如果有的學生和大多數(shù)學生想得不同,我不會馬上否定他的想法,而是會問“你的想法很特別,能告訴我們你為什么有這種感受嗎?”再比如在欣賞《天鵝》一課時,我讓學生聽辨這首樂曲是哪兩種樂器演奏的,有的同學說“鋼琴和大提琴”,有的同學說“鋼琴和小提琴”。我沒有馬上否定“不是小提琴”,而是再次提問“大提琴和小提琴有什么區(qū)別?”學生們會說“音色不同,大提琴音色深沉、渾厚,小提琴音色明亮,音區(qū)較高”從而引導(dǎo)學生自己找到答案。
2、以激勵性評價為主,但要寬嚴相濟,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或知識性錯誤要及時指出。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課程評價應(yīng)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和改善的功能”?!凹睢币讶怀蔀橐魳氛n堂的主旋律。課堂上我也會這樣表揚學生“你唱的很棒”“很好”,但這樣的鼓勵不宜太多,因為一句再好、再有鼓勵性的評價在老師的反復(fù)嘮叨中也會失去價值。這樣含糊其詞的評價用得越多,學生越會感覺老師是在敷衍,那學生也會敷衍老師。課堂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但激勵性評價也要有具體的內(nèi)容,不能一概而論,而且激勵不是音樂課堂評價的唯一主題,對于學生行為或知識性錯誤老師也要及時指出并糾正。
3、采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音樂教學評價除了采用口頭語言外,還可以借助表情、體態(tài)、動作,這些體態(tài)語可以很好地輔助有聲語言。比如在班級音樂會上,我會對第一個站起來表現(xiàn)自我的同學豎起大拇指,或者對不經(jīng)常表現(xiàn)自己的同學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動作,或者對同學們獨到的見解,配以發(fā)現(xiàn)寶藏般的興奮、喜悅的面部表情,這些無聲語言能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和鼓勵,讓孩子們跟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的評價對學生可能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評價的針對性要強,體現(xiàn)個性,語言力求簡明扼要、具體,要避免一般化,盡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客觀、全面地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還應(yīng)指出學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評價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傊?,音樂教學中的課堂評價要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一理念,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功能。面對新課程,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積極地探索,相信只要我們遵循音樂學科的特點,積極大膽地創(chuàng)新實踐,一定能走出一條音樂課堂評價的新路。
(作者單位: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五中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朱慕菊 《走進新課程 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覃兵《課堂評價策略》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