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珠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音樂的藝術特征及傳承價值,體現(xiàn)土家族哭嫁特色文化的意義,強調(diào)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價值以及對其保護的必要性,喚醒人們保護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從而達到保護民族風俗與民族文化的目的。
關鍵詞:哭嫁歌 湘西土家族 婚俗
湘西土家族沒有獨立的文字,但有獨立的語言,主要通過語言來傳承文化。“哭嫁歌”是湘西土家族的傳統(tǒng)婚俗,其內(nèi)容完整、形式多樣、感情深刻,是成年女子表達與發(fā)泄感情的重要途徑,對土家族文化的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湘西土家族的哭嫁主要分五部分:一是哭開聲、哭自己,二是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與哭親友,三是哭媒人,四是哭入席、哭開臉、哭祖宗與哭穿衣,五是哭上轎。通過“哭”的方式來表達新娘對家人的不舍、對媒人的痛恨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在包辦買賣婚姻的封建歷史條件下,哭嫁是湘西土家族女性的唯一自由,只有在“哭嫁”的時候,她們才能毫無顧慮地宣泄,對土家族的女性具有重大意義。
一、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音樂的藝術特征
(一)演唱形式多樣
哭嫁歌是哭唱形式的歌曲,演唱形式多樣,主要分四種:一人獨哭、兩人對哭、多人陪哭與群體眾哭。一人獨哭是新娘出嫁前獨自在閨房里哭,哭自己對離家的不舍以及對自己要到陌生環(huán)境重組家庭的不安;兩人對哭是新娘對不同對象的哭訴,采取一對一問答的形式,主要是為新娘解惑;多人陪哭是姐妹對新娘的安慰,陪著新娘一起哭、一起睡;群體眾哭是婚禮的最后階段,新娘要上花轎,親朋好友一起哭,是他們對以后無法再跟新娘一起生活嬉戲的哭訴以及對新娘未來的祝福。
(二)哭腔應用獨特
哭嫁歌全曲采用獨特的哭腔,用真嗓音來演唱,哭訴聲哀怨悲憫,哭唱聲調(diào)低沉,時而柔和時而有力,唱到情緒激動時語速加快、吐字不清,唱到累的時候思緒暫停、哭唱暫停,歇息片刻之后再繼續(xù),斷斷續(xù)續(xù)、悠揚綿長。唱到嘆句的時候,通常一字多音,頻繁采用托音與抖音,還會在句末加上語氣助詞來增強哭嘆的效果。在演唱時充分利用這種獨特的哭腔,能使感情更具感染力,催人淚下。
(三)歌詞結構固定、內(nèi)容豐富
由于哭嫁歌基調(diào)一致,以悲為主,所以歌詞都會采用傳統(tǒng)的結構模式,即句首往往是稱呼對方,句尾再加以感嘆??藜薷鑳?nèi)容豐富,因為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社會,哭嫁歌演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他人對新娘整體素質的評估,間接影響到新娘婚后的生活,所以新娘往往會充分運用自己的文采,使用夸張、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歌詞押韻、通俗易懂、易于傳唱,以便于哭出自己心底的真情與感染他人。
(四)音樂結構優(yōu)美、感情表達強烈
哭嫁歌以短樂句為核心,句式相近,采用山歌小調(diào)的曲調(diào)和民族五聲羽調(diào)式,加上不斷變化與重復的方式發(fā)展和延伸構成了整部樂曲,句式優(yōu)美、結構平穩(wěn)、節(jié)拍嚴密、節(jié)奏規(guī)律。通過暗淡的色彩與純五度、小三度音程的運用,結合哭腔的特色,充分表現(xiàn)出哭唱者內(nèi)心的波動,強烈地表達哭唱歌內(nèi)心的感情。
二、湘西土家族哭嫁歌音樂的傳承價值
(一)充分展示土家族婚俗的獨特性
漢族文化中有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由此可知,漢族婚姻的主線是喜,而土家族的主線恰好相反。具有湘西土家族生活氣息的哭嫁歌是土家族婚俗的特色文化,傳唱于整個婚禮過程,其產(chǎn)生于對非自由婚姻的不滿,表達土家族女性的悲憤與哀怨。據(jù)歷史顯示,湘西土家族早期的婚俗是自由婚姻,在受到封建制度的沖擊之后,變?yōu)榘k買賣婚姻,使女性的社會地位進一步下滑,幾乎讓女性完全失去自由,此等情況下,湘西土家族的女性通過哭嫁的方式來爭取唯一的情感自由,因此整個哭嫁過程都是以悲為主線。
(二)充分體現(xiàn)親人之間的深厚感情
哭嫁歌直白地表達哭唱者內(nèi)心的感受,使得聽者傷心,聞者流淚。獨哭表達新娘對自己親人的不舍與思念以及對自己即將長大成人的復雜感受。對哭是新娘和與對哭對象之間的感情傾訴,表達了每個親人對新娘的深切關心之情,主要是長輩與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陪哭表現(xiàn)親友對新娘的安慰,分擔新娘心中的悲傷與不快,讓新娘在心靈上尋得依靠,主要表達新娘與朋友和姐妹之間的濃濃深情。眾哭預示著新娘馬上要離開娘家,預示著失去,也預示著新生,所有親朋好友心中的悲痛與復雜心情達到高潮,表達眾親友對新娘的祝福與不舍。
(三)充分表達女性對包辦買賣婚姻的控訴
在封建制度與思潮的沖擊下,湘西土家族的女性失去了婚姻自由,同時也失去了人身自由??藜薷枋桥孕垢星榈奈ㄒ怀隹?,因為在這個習俗中,她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會受到任何指責,也不用擔心“秋后算賬”的發(fā)生,所以,她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控訴自己低下卑劣的地位和包辦買賣婚姻對自己的禁錮。比如說,哭媒人等同于罵媒人,通過哭唱的形式,罵出對媒人亂點鴛鴦譜的不滿。
三、結語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具有獨特的音樂藝術特征和民族特色,憑著獨特的哭腔自成一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隨著封建制度被推翻與社會主義的誕生,湘西土家族的婚姻恢復自由,原本以悲傷為主線的哭嫁歌逐漸漢化,喜悅的感情分量逐漸加大,哭嫁婚俗的性質也在慢慢轉變,同時由于漢文化的普及,土家族多數(shù)族人都趨于學習漢化婚俗,逐漸忽略土家族本族的哭嫁婚俗,使哭嫁婚俗陷入斷絕的危機。如果少數(shù)民族文化全部消失、完全漢化,那少數(shù)民族就不會繼續(xù)存在,這將是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對中國文化來講是一場災難,我們必須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兼顧文化的發(fā)展,重視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
基金項目: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湘黔桂邊區(qū)侗族聚落存遺與文化生態(tài)變遷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CMZ016;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湘西南侗族生態(tài)文化保護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C761。
參考文獻:
[1]鄒珺.土家族哭嫁歌女性的音樂情感探索[J].才智,2010,(22).
[2]謝小燕.土家族俗音樂探析——“哭嫁歌”[J].大舞臺,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