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花
【摘 要】語文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在原有語文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對語文學習進行自主選擇、調控以獲得意義,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過程。其具有主動性、獨立性、開放性、建構性等特點。
【關鍵詞】語文;自主學習;特點
保羅朗格于1965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成人教育委員會上首次提出:人類已進入“終身學習”的社會。“終身學習”強調學習者自覺自愿地積極學習,即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同時,語文學科言語教學性質及其特點決定了教育者需激發(fā)受教育者的內在機制,促成主體的參與創(chuàng)造。
所以,可以這樣來界定語文自主學習的定義:語文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在原有語文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對語文學習進行自主選擇、調控以獲得意義,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過程。
語文自主學習既有其他學科自主學習的共性,又有其獨特之處:
其一,學習的主動性。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單項傳遞的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悲劇之一。因為它不涉及感情或個人意義,與完整的人無關。在自主性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幫助者,而不是學習的控制者、包辦者。對于教師所講內容,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同時學生會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依賴他人。這種主動性表現(xiàn)為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和逐步提高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學科的個性特點是:無論閱讀、寫作、口語交際都需要個體的積極參與,任何單方面的傳輸都難以奏效。以閱讀教學為例,2002年教育部頒發(fā)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學生的閱讀過程是一個積極自主獲取意義的過程。而語文課與人的情感、心靈、經驗息息相關,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授受教學,必然使學習成為對學生天性的摧殘,如夸美紐斯所說,學校成為兒童心靈的屠宰場。
其二、學習的獨立性。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在相同時間內學習相同的內容,自己能進行深入思考的學生比記下教師所教內容的學生,能夠更好理解和記憶內容。這種差別是由于對學習材料的處理水平不同而造成的,我們稱其為“處理水平效應”。另外,自己選擇記憶對象比別人指定對象記憶的效果要好,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自我選擇效應”。由此可見,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且通過自己的思考而理解學習內容的體驗,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大快樂感、成就感。
語文是主觀感受性特別強的學科,語文學習需要個體的內在體驗。語言只有經過感受、體驗,才能內化到心里,語言一經內化就具有個性色彩,所以語文學習具有差異性、獨立性,語文自主學習只有尊重體驗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獨立自主性——獨立選擇、獨立思考、獨立鑒賞,才能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形成獨立解讀能力,提高語言感悟力。語文學習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解讀意識和不聽信、不盲從的解讀立場,只有還學生以獨立自主的地位,才能使語言學習成為一種高效的、充滿個性色彩的有意義的學習。
其三,學習的開放性。語文自主學習的開放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內容的開放性和方法手段的開放性。
內容的開放性表現(xiàn)在: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完全通過課堂教學,還通過大量其他各種場合的信息搜集,既要學得,又要習得。因此,應引導學生開拓視野,廣泛吸收接納,走進社會,感受生活,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個性,達到知情統(tǒng)一。
語文自主學習方法手段的開放性表現(xiàn)在:學生在面臨真實的問題場景時,能利用各種自我學習策略、自我監(jiān)控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利用各種網絡信息資源與人力資源,尤其是教師的支持拓展學習空間,使學生解決的能力及終身實踐的能力得到鍛煉。
其四、學習的建構性。建構性是自主性學習的本質特征,也是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體現(xiàn)。它是學生以自己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理解知識,賦以知識以個人意義的過程,學習的建構性是以學習的獨立性為基礎的,它強調學生對所學內容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2002年7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遍喿x教學的上述規(guī)定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自主學習的建構性特點。
建構性學習提倡學生以積極、自覺的思維,吸納人類歷史文化中豐厚的精神養(yǎng)料,在捕捉、篩選、加工信息中,強化語文知識的學習,并提出有價值的見解,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形成創(chuàng)造性語文學習成果。
語文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自主探究的過程,其過程及結果都有創(chuàng)造性因素參與,它給語文自主學習者帶來心理、行動及思維的沖擊,必將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