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琴
摘要:文章概述了智能手機應用于化學教學的方式與優(yōu)勢,并結合智能手機的功能、信息和資源談了其對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
關鍵詞:智能手機; 教學效果; 信息;化學學習軟件
文章編號:1008-0546(2015)03-0096-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科技改變學習與生活,手機給我們的生活與學習帶來了很多便捷,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筆者正是基于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的實踐,將智能手機的學習功能用于課堂教學中和課后學習交流中,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的情景性主動性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引導同學們正確使用手機功能,發(fā)揮手機所蘊含的正能量。
下面就智能手機功能是如何應用于教學做一些概述。
智能手機應用于教學中的方式與優(yōu)勢:
1. 方便課堂實驗觀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演示實驗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課堂人員比較多時要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都能看清演示實驗現(xiàn)象是有些困難的。如果直接在投影機上做實驗,也會遇到如由于投影機,試管等不方便旋轉使觀察角度不全面,空間局促帶來操作不方便等問題。而智能手機可以幫我們解決這類問題。
方式一:圖屏互動
(1)首先我們需要在下載并安裝名為“MirrorOp Receiver”的軟件。打開壓縮文件,運行里面的安裝程序,點擊下一步(Next)后,勾選“Create a desktop icon”(這樣可以在桌面創(chuàng)建一個圖標,方便啟動),點擊下一步(Next)后,點擊“Finish”,電腦端設置完畢。
(2)手機端設置:安裝MirrorOp Sender就可以了。
(3)將電腦和手機都連到同一個WiFi網絡中。若教室內沒有WiFi,可以購買一個隨身WiFi安裝。啟動剛剛在電腦裝上的發(fā)送端圖標,然后會進入以下的畫面(圖1)。啟動在手機上的接收端,會提示開始搜索(圖2)。
搜索完畢后點擊“播放”(圖3)。然后點擊手機屏幕右上方的房形圖標。 在電腦上就可以看到手機畫面(圖4)。用鼠標還可以控制手機。
比如,在進行“一定濃度溶液的配制與分析”的教學中,對于配制過程中需要哪些儀器,容量瓶的規(guī)格,容量瓶有哪些標注,使用方法,使用注意點,配制一定濃度溶液時的操作過程,有哪些注意點(如用膠頭滴管滴定時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內等問題,圖6),就可以用這種方式,讓即使是坐在后排的學生也能在投影上清楚看到。
方式二:視頻直播互動
需要買一個WiPlug(又名“推送寶”,它是多屏互動領域的一款無線智能的數碼產品。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通過WiPlug可以把多媒體內容推送到電視機或投影上,實現(xiàn)小屏變大屏。),將投影儀跟WiPlug相連,然后把手機跟WiPlug連到同一個WiFi中,這樣就可以把手機上內容在投影儀的幕布上同步顯示。
2. 利用移動攝像頭及時互動進行教學反饋
智能手機的拍照,錄像等功能還能方便我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反饋,以獲得更好地教學效果。如:在課堂上的學生練習或課后學生作業(yè)完成后,我們可以用手機拍下不同的錯誤類型,進行整理和講解,這樣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 利用手機收集海量信息,幫助進行電子備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進行電子備課已成為趨勢,這種方式可以幫教師從沉重的手抄教案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材,同時也更有利于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促進彼此的交流探討,分工合作。在電子備課過程中,更能體會到該方式在資料保存,修改等方面的優(yōu)越性。電子備課包括了很多方面。其重點有教學過程設計、練習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其中對于一些自己覺得比較好的板書設計,無論是自己設計的,還是在外聽課時看到的,都可以隨手用手機拍下來,進行保存。同樣這種方式也可以用于聽講座時,記錄PPT畫面等。
4. 利用手機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活動的情景性
常聽周圍的父母,教師抱怨孩子或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而忽略學習,的確年輕一代很容易被新事物,信息產品吸引,而智能手機中軟件美觀大方,操作簡便,形象生動,由于第三方軟件的大量開發(fā),能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的化學學習軟件也越來越多,如:
(1)視覺之旅 神奇的化學元素(圖9)
(2)化學家的應用,可以自由地做試驗(圖10)。
(3)元素周期表(圖11)
這些軟件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興趣,主動進入學習角色,另外,[1]一些化學機構通過網絡為智能手機提供瀏覽最新科技新聞和出版物的專用入口。美國化學學會的iPhone應用程序可以通過以作者、關鍵詞、題名和文摘為檢索字段為用戶提供超過850,000篇科研文獻和專著。
在電腦上用的化學學習軟件不勝枚舉,但要受到電腦數量和移動性的限制,而且價格也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如今把這些軟件應用到智能手機中,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具有靈活性與隨機性。
另外,智能手機中可以用到的多媒體信息更受學生青睞。例如目前許多視頻網站都開設了“網絡公開課”的板塊,利用智能手機,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國內外許多著名高校老師及一些著名專家學者的授課視頻,在線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非常直觀與便利,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和自學途徑,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5. 利用手機的交流功能,有助于建構知識網絡
2012年移動學習浪潮席卷中國,受到企業(yè)界及教育者的廣泛關注,有專家指出,2012年是一個拐點,隨著終端和網絡環(huán)境的改善,移動學習的實施剛剛開始,應該稱為移動學習元年。部分教育培訓機構、企業(yè)、學校已經開始戰(zhàn)略轉型,正式步入移動互聯(lián)網學習時代。眾多的專家學者開始對移動學習互動性設計更加關注,很大程度上與智能手機系統(tǒng)的普遍使用及快速更新?lián)Q代、3G/4G 通信網絡的鋪設與大范圍使用有莫大的關聯(lián)。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網絡交互更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參與。[2]師生與生生之間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論壇、移動QQ、MSN及微博等獲得幫助從而及時解決學習問題。智能手機具備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均可獨立安裝上述軟件或程序,同時智能手機的CPU 信息處理速度快,交互性強,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參與性,主動性,從而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優(yōu)化移動學習效果。學生在這些通過網絡方式中向老師詢問問題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同時利用智能手機拍照功能,還可以省去抄題、畫圖等麻煩。老師也可用語音回答,方便快捷,并且隨時可聽還可多次重復。當然師生間還可進行視頻通話,這對于解決學習者在學習所遇到的各種突發(fā)的、真實的問題非常關鍵。另外教師還可以用短消息發(fā)布課程總結、課程重點以及補充信息等學習材料、日程安排和通知等信息,學生之間也可以利用短信息對課堂教學的情況和學習內容進行交流和探討??傊?,有了手機溝通無處不在。
智能手機的合理使用,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但也受到網絡和資費的限制,無限局域網的覆蓋還不完全,網絡的收費問題也給學習者帶來負擔。但其具備的各種優(yōu)勢決定基于智能手機的教育教學應用必然會在信息化社會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汪海平.智能手機: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
[2] 宋少婷,王朋嬌.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