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桂,高 琴
精品課程建設是我國高等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工程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國家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期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建設了大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信息化。從2012年開始,精品課程停止申報。
2012年5月 ,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教高廳[2012]2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精品資源共享課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以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核心課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系統(tǒng)、豐富和適合網絡傳播為基本要求,經過國家、省、校三級建設,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網絡教育多層次、多類型的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以下簡稱“共享課程”。“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將在原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基礎上,科學規(guī)劃,合理布局,優(yōu)化結構,通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點開展原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采取遴選準入方式選拔課程;同時,從2013年起,適應新需求,結合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和教學改革成果,采取招標建設和遴選準入兩種方式建設一批新的課程[1]。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是原精品課程建設的鞏固與提升,是質量工程項目重要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與舉措。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新時期在線學習課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①課程主體是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核心課。②課程資源豐富,媒體多樣化,集聲、文、圖、像于一體,特別是還提供課程的全程錄像。③課程及相關教學資源實現全面共享,不僅適用于高校在校學生,還適用于廣大社會學習者。④課程學習具有高交互性。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隨時與課程老師、其他同學取得交流,能進行在線測試,檢驗學習成效。
從課程建設內涵上來看,精品課程是強調“五個一流”的教學示范性優(yōu)秀課程,更多地側重于教學團隊的組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的展示效果;而精品資源共享課,是對現有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并提供社會互動學習,更多地側重于教學交互交流設計與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這對課程網站的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服務范圍與服務理念上也有進一步的提升,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學習服務不僅僅針對高校老師與學生,而是擴大到所有社會學習者,課程性質也由側重展示轉化為側重資源建設、共享與交互學習,更好地迎合了教育部的大眾教育部署與終身學習理念;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交互學習與交流給課程負責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業(yè)余時間來回答社會學習者的各種問題,需要具備更專業(yè)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與課程領域知識以適應動態(tài)學習;另外,學習對象的社會化,多樣化也給課程的言論監(jiān)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迄今為止,“愛課程”網站作為中國大學MOOC,視頻公開課與資源共享課程的重要展示與學習平臺,已經為廣大社會學習者提供了免費、全面的學習服務,收到了良好的社會贊譽。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對于缺乏課程建設與資源管理平臺的各個高校來說,現階段有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①多數普通高校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資源管理平臺,信息技術人員與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課程網站開發(fā)來源與模式多樣,有的是自行開發(fā),有的是請人代為開發(fā),有的甚至是由學生完成的,課程網站運行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不高。另外,開發(fā)與管理的人員分離使得課程網站的后期更新與維護缺乏安全保障。②課程網站開發(fā)語言多種多樣,數據接口不統(tǒng)一,對服務器環(huán)境要求各不相同,不利于網站的統(tǒng)一發(fā)布與管理。③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嚴重。共享課程多為獨立管理,各個網站的媒體資源、信息與管理相互獨立,缺乏有機聯系。④課程網站用戶重復注冊,不利于學習用戶管理課程交互學習與學習狀態(tài)監(jiān)測。⑤缺乏快捷建站平臺與建站模板,基礎課程網站框架開發(fā)重復,經費與人力資源浪費嚴重,已開發(fā)教育資源共享利用率不高。⑥絕大多數課程負責人自己不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水平,不能勝任課程網站的動態(tài)更新與維護,導致共享課程內容更新多不及時,滯后現象嚴重。⑦共享課程網站管理相互獨立,普遍缺乏統(tǒng)一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平臺,無法獲取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與狀態(tài)統(tǒng)計信息,不利于課程評價。⑧大多數共享課程沒有實現真正的無障礙共享服務,絕大多數課程設置了訪問權限,這使得課程不能發(fā)揮應有的社會作用。
隨著教育部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拓展建設與推進,越來越多的課程網站需要建設與發(fā)布,越來越多的交互需要實現,越來越多的媒體資源需要管理,……在高校信息技術人才隊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原精品課程網站分散建設與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在線課程發(fā)展與管理要求,急需一種新的建站與管理模式來改變現狀。
所謂網站集群,是指構造或聚集一群網站的過程,使之能夠相互關聯,進行數據共享、呈送,所形成的網站集合稱為網站群。[2]網站集群將各站點連為一體,支持全部站點的統(tǒng)一管理,使得同一組織內各個站點之間不再互相孤立,在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技術構架基礎之上,開發(fā)建設統(tǒng)一的網站集群體系,形成若干主網站與子網站的集合,以統(tǒng)一的門戶協(xié)同為來訪者提供服務,來訪者可以方便地通過一站式服務平臺統(tǒng)一獲得信息和服務。站點集群管理是實現統(tǒng)一權限分配、統(tǒng)一導航和檢索的基礎,統(tǒng)一開發(fā)供各部門共享共用網站集群的軟、硬件資源,共享共用的網站管理系統(tǒng)、互動交流系統(tǒng),可實現網站信息的采集、編輯、制作和發(fā)布的全流程管理。[3]功能全面的網站集群管理平臺或集成的數字校園課程管理平臺是實現網站集群的有效途徑。
現階段,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內容主要包含這幾個方面:①課程教學內容設計。②課程教學過程設計。③共享課程網站設計。④教學資源與素材準備。⑤教學組織、交互、審核與管理。⑥學習行為監(jiān)測與統(tǒng)計。一所高校通常有一系列課程要建設成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課程因學科不同而各有區(qū)別,同一學科有許多相關性課程,這些相關性課程有些也需要進行網絡展示和學習,利用網站集群管理模式能輕松建立在線課程并使課程之間建立相互聯系,共享課程資源。利用課程集群平臺建設課程應遵循以下思路:統(tǒng)籌規(guī)劃,統(tǒng)一標準,分散建設,集中管理,安全可靠,共享軟硬件資源。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采用集群化管理具有以下優(yōu)勢:
2.2.1 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軟硬件資源管理。建立統(tǒng)一的課程管理平臺,利用集群的方式統(tǒng)一部署軟件硬件資源,不再需要各教學系部配備獨立的硬件服務器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對于平臺服務器,可以獨立對校外發(fā)布,實現對社會學習者的注冊管理與資源共享,這能彌補校內適用的網絡教學平臺的不足。
2.2.2 模板建站,方便快捷。通過一個軟件平臺,實現多個網站的建設和管理,課程管理平臺提供大量個性化的課程網站建設模板,具有相同的開發(fā)語言及數據接口,具有大量的課程內容管理子模塊,具有常用的網頁編輯功能,具有安全的交互模塊,測試模塊,可快速添加各種媒體資源,生成動態(tài)網站,這大大降低了動態(tài)課程網站的制作難度,減輕了課程負責老師的建站壓力。
模板的維護和信息的維護相互分離,互不影響。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將不同的模板綁定不同的信息,實現個性化網站風格頁面;另一方面,網站可以通過模板更輕松地進行改版,而不需要將整個網站推倒重來,有效的解決傳統(tǒng)網站改版困難的問題??梢愿鶕0彘_發(fā)規(guī)則進行全新設計,也可以用現有模板直接進行綁定,快速解決某些部門網站的燃眉之急。[4]
另外,各網站既可有獨立的域名、個性的頁面風格以及相對獨立的管理后臺,網站間又可以實現信息相互共享,這降低了網站維護的難度,減少了網站維護的工作量。
2.2.3 單點登錄,統(tǒng)一認證,多級授權,專人管理,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利用統(tǒng)一的課程集群管理平臺,能實現用戶數據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籌權限管理。平臺提供多種角色分級授權管理維護,如平臺管理員負責整個系統(tǒng)平臺的技術維護,課程管理員負責課程網站的建設管理,可以添加各課程資源模塊,測試模塊等,信息維護員負責網站信息的維護,明確分工,權責分明,使得網站的建設管理及信息維護更加規(guī)范。各課程網站采用統(tǒng)一的安全防護策略,實現專人管理,定期備份,定期維護,定期更新,能保證平臺服務器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
2.2.4 整合信息,共享媒體資源。利用平臺,可以快速建立共享課程的各級宣傳、導航和檢索入口網站,公告相關政策,發(fā)布新聞、通知和課程動態(tài)更新等信息,通過入口網站,可將站點群中各個分散的站點鏈接為一個有機整體,以統(tǒng)一的門戶形象呈現在來訪者面前,可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各種特定檢索應用需求。在鏈接各個課程網站的同時,也使得各課程資源之間建立了聯系,使得數字媒體資源共享更加暢通。針對共享課程和其他在線課程中視頻資源日益增多的這一現象,也可另建視頻點播服務器,使其與課程集群平臺之間建立聯系,實現視頻資源共享。
2.2.5 共享交互平臺。交互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重要特點。在集群平臺下,集中的用戶與數據管理,交互平臺的主要代碼可反復調用,不需要重復開發(fā)。在共享的交互平臺下,老師可以方便地建立主題討論,審核言論。
基于集群平臺、分散建設、集中管理模式,使得共享課程網站的建設變得簡單而輕松,但日益增長的教學媒體資源及并發(fā)服務器訪問,使得集群平臺的服務器端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均衡負載,保證集群服務器的正??沙掷m(xù)運轉,除了服務器正常的維護以外,建議實行以下的優(yōu)化管理措施。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本質是一種在線學習課程,這決定了課程服務器在同一時間可能要承載多個并發(fā)訪問;同時,課程本身并不是完全獨立的,除了課程的相關媒體資源外,還可能有實驗課程或其他關聯課程,它們是一個相互鏈接的網站群組;課程的多媒體文件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尤其是視頻教學資源,一門共享課程的全程教學錄像可能要占用幾個G甚至更多的存儲空間,這增加了集群服務器的管理與服務壓力。因此,在實現管理中可根據學校的在校學生規(guī)模來調整服務器端的架構模式,對于在校學生在萬人以內的,可以采用B/S服務器架構與DAS的存儲模式,利用單臺服務器來完成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管理,對于萬人以上的高校,可以采用B/S服務器架構,采用NAS或SAN的數據管理模式,使用NAS存儲模式,能使數據以文件系統(tǒng)服務器直接連入網絡,方便用戶數據與資源數據的管理,輕松實現資源共享,使用SAN存儲模式,將各應用服務器和各存儲系統(tǒng)利用光纖通道建立小型共享網絡,集中管理服務器端設備,更利于實現負載均衡、備份與共享,當然這一存儲模式更適合大型數據管理。
應用與數據分開管理,有利服務器端負載均衡,還有利于系統(tǒng)與數據的日常維護,提高了系統(tǒng)與數據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
采用集群平臺,建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管理總網站入口,在這個主網站給出課程建設的相關政策、通知公告及課程的關系等,鏈接各共享課程或各子課程群入口網站,主站結構設計圖示如下(圖1):
圖1 主站結構設計圖
通過上圖方式進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網站管理,這樣使得各課程網站有機鏈接在一起,通過二級系別網站使同一系別或同一學科的課程網站整合在一起,更加便于理清課程之間的知識架構,便于教師組織教學。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多樣化的數字媒體資源準備是個精細活,也是個技術活,不同的媒體資源有不同的屬性與特點,要使媒體資源具有較好的通用性和共享性,在媒體素材的準備階段一定要重視相關的技術標準。比如文檔字體大小、行距、格式、軟件版本等,再比如視頻媒體的格式、尺寸、幀率等等。
由于課程負責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建設在共享課程開始建設之前,先對老師們和課程信息員進行相關培訓,包括網站搭建、網頁制作、媒體制作、共享課程建設規(guī)范與要點等,這樣有利于課程網站的后期更新與管理。
將網站集群平臺應用于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建設,使得各課程網站由原先各自獨立開發(fā)與管理轉變?yōu)榛诮y(tǒng)一規(guī)劃、分散建設、集中管理這一模式,較好地減輕了課程負責人員的建站壓力,統(tǒng)一了用戶數據管理,解決了站點之間資源管理、數據共享的問題,提高了課程交互管理能力,同時,單一系統(tǒng)使得系統(tǒng)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1]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教高廳[2012]2號)[EB/OL].http://www.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206/xxgk_137250.html.
[2] 尹為民,何炎祥,李石君,鄭鵬,蔣晶玨.結合網站集群的系統(tǒng)軟件類課程建設[J].新課程研究,2010(4):5-7.
[3] 屈建萍,劉曉群,呂國.高校網站集群建設管理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12):89-91.
[4] 曾煊,陳翼,高珺.高校網站集群管理的應用與實踐[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10):28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