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語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學習語文也是對文化精髓的一種傳承,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初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開始接觸和學習到越來越多的學科,因其年齡尚小,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如果要學好語文,得到全面發(fā)展,就需要在教學時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低下,質量不高。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提出相應解決的一些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性 意義 現狀 建議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63-01
前言
初中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對初中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學,教師必須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讓學生更積極、更主動的學習。
一、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現實意義
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要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就必須提高效率,提高教學有效性,它既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對學生和教師及教育改革都有深遠的意義。
1.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初中是學生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他們的心智不成熟,理解能力欠缺,對知識的吸收是循序漸進的。特別是語文,如果沒有好的方法,他們吸收知識的過程會較慢、較長。但是,如果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能使學生較快的消化知識,掌握技能,從而更全面的提升自己。
2.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是符合教育改革的趨勢
教育改革的目的無非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素質,將學生培養(yǎng)成可用之才,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是其中的關鍵。通過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努力,在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模式,脫離傳統(tǒng)的老師“一言堂”,使教與學能更好的相結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不僅使效率最大化了,而且使效益最優(yōu)化了,這便是教育改革所需要發(fā)展的方向。
二、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雖然在進行,但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方法單一,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依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式教學,照本宣科,單純的通過書本來完成教學任務,將知識采取“填鴨式”、“灌輸式”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變成被動的學習。殊不知,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單一的教學方法,既讓學生提不起興趣,也無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于是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2.課堂缺乏趣味性
趣味性能增加學生的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犧牲質量,提升速度,沒有太多的去考慮語言的表達,單純的講解,而不會配合相應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顯得非常的生硬,達不到生動的效果,學生必然無法產生興趣。雖然教師的態(tài)度值得肯定,但是方法不適宜,顯然是無法提高教學的質量。
3.教師備課不充分,影響教學效果
教師的備課充分與否,對教學效果有最直接的影響。如果教師備課充分,做足了功課,那么他在語文教學時,可以學生講授一堂優(yōu)質的課程,使學生通過這種課程而受益匪淺。如果沒充分準備,甚至在教學時會出現卡殼現象,當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不到學生的信服時,教學的效果必然大受影響。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會打有準備的仗,但不排除有教師怕麻煩、為省事,敷衍的應對教學。
三、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已經不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是語文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突破的瓶頸。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主要有如下幾點:
1.從教師方面加強有效性
作為傳道授業(yè)者,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都能深刻的影響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取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教案法”,將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重點、難點歸納總結,并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其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分層次,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采取差異化教學,也能提高學習效率。再次,打鐵還需自身硬,所以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修煉,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課程。
2.從學生方面加強有效性
學生自身諸多因素也影響正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如果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去學習,思維活躍,充滿激情,則從態(tài)度上來說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因為學生在態(tài)度端正的情況下,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會深入的去理解,這樣課堂也就會變成高效的課堂。同時,學生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即將學習的知識要事先預習,以便接受新的知識,對學習過的知識要進行復習,才能溫故而知新。這樣,教學的有效性必然大大提高。
四、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來說是重點,對教師來說是難點,只要我們能緊跟教育改革的潮流,從教師和學生等多方面著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研究和創(chuàng)造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新模式,教師必然化難為易,學生必能提高效率,初中語文教學也會出現突破性進展。
參考文獻:
[1]李瑞芳.對新課改中語文教學的思考[J].新西部,2011,(3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