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濤
長春財經(jīng)學院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時代已經(jīng)到來,以多媒體為代表性的計算機普及已經(jīng)深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多媒體的應用更是以其生動直觀性以及先進性被廣大師生所喜愛。雖然大學的教學方法一直在改革,但其完善空間仍舊很大,在大學的日語課堂中,若能有效的將多媒體模式與日語教學相結合,那么日語的學習也是事半功倍的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是將語法翻譯作為主導地位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小到大,單詞、句子、語法、翻譯以及課文,這些都是要靠老師在課堂上一步一步的教給學生,從而老師在課堂上占據(jù)了主導位置,讓學生沒有機會得到實際的鍛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很缺乏,從而使學生覺得課堂是無聊乏味的,一定程度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失去興趣,不再認真聽講,當然也無法滿足學生對于新知識的信息量的需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后,再好的老師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機的專業(yè)性使得很多老師在對于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都差強人意,使得多媒體的優(yōu)勢并沒有能夠發(fā)揮出來。
八股文留下的病垢使得中國千年來的學習都是為了應試教育,學生的學習課程跟考試內容息息相關,對于實際的應用以及學生的興趣完全忽視,與現(xiàn)實脫軌。講什么、怎么講完全都是老師說了算,而老師為了考試的高分通過,幾乎講的都是考試要考的重點內容,對于真題和模擬題的講解更是熱衷,這樣一來完全就變成了紙上談兵。某種程度上講,用考試來檢驗日語的學習水平固然是可以的,但是用考試來檢驗日語水平不應該成為日語學習的唯一標準。一門語言的掌握程度,是要通過聽說讀寫來全方面評定的,而日語的考試只重視了寫這一方面,致使大部分學生感覺很難運用日語進行交流,距離全面的掌握日語這一目標還相差甚遠。
多媒體教學最初是以幻燈片、投影、錄音錄像等形式出現(xiàn)在八十年代的課堂上的,后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逐漸普及,多媒體計算機逐漸成為了教學的主體。在很多大學的教學評價中,是否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jīng)成為評價教學先進、優(yōu)良與否的重要標準,似乎不用多媒體就是教學手段陳舊、落后,不符合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而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多媒體特指的是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所以多媒體僅僅只是一種輔助老師教學的教學工具,在課堂中,老師仍然是課堂中教授知識的主體而并非完全依靠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很多大學的教學評價中,是否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jīng)成為評價教學先進、優(yōu)良與否的重要標準,似乎不用多媒體就是教學手段陳舊、落后,不符合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因素,老師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講課方式之外也要將其他的一些例如集體討論、實踐實習等方法結合起來,在課堂之中,老師除了講課之外也可以適當?shù)淖寣W生采取自主談論研究的方法以及其他例如情景對話、游戲互動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讓學生適當?shù)呐c日本留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在選擇多媒體模式教學的同時也并未摒棄傳統(tǒng)教學,只是若是可以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因為多媒體生動形象、信息量大的特點完全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狹隘,同時,多媒體教學可以創(chuàng)建情景教學模式,將學生引入語音、視頻、動畫、影像等多維的立體空間,提高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對日語專業(yè)老師的培養(yǎng),對小語種的教師與其他教師應一視同仁。在教育教學方面應該盡量多的投資,使日語專業(yè)老師盡可能多的得到出國深造或者在一些知名學校里進修,在全國范圍內盡可能多的舉辦日語競賽這種比賽。使得日語老師的教學成果最大程度上得到體現(xiàn)和認可,加大師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加強對小語種的支持,減少日語學習者數(shù)量銳減的窘境。同時,應及時獎勵那些在日語教學方面做出成果的教師,肯定老師的辛苦貢獻,在評定職稱時也可以適當?shù)膬A斜小語種。而學校的教學改革也應針對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積極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公平對待?,F(xiàn)在的教學體制中,老師面對優(yōu)差生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但是任何班級都會存在優(yōu)等生和差等生,而優(yōu)生的學習動力強,學習進步較快,差生很多都是為了修滿學分,所以對待學習都是敷衍的態(tài)度,在學習勁頭上明顯不足,老師遇到這些學生時一定要一視同仁,千萬不能優(yōu)待優(yōu)生而放棄差生,這種情況更要特別對待差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盡量單一的講解一些詞匯、語法,要把語言的學習和本國文化有效結合起來,將日本社會和文化常識引入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聽、說、讀、寫、譯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可以采取與企業(yè)聯(lián)合辦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yǎng),為他們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明確學習和就業(yè)的目標,這樣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日語的動力。
在信息化時代的沖擊下,計算機技術的全面應用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而在日語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結合來實現(xiàn)日語的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日語的熱情同時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也為傳統(tǒng)的課堂增加了新鮮的血液。只有全面的掌握日語的技巧,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永遠不被時代所拋棄。
[1]陳雨賢,莊淑賢,張金傲,蔣路平.商務日語立體化、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
[2]李海平,婁金鳳,金旻.對高校多媒體教學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