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全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芝瑞鎮(zhèn)總校
應用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同時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應用題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在充分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維解決數(shù)學應用題型。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應用已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進而幫助學生奠定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獲得更大的進步。
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題型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或者是在學生的可理解范圍內。其主要原因是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且不具備完善的思維和良好的思考能力,對于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難以充分理解。這一情況也造成學生對于應用題學習存在抵觸心理,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降低,不利于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的有序開展。對此,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和內容進行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題能力。如下面一個例子:王叔叔買了一輛價值16000元的摩托車。按規(guī)定,買摩托車要繳納10%的車輛購置稅。王叔叔買這輛摩托車一共要花多少錢?這道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是否能夠解決和應納稅額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這樣的問題雖然具有一定難度,但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十分貼近,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會出現(xiàn)理解上的難題或者是抵觸心理。這道題可以這樣思考:王叔叔買這輛摩托車所需的錢應包含購買價和10%的車輛購置稅兩部分,而車輛購置稅是占摩托車購買價的10%,可先算出要繳納的車輛購置稅。也可以這樣想:車輛購置稅占購買價的10%,把購買價看作單位“1”,王叔叔買這輛摩托車所需的錢相當于購買價的(1+10%),即求16000元的110%是多少,也用乘法計算。所以這道題目的解法為:6000×(1+10%)=16000×1.1=17600(元)。因此,促進小學應用題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應用題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應變力,進而幫助學生不斷拓展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要選擇開放性以及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應用題題型,不斷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思維方法,提高學生解題的變通能力,學會用多樣化的方法和思路解決數(shù)學難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應用題題目時,可以選擇一題多解類型的開放性題目,這樣的題目可以逐步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提高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些開放性的題目引導學生逐漸掌握解決應用題的方法,提高解題效率和質量。如下面一個題目:有另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正好拼成了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積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這兩個長方體改拼成一個大長方體,那么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題方法,學生可以通過探究一提多解不斷完善思維。該題的解決方法一:因為正方體有6個相等的面,所以每個面的面積是30÷6=5平方厘米,拼成一個大長方體要減少一個面的面積,同時增加兩個面的面積,所以大長方體的面積為:30-30÷6+30÷6×2=30-5+10=35(平方厘米)或:30+30÷6×(2-1)=30+5=35平方厘米。方法二:因為拼成大長方體后,表面積先減少一個面的面積,同時又增加兩個面的面積,實際上增加了一個面的面積.,即30+30÷6=30+5=35(平方厘米)。方法三:因為原來正方體的表面積是6個小正方形面積的和,拼成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7個小正方形面積的和,所以可先求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再求7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即30÷6×(6+1)=30÷6×7=35(平方厘米)。
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需要認識到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深化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應用題教學的開展,提高教學成效。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積極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中收獲知識和增長才干。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簡介,并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給予學生鼓勵和改進措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解題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要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要,進而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學習上的建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也不斷深化學生和教師的情感交流。
應用題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個難點問題。因此,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應用題的理解和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思維十分重要。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解決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營建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促進應用題教學的生活化和開放化,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保證學生數(shù)學素質的全面進步。
[1]李秀花.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17(22):69-71.
[2]李寶林.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7):33-34.
[3]張媛.陶行知思想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DB].http://www.zytxs.com/paper/pp1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