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
一、莎士比亞與十四行詩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劇作家,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莎士比亞是一位多產(chǎn)的作家,在1590~1612年的20余年內(nèi)共獨立創(chuàng)作了三十七部戲劇,二首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魯克麗絲受辱記》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莎士比亞是有史以來詞匯量最多的作家,至今沒有人能超過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歌藝術(shù)寶庫中難得的瑰寶,以其優(yōu)美的文字、精練的語言、敏捷的思辨以及嚴謹?shù)倪壿嬒蛭覀冋故玖松躺铄涞乃枷牒蜆O大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全部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結(jié)構(gòu)嚴謹。每首詩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個四行,第二部分為一個兩行,每行十個音節(jié)。韻腳為:abab cdcd efef gg或abab bcbc cdcd ee,這種形式被稱為“莎士比亞式”。
二、勸婚詩中女性形象缺失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前十七首為勸婚詩。勸婚詩中的主角是莎翁的男性友人南安普敦伯爵。他是莎士比亞的庇護人,是一個渴望自由,不想被婚姻的枷鎖套牢的人。莎士比亞是受其母親所托用十四行詩的形式來規(guī)勸風流倜儻、不思婚姻的伯爵盡快成婚,傳承子嗣。勸婚詩圍繞著對抗時間、死亡的唯一路徑就是結(jié)婚生子,讓自己的美麗容貌和優(yōu)秀品質(zhì)在后代身上永存這一論據(jù)展開。同時,莎翁的勸婚詩中女性形象的缺失也反映了同一時代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從屬地位??v觀勸婚詩,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莎士比亞在盡其筆墨去贊揚男性友人的美貌與智慧時,卻極大地忽略了女性形象的描述?;橐鍪请p方的,必然要涉及女性,但女性形象以及女性作用在勸婚詩中似乎不那么重要,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寥寥無幾。十七首勸婚詩中只有三首提到了女性形象。在第三首詩中,詩人提到了兩個女性形象,一個是可以結(jié)婚的對象,一個是母親?!澳憔褪瞧凼?,不讓人家做母親。有那么美的女人嗎,她那還沒人耕過的處女地會拒絕你來耕耘?”在第一個女性形象的描述中,女性是完全處于被動的劣勢的,是被選擇對象,連做母親的權(quán)利都是男性給予的?!澳闶悄隳赣H的鏡子,她在你身上喚回了自己可愛的青春四月天?!边@里母親作為女性形象的描寫是使年輕友人產(chǎn)生共鳴,把自己的青春永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首詩里的兩個女性形象歸根究底都統(tǒng)一于母親這一形象。在第八首詩中,詩人提到了“正如父親、兒子和快樂的母親,合成一體,唱一支動聽的歌。”這是詩人第二次提到女性形象,依然是母親。詩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女性形象是在第十六首詩中:“And many maiden gardens yet unset, With virtuous wish would bear you living flowers——許多少女的花園,還未經(jīng)播種,貞潔地切盼你那絢爛的群英?!睆膬H有的三首描述女性形象的詩中,我們可以讀到當時女性是處于弱勢的,僅有女性形象的出現(xiàn)也只是作為被耕耘、被播種者,作為生育對象、養(yǎng)育孩子的母親被描述。女性被描述為弱者是有其宗教背景的?!妒ソ?jīng)》創(chuàng)世說告訴世人上帝最先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男人,而且是根據(jù)上帝自己的形象造的男人,所以男性是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強者,而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條肋骨,是處于從屬地位的弱者。所以,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男性代表了理性、統(tǒng)治,而女性則是感性、服從的代表。這從勸婚詩中少之又少的女性描述可見一斑。當然,和以往、當時代的其他作家不同,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前所未有地出現(xiàn)了很多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但這些女性形象往往是依托于男性形象的。例如,在莎士比亞的劇中的女主角就有女扮男裝的形象,在男裝的掩飾下去行為,去展示她的聰明才智。莎士比亞并沒有吝嗇筆墨來描繪女性,但他畢竟是身在那個年代,他是進步的,但那個時代的局限也必然會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xiàn)。從勸婚詩中女性形象的缺失,我們可以看到,莎士比亞把女性擺在了低于男性的社會層次上,女性因為其生育、哺育功能而存在。莎士比亞并沒有給予女性以真正的平等。
三、結(jié)語
莎士比亞的勸婚詩是以勸說男性友人結(jié)婚生子來保存美麗,戰(zhàn)勝時間,與死神對抗以取得永生為主題的。從結(jié)構(gòu)上看層層深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措辭來達到勸說友人結(jié)婚生子的目的。勸婚詩在贊頌愛情、婚姻的同時極大地肯定了男性形象,并且給予男性崇高的社會、家庭地位,但卻忽視了甚至貶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與形象。莎翁勸婚詩中女性形象的缺失是時代特征在文學作品中的映射,這也恰恰反映了文學源自于生活。
參考文獻
[1] 屠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一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2.
[2] 王建會.英美文學詞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3] 羅益民.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三個主題.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3).
[4] 張慧榮. 從《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亞的中立女性觀[J].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6(3).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