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清水河縣普通高級中學011600)
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點滴談
楊巧林
(內蒙古自治區(qū)清水河縣普通高級中學011600)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及物理學科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學校及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實驗教學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并沒有意識到物理教學對于物理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重要性。在這種前提下,重新看待傳統(tǒng)物理實驗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重新審視新課程改革的目的,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去開展物理實驗教學。
新課程改革物理實驗教學問題建議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接觸的物理知識比初中知識在深度和廣度上更深刻,對于不同的知識則應該有著不同的學習方法。在高中物理學習內容方面,知識的抽象性、系統(tǒng)性、理論性以及綜合性都比初中有質地變化,加之在高中有相當多的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地或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獲取知識和整理知識。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如何來構建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素養(yǎng)與能力的全面提升呢。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點來著手。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對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基礎之上,而學生對學科的喜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教師的關系。師生關系對立緊張,學生不喜歡甚至排斥教師,那么,學生也很難會對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沒有興趣的學習會降低學生的教學參與度,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何談學生的自主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愛教師,進而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轉移到物理學科的學習上來,產(chǎn)生強烈的主觀學習意愿,這樣才能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一)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讓學生與教師享有平等的學習權利
在以往,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教者,具有不可挑戰(zhàn)性性,而學生只是教學的附屬,在機械而被動地接收教師所傳遞的知識。師生關系對立,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要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就必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尊重學生的主體權,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與教師平等的地位與權利,以此來拉近師生距離,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
(二)教師要注重情感溝通,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展開互動交流
教學并不只是知識的互動,還包括著情感的溝通與心靈的互動。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沒有情感的教學枯燥無味,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枯燥與勞累。而積極的情感可以發(fā)揮正面效應,可以使整個教學處于和諧、融洽之中,會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處于思維最活躍、狀態(tài)最集中、精神最亢奮狀態(tài),更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更為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對教師、對教學的積極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胱寣W生能夠學好高中物理課程,我們教師必須采用適當?shù)姆椒ぐl(fā)學生的的興趣,這樣學生能夠在主觀上去愿意學習物理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學習的效率。在物理的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變得比較急躁,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給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通過不斷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內心變的足夠強大,對于物理的學習就會有一種自信。這樣的話,就會更加樂于學習物理,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就能夠得到激發(fā)。在對學生的興趣激發(fā)的時候,合適的方法才能夠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不能夠強迫學生去學習,比如以布置大量作業(yè)的方式。高中的學生處于十七八歲的年紀,容易產(chǎn)生沖動,心理叛逆,以錯誤的方式引導不但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厭學心理,這樣對于下一步教學的展開是不利的。所以,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在這樣的問題上來進行思考。我認為良好的方式可以是這樣:首先給學生明確高中物理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在高中學習中與語文英語一樣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其比重仍然是較大的。其次,以榜樣的力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了解掌握一些過去物理家的奇聞趣事,在物理課堂開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以成功的物理家為典范,學習他們學習物理的精神,來激勵學生去學習。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物理具有相對的抽象性,尤其是一些微觀粒子的運動,肉眼無法直接觀察,而不便于學生理解。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起學生的重視,強化學生的理解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主要問題。采用問題教學法,我們可以在知識的關鍵處、學生理解困難處來巧設問題,以問題來引起學生的重視,引導學生展開主體探究,在探究中再現(xiàn)真理發(fā)現(xiàn)全過程,從而能夠讓學生真正地理解與掌握這些知識。
如在學習牛頓第三定律時,此節(jié)內容的重難點就是對力的相互性的理解,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并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而只能是處于膚淺理解與機械記憶之中,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兩個班級的學生拔河,甲隊獲勝,這是否是因為甲隊的拉力大于乙隊的拉力呢?在整個過程中哪些物理因素會影響到比賽的結果。這樣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可以大大拉近學生與物理教學的距離,進而激起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使得學生更加專注于問題本身,這樣自然就可以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學習。學生就可以帶著強烈的探究欲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切實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在探究中確立學習主體地位,學到知識、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鉀Q問題只是對知識的運用,而發(fā)現(xiàn)問題則代表著學生的思維活動,不只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方法與技能,這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要讓學生不迷信教師與教材,要勇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善于質疑,鼓勵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與思維,敢于發(fā)表不同于教材與教師的觀點與見解,敢于提出問題。
(一)讓學生充分思考
讓學生提出問題,并不是隨意提問,也不是局限于簡單的是什么的問題,而是要代表著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有充足思考時間與空間,要讓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能夠將教材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
(二)合理對待學生的提問
一開始,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大多是簡單的沒有深度的問題。此時,我們不能簡單否定,而是要肯定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讓學生看到教師對自己的表揚,同時又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與啟發(fā)作用,將學生的認知引向深處,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能夠深入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讓學生提出更多具有探索價值的問題來。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見成效的,這需要廣大教師要有細心、耐心與恒心,要對學生充滿期待,對教學滿懷激情,對教學進行全面改革,為學生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體參與,在探究中掌握學習方法,勇于提出問題,這樣才能逐漸增強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劉文忠.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J].數(shù)理化學習,2008(11).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