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權河北省高邑縣第一中學
將課外閱讀引進高考寫出個性作文
鄭志權
河北省高邑縣第一中學
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要寫出成功的文章并非朝夕之功,尤其在考場中。作文在高考語文中舉足輕重,可以說高考語文中“得作文者得天下”。所以說,提高作文質(zhì)量,對高考語文來說非常關鍵。那么如何提高學生考場作文的水平,筆者拋磚引玉以供大家探討。
要在考場中取悅閱卷老師,先用傳神的標題去構建作文的佳境,嘗言:標題是眼睛。好作文就要有一雙迷人的慧眼。現(xiàn)在我們訓練了大量的話題作文,大量同學卻把標題擬得老氣橫秋,或者干脆用話題作為文章的標題,讓人一看就不愿給高分。所以作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識到閱卷老師的疲憊,用盡量新、雅、美的標題去引起老師的注意,標題擬好了,實際上也是在為考場作文創(chuàng)設景致,而獨特的標題更是作文獨僻佳境的最好體現(xiàn),會讓人為之一震。
材料的選擇不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特別是對那些看起來比較新鮮生動的材料,不考慮是否有助于表現(xiàn)主題,統(tǒng)統(tǒng)塞進文章,結果帶來了龐雜堆砌的毛病。其實,選材貴在精而不在奇,貴在特而不在多,貴在小而不在大,題材不怕“小”,還要敢于寫“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貧乏之徑,也是創(chuàng)造文章新活之途。我們平常多見和最不缺乏的,是生活中的常人小事類材料,倘能用心打撈生活中的真、善、美,于紛紜大千世界中,是可以靜觀萬物,攝取機微的。即使你有大量的相關材料,也只能選用其中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講究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考場作文,語言和內(nèi)容是閱卷老師最為看重的兩個方面,也是體現(xiàn)考生寫作潛能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在語言上廣采博學,遣詞造句力求神韻,甚至廣用修辭,文筆飛揚多姿,那么通篇就會文采洋溢,處處精彩,也就達到了文章的另一種境界與高度。語言“有文采”,可以彌補發(fā)展等級其他方面的不足,用語言的恣意揮灑來張揚考場作文個性化的境界,已是考場作文成功的最為公開的秘密。平時博覽群書,含英咀華,自然會潛藏著豐富的營養(yǎng);將這些潛藏的儲備應用到作文,便是信手拈來,擷英取華了。這些材料一旦擷取,進而還能為全文構思助一臂之力。
任何一篇文章總是為表達一定的思想主題服務的,識見的水平如何,直接關涉到作文得分的高低,因此作為考生要盡可能在作文中表達一言九鼎的識見。考場作文立意多求穩(wěn)妥,但是有能力的考生以“險”取勝,“意”在人外,閃出智慧的靈光,令人讀后不禁拍案稱奇。這種“奇異”指的是獨辟蹊徑,超過或突破常規(guī)寫法,也就是“領異標新二月花”,也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獨特的感受和心得。
內(nèi)容是文章的血肉,情感是文章神經(jīng)。我們認為“文章不是無情物”,一篇好文章,就應該具有真情實感,換言之,即使文章的內(nèi)容很平實,但情感卻足夠真摯,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同樣也能憾人心魄。在考場作文中,寫人記事發(fā)議論,心中飽藏真情,讓現(xiàn)實生活的“境”與溢出紙外的真情相呼應,則自成佳境。沒有情感的“境”,如同行尸走肉,令人生厭。用真情關照生活,雖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也熠熠生輝!
當然,衡量一篇作文好壞的標準不是唯一的,這就給我們考生平時的個性化選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加強閱讀積累,進而生成語文能力,將課外閱讀引進高考,寫出個性作文。熱愛語文,熱愛閱讀吧,詩意地學習,詩意地作文,詩意地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