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柳燕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閱讀鑒賞的能力和范圍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要求高中生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學習并能夠鑒賞古今中外文學作品,在此基礎上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因此,學生一進入高中,幾乎所有的語文教師除了指導學生進行課內(nèi)文本閱讀外,都會不失時機地提倡和鼓勵學生去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尤以文學名著為重。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很容易忽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合理引導,使得學生在茫茫書海中無所適從,加上學生課內(nèi)作業(yè)負擔過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數(shù)理化解題上,結果課外閱讀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就必須根據(jù)教學實際,架起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橋梁,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有的放矢。
一、鏈接閱讀
以單元主題為核心,引導學生圍繞該主題展開課內(nèi)和課外的鏈接閱讀。比如教師在展開“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這一專題的教學時,建議學生去讀《博覽群書》選編的《讀書的藝術》,讓學生零距離了解大師們讀書的苦與樂,從而認識讀書的必要性,閱讀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讀書,讀什么書。
二、同類擴展
以教材中某一篇課文為基點,向同類文章擴展。同類既可以是題材的同類,可以是文體的同類,也可以是寫作方法的同類。
如學了老舍的《想北平》后,向?qū)W生推薦同時代的作家林語堂的《說北平》。在對比閱讀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林語堂先生對北平的描述較細致,側重于對北平的欣賞。而老舍先生則側重于抒發(fā)對北平的思念,對北平的介紹簡而概之。但兩篇文章都突出了北平“宜居”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的愛。學了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可以向?qū)W生推薦《故都的秋》這篇散文,體驗江南冬景明朗悠閑的情調(diào),再去感受北國秋景清靜悲涼的況味,從而體悟作者的藝術風格。
三、作品延伸
以節(jié)選課文為基點,向整個作品延伸。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中外名著只能選其中的一部分,這就給學生理解課文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原著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外活動中讀讀原汁原味的書籍,學生是很感興趣的。如筆者在教梭羅的《神的一滴》之前布置了學生自主閱讀全文《瓦爾登湖》,讓學生在靜靜的閱讀中,暢游于瓦爾登湖畔,領略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讓自我的心靈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獲得片刻的寧靜,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中獲得生活智慧的啟迪,思考生命存在的本質(zhì)。
四、走近作家
以某一作家的作品為基點,向這位作家的傳記性故事擴展;或以某一作家的成長故事為基點,向這位作家的代表作品擴展。教完《赤壁賦》,教師可以推薦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讀完了張潔的《我的四季》,讓學生去讀一讀她的散文《我的第一本書》《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祖母綠》《沉重的翅膀》《無字》等。這樣,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作家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創(chuàng)作成就;學習作家勤勉的學習精神,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濃濃的愛國情懷,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五、走進名著
以課本中的名著選讀為立足點,全面走進名著。這也是迎合新課標下名著閱讀與考核的要求,有必要的話,教師在授課伊始就應該指導學生去讀大綱要求的名著篇目。蘇教版必修教材里選錄了《紅樓夢》的章節(jié)《林黛玉進賈府》,以及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在以教材為起點的情況下,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印發(fā)《名著導讀》講義,從名著的內(nèi)容概要、人物刻畫、主題思想、問題思考等分析引導,起到閱讀指導的作用。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zhuǎn)變?yōu)殪`魂的導游者,提倡一種“目中有人”的閱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己任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白再忙,也始終不能放棄讀書。讀書也是一種生活——一種極大豐富和延長我們生命獨特體驗的生活。
閱讀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tài)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zhì)疑,發(fā)表不同意見?!暗梅ㄓ谡n內(nèi),得益于課外”,讓課外閱讀植根于課本,既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又擴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將閱讀教學與學生的課外閱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既能增加閱讀量,又能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圣賢,了解歷史,了解世界,使之在讀書中感悟語言的魅力。因此,教師不應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自我封閉,要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充分發(fā)揮好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互補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的“大語文”教學決不可以忽視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鏈接,只有學會閱讀應用才算是真正地學會了語文閱讀。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珥陵高級中學(2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