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高中的語文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根本,以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的習慣為目標,進行閱讀教材的編制和閱讀內容的選取。新課改后的高中閱讀融入了更多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元素,更加落實了素質教育的工作?!吧俳潭鄬W”模式的推出對高中語文教師、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少教多學”模式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組織過程不僅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還應該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從各個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構建有效的“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呢?
一、教師方面
1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少教多學”,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不僅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樹立學生本位的教學思想,還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重視閱讀教學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感悟理解文章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在這一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中,教師應該盡量扮演好教學活動幫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來對相關閱讀題目進行破解,只有學生在這樣的教育下真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閱讀能力和整體理解能力,才能在今后的閱讀學習中快速進行深入閱讀,真正提高閱讀效率和水平。
2注重自然人的精神
新課改非常強調人文教育,要求中學生多讀經典,開具出的書目繁多,書籍內容大多艱深難懂。但是由于新課改所列書目對學生的成長有巨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保證學生掌握知識,同時,以自然人的精神構建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既尊重知識,也尊重人的精神。
首先,師生共同商量,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教師針對學生實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興趣,選取適度適量的經典名著,根據(jù)每天的課程安排,制訂切實可行的“閱讀規(guī)劃”。其次,建構科學的管理機制。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監(jiān)管不到位,再好的計劃也是一紙空文。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進行適度適時合理的督促與管理??梢耘e辦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展覽會、閱讀書目推介會等。希望通過長期堅持這種有指導、有規(guī)劃、有層級、有品位、有品鑒、有監(jiān)督的課外閱讀,促使學生陶冶性情、提升境界、健全人格、提高品位等。
3對教材內容有所取舍
在“少教多學”模式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不能對所有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講解,而是應該在教學中從教材上選取能夠凸顯生活性、探究性與問題性的教材內容,逐步引導學生和文本進行深度的交流,加深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可以自主掌握的內容,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于教學難點,教師在重點講解的同時還應該對這類知識點進行加工,使之簡化易懂,增強教學效果。
二、學生方面
1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巨大的幫助性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在以后的閱讀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閱讀教學從閱讀速度、閱讀內容、閱讀效果等層面來分可以分為多種教學類別,但是就目前課堂教學而言,學生必須在學習中掌握圈點勾畫、瀏覽概括、提煉歸納、評價賞析等閱讀能力,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意圖去理解把握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技巧技法的使用創(chuàng)作意圖。這樣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就能自覺地以行家里手的眼光來審視文本,在獲得文本信息的同時,也就踏入會欣賞領悟文學藝術的門道,進而吸收營養(yǎng),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升個人的文化品位。
2每課必進行課前預習
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閱讀課之前進行相應的課前預習,對本節(jié)課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了解并做一些簡要的思考。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正式的課堂學習中迅速地跟上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甚至在一些自己獨立思考過的問題上超常發(fā)揮,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學習效果,真正將課堂變?yōu)閷W生學習的課堂。
三、教學方法方面
由于“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科學教學模式,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選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合作閱讀教學
合作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在分組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構建和諧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來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性閱讀,并在閱讀后與其他組員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既能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也能培養(yǎng)學生交流協(xié)作的綜合學習素質。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的實際狀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幫助共同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充分感受不同思維模式下的思想碰撞,進而通過小組其他人員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拓展自身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小組交流后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對比,然后整體討論出最為合理的閱讀理解方向,通過對比競爭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
2拓展式閱讀教學
課堂閱讀教學做得扎實可靠固然重要,但學生畢竟要自主獨立,在未真正獨立前,教師的幫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課內外銜接處再扶一把,幫一程。筆者根據(jù)多年經驗,將學生經常接觸到的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小說等,分專題以講座形式進行閱讀欣賞指導。最后,推薦一些合適文章讓學生去自讀自賞。蘇教版語文教材有與之配套的“讀本”,從中選取文章,方便快捷,容易操作,效果好。
3評價式閱讀教學
教師評價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肯定性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學習熱情都能夠起到極大的正面影響,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并及時給出正向的評價,鼓勵他們繼續(xù)進行閱讀學習,調動其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對課堂教學形成正確的導向。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錯誤的學習理念進行人性化的糾正和指導,逐步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四、課程設置方面
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經過眾多教師的多次探索,現(xiàn)階段已經初步將“少教多學”教學模式設置為“占有資料→把握共性→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優(yōu)化模型”這一基本過程。
1占有資料→把握共性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對教學活動設置目標的本質取向是教學活動的主客體對教學成果的預期,并且由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由下向上發(fā)展的,所以教學過程中設定的下層目標是上層目標的基本支撐。在“少教多學”模式的課程設置中,“占有資料→把握共性”這一步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對相關知識進行陳述。主要占有
資料包括:文學常識、人倫禮義等,可由師生共同準備;所要把握的共性內容基本包括閱讀中的字詞、文章思路等,應交由學生獨立完成。
2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這一步驟是課程設置的核心內容,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和學生共同對文章進行分析探討,形成初步的共識,然后根據(jù)優(yōu)秀文章必備的主旨、內容、文章形式和效果提出問題。具體可以從文章說了什么、怎么說的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表達三個層面展開,特別要注意的是應將后兩點當做教學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對這兩點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形成對文章的深刻認識,提高閱讀學習水平。
3優(yōu)化模型
教學模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輔助作用。高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也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構建合適的教學模型來對閱讀教學中的認知結構加以完善,進而促使學生不斷地在學習中獲取更新的知識,真正提升閱讀水平。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少教多學”模式的構建重點強調教育者少教一點,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轉交給學生,以便于學生可以多學一點,逐步達到“自能讀書”的水平。所以在教學模式構建的探索實踐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教學水平,促進語文閱讀教育向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fā)展。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子課題“構建高中語文‘先學后教,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FHB110067-2012-7)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2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