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鳳[中國民航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天津 300300]
阿·康·托爾斯泰愛情詩賞析
⊙王淑鳳[中國民航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天津 300300]
阿·康·托爾斯泰是俄羅斯19世紀(jì)中期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他一直堅持“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原則,他的愛情詩浪漫迷人,具有唯美主義風(fēng)格。
阿·康·托爾斯泰 抒情詩 愛情唯美
阿·康·托爾斯泰(1817—1875)是俄羅斯19世紀(jì)中期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劇作家。他寫有歷史長篇小說《謝列勃良內(nèi)公爵》,歷史劇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費多爾·伊凡諾維奇》和《沙皇鮑里斯》,還有諷刺沙皇官僚的諷刺詩《波波夫的夢》等。他的抒情詩在描寫愛情、大自然以及俄羅斯原野和農(nóng)村的風(fēng)土人情上,都具有獨特的色彩。因他的抒情詩具有民族風(fēng)味,并有內(nèi)在的音樂美,激蕩著迷人的情感律動,所以他的詩作有七十余首被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譜成歌曲,廣為流傳。俄國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曾這樣宣稱:“他遺留給自己同胞的劇本、小說和抒情詩均堪稱美的典范。在今后久遠(yuǎn)的歲月里,任何一個有文化教養(yǎng)的俄羅斯人都將以不了解他的作品為恥辱。”
阿·康·托爾斯泰一生創(chuàng)作了近一百二十首抒情詩。這些詩歌按其表述的內(nèi)涵大體上可以分為如下幾類:自然詩、愛情詩、哲理詩、社會詩等。其中愛情詩是很有特色的一類,以下就其愛情詩進行賞析,以便探究詩人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和詩意的生命力。
愛情是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一個主旋律,“愛”是文學(xué)藝術(shù)中永恒的主題。托爾斯泰獻給愛情的詩篇曲盡了愛情的情愫。在他十五歲的時候就寫下了“我相信純潔的愛情”的詩篇。托爾斯泰的愛情詩大部分創(chuàng)作于1851年之后,這些詩表達了愛的甜蜜與歡樂、愛的憂傷與痛苦、愛的渴求與思念,愛的懷疑與嫉妒……
1851年,年滿三十三歲的托爾斯泰認(rèn)為自己這些年的生活很空虛無聊,內(nèi)心感到非常痛苦,但周圍沒有人能理解他。對于藝術(shù)家來說,也許這種無所事事的生活會被視為有益于思想成熟的必經(jīng)階段。其實,托爾斯泰夸大了自己的煩惱,真正游手好閑的人不會發(fā)現(xiàn)時間正在溜走,而對于有思想追求、有工作的人來說,無所事事的一天好像就是一種災(zāi)難。托爾斯泰處于宮廷貴族圈內(nèi),這個圈子很復(fù)雜,他沒有強大到摒棄這個圈子交際的力量,甚至有時非常喜歡參加這樣的上層交際活動。但他的藝術(shù)家的性格又與這個圈子不和諧,所以他才會感到空虛。可就是在他認(rèn)為無聊的宮廷化裝舞會上,他認(rèn)識了未來的妻子索菲亞·安德列耶夫娜·米列爾,一位近衛(wèi)軍騎兵團長的妻子。從此托爾斯泰的愛情詩就都全部獻給了這位女人。
索菲亞有著渾厚的女中音、蓬松的頭發(fā)、優(yōu)美的體型,舉止投足間有一種吸引人的氣質(zhì)。從舞會回到家的托爾斯泰,本想繼續(xù)早就開始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和進行中的詩歌,但無論如何不能集中精力。他在房間里踱來踱去,腦海里是索菲亞的影子。舞會上與索菲亞的相識與交流使他脫去了在上流社會交際圈子中的那種虛偽面具,令他充滿激情,這種被索菲亞喚醒的感覺使托爾斯泰深深感動,而不像以前認(rèn)識的女人給他帶來的那種簡單滿足。
就是在那個深夜,托爾斯泰找到了可以用來描繪這種感覺的語言,并把它寫成一首詩。這首詩充滿相愛的激情與激動的甜蜜:
在鬧哄哄的舞會上,/在塵世紛擾的憂慮里,/我有幸與你萍水相逢,/可你的面影籠罩著神秘。/一雙眼睛飽含著憂郁,/嗓音卻那樣美妙動人,/仿若遠(yuǎn)處傳來的聲聲蘆笛,/仿若嬉戲的海浪撼人心魄!/……/在漫漫長夜的孤寂時刻,/疲憊的我喜歡臥床小憩——/我看見了你愁郁的眼波,/我聽見了你快樂的笑語;/我就這樣憂傷地漸漸熟睡,/沉入一個神秘奇幻的夢鄉(xiāng)……/我是否愛你——我不清楚,/但我覺得,我正在品嘗愛的佳釀!(《在鬧哄哄的舞會上……》)
詩中表達了那種一見鐘情的激動,讓我們感覺到愛情給詩人帶來的甜蜜與歡樂。后來這首詩被作曲家譜成曲子,成為戀人之間表達情感的紐帶。
愛情是甜蜜的。1851年至1852年間詩人寫了許多詩來吟唱愛情。如:
并非高空吹來的清風(fēng),/在月夜吹得樹葉沙沙作響;/而是你攪動了我的心靈——/它,像樹葉那樣沙沙著驚慌,/它,像古斯里琴琴聲悠揚。/生活的旋風(fēng)狂嘯怒鳴,/致命一擊,使它早殤,/琴弦全部迸裂斷崩,/冷森森的雪把它埋葬。/但你的話語是多么悅耳動聽,/你的撫摸如此輕柔,令人懷想,/仿若花叢中的絨毛輕輕飄動,/仿若五月里的和風(fēng)微微搖蕩……(《并非高空吹來的清風(fēng)》)
在這樣美妙的時刻,幸福盈溢在托爾斯泰的心間,可以從詩中感覺到托爾斯泰與索菲亞的愛情已經(jīng)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彼此因為愛激動著、幸福著。多年過去,這種感情沒有黯淡褪色:
夜幕降臨,炎熱的白天漸趨暗淡,/湖上裊裊升起一片白霧,/那么熟悉,那么可愛,你的容顏/在這靜謐的夜晚在我面前嫣然飄出。/還是我喜愛的那種笑容,/柔軟的發(fā)辮,像從前那樣披散,/憂郁的雙眸愁意正濃,/像從前一樣看著我,在這靜謐的夜晚。(《夜幕降臨,炎熱的白天漸趨暗淡》)
這是1856年托爾斯泰寫的詩。甜蜜的愛情使得大自然都散發(fā)出一種安詳靜謐的魅力,自然的美與愛情的甜蜜和諧交織在一起,使人精神境界得到純潔的升華。
托爾斯泰與索菲亞相識的時候,她雖然結(jié)婚,但與丈夫不和,兩人一直分居。托爾斯泰喜歡索菲亞,珍視與她在一起的每分鐘。托爾斯泰雖然外表很強壯,但內(nèi)心深處對愛情一直不很自信,尤其索菲亞非常聰明,精通十四門外語,知識淵博,歌聲動聽,氣質(zhì)迷人。托爾斯泰在不自信中充滿著對索菲亞的渴求與思念。在一次索菲亞對他的拜訪之后,他即刻寫出詩行寄給索菲亞:
我的臥室空寂寂。我獨自坐在壁爐旁,/燭光早已熄滅,但我無法入眠。/模糊的陰影游走在墻壁、地毯、畫像上,/環(huán)顧四周,書和信到處堆滿地板。/書和信啊!年輕的筆很久以前是否把你們探訪?/灰色的眼睛是否好玩地把你們?yōu)g覽?/夜仿若一塊沉重的織物,在我上空慢慢浮蕩,/孤零零的枯坐十分憂傷。我的臥室空寂寂!/看著枯萎的花兒,我暗自思量:/“清晨即將來臨,黑夜的憂傷就要逝去!”/夜疾馳而去,歡樂的陽光嬉戲在窗戶上,/清晨降臨了,但夜的憂傷沒有消逝?。ā段业呐P室空寂寂……》)
思念之情躍然紙上,但托爾斯泰卻告訴索菲亞,寫這首愛情詩是為了讓她憶起希臘風(fēng)格,因為索菲亞喜歡這種風(fēng)格。愛的思念中托爾斯泰又有著靦腆與不自信,有著孩童般的天真與可愛。
與索菲亞的相識、交流使托爾斯泰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快的提高,但他又很快滑落到常人的醋意中。托爾斯泰見到索菲亞被一位穿警察服裝的男舞伴從舞會上給帶走,他在給索菲亞的信中說出自己完全不認(rèn)識對方了,很想飛到對方身邊,想聽一聽愛人如何解釋,但很快又再次寫信表示自己對索菲亞的信任,信中充滿愛的懺悔和坦誠。此時的托爾斯泰飽受愛情因懷疑帶來的痛苦,這種痛苦使他感到不安,思想上出現(xiàn)斷裂。不久,托爾斯泰隨未來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出游打獵。他心中一直思念著索菲亞,總覺得索菲亞與他交流有一種遮遮掩掩,甚至有時是逃避,托爾斯泰把這一切歸罪于自己。所有這些思念與猜疑最后歸于筆端:
背后挎著槍,獨自一人,月光下,/我騎著溫馴的馬兒在田野上徜徉。/我扔開了馬韁,心兒在把她思想,/停下吧,我的馬兒,在這愉快的草原上!
與他一起的愛嘲諷的“同路人”好像猜到了他內(nèi)心的秘密,托爾斯泰也已經(jīng)預(yù)測了他的愛情的平庸結(jié)果:
“我在笑,我笑你愛得如此熾烈,/可是你并不愛她,愛的是你自己。/要知道,這樣的激情已不屬于你!/她對于你已經(jīng)不再神秘,/你們在人世浮華中偶然邂逅,/你與她也還會偶然分離。/我笑得痛苦,我笑得兇險,/因為你在如此沉重地嘆息。”(《背后挎著槍,獨自一人,月光下……》)
愛情與憂傷是分不開的。托爾斯泰所有的愛情抒情詩都貫穿著這種情感。詩人除了描述自己內(nèi)心的憂傷,也描述出自己心愛女人在愛情中的憂傷與痛苦。如:
西天白里透紅的晚霞漸漸暗淡,/純凈的天空閃耀著萬點繁星,/夜鶯在白樺林中歌聲婉轉(zhuǎn),/青草的芳香隨風(fēng)飄送。/我懂得你思緒中深藏的秘密,/我了解你內(nèi)心里不絕的抱怨,/我不愿看你故作堅毅,/也不希望你強裝笑臉。/你的心憂郁地痛楚,/沒有一顆星星在星空閃亮——/我最親愛的人,你放聲痛哭,/趁夜鶯的歌聲在夜空回蕩。/夜鶯的歌聲憂郁凄涼,/就像珠淚滾滾的怨訴。/你哭吧,哭吧,我心愛的姑娘,/連星空都在細(xì)聽你的悲哭?。ā段魈彀桌锿讣t的晚霞漸漸暗淡》)
晚霞、繁星、白樺林、夜鶯、心愛姑娘的滾滾珠淚。靜謐中有一種無盡的憂傷,心愛的姑娘因為內(nèi)心的痛苦,伴隨著夜鶯憂郁凄涼的歌聲落下傷心的眼淚。再如:
你嫉妒的眼里閃爍著淚影,/哦,不要悲傷,你仍舊是我親愛的人,/可我只能無拘無束地愛,/我的愛情,像遼闊無垠的大海,/生活之岸怎能把它包容!……(《你嫉妒的眼里閃爍著淚影》)
因為嫉妒,心愛的女人陷入憂傷的境地,但詩人勸戀人不要悲傷,他還愛著她,只不過還有一些愛分散給了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
你知道,我愛在那蔚藍(lán)的蒼穹深處,/尋找想象中的另一種生活,/并且走完我的路,順便笑看/那塵世忙碌與憂傷逝若云煙。/當(dāng)看到你的目光,我憐意頓生,/為何心靈不由自主地如此緊縮,/你的每一個瞬間即逝的愁煩,/為何引發(fā)我如此長久而劇烈的心痛?(《你知道,我愛在那蔚藍(lán)的蒼穹深處》)
戀人的瞬間憂傷給詩人內(nèi)心帶來的卻是長久的緊縮與震顫。托爾斯泰的心是敏感的,他愛著戀人的愛,苦著戀人的苦,心靈是如此的純潔高尚。
1851年索菲亞寫信告訴打獵中的托爾斯泰,他對自己的情感只是一時的激情,激情逝去一切將歸于平淡,托爾斯泰不會再對她有愛。托爾斯泰感到索菲亞對他的態(tài)度曖昧,說話總是半吞半吐,這使他感到不安。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使她感到害怕,不理解她的所謂“憂慮、預(yù)感和煩擾”指的是什么。托爾斯泰認(rèn)為,愛情雖然會消逝,但會有高尚的友誼,人不能沒有朋友,尤其當(dāng)一個人已經(jīng)成為另一個人的影子。其實索菲亞一直擔(dān)心的是托爾斯泰這個人沒有堅定的生活目標(biāo),沒有理順自己的生活秩序。托爾斯泰寫信告訴索菲亞,自己當(dāng)然有志向,那就是成為一名作家,只是因為沒有人支持他,才讓他不知所措,他知道自己懶惰,但現(xiàn)在不會了,他會做得更好,因為現(xiàn)在有索菲亞理解他,回應(yīng)他。此時的托爾斯泰感到與索菲亞的誤解消除了。但沒想到,更大的誤解在等待著他。
托爾斯泰的母親對兒子與索菲亞的交往并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索菲亞是已婚婦女,所以認(rèn)為他們的交往是不嚴(yán)肅的,只是短暫的吸引。后來終于知道兒子對索菲亞的感情不是簡單的男女之間的一時吸引,于是對兒子的意中人產(chǎn)生了興趣。喜歡搬弄是非的女人告訴托爾斯泰的母親,說索菲亞是個粗俗的女人,有很多可怕的行為。她把這些話講給托爾斯泰,并一直詢問兒子與索菲亞之間的感情如何,他是否愛他……托爾斯泰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那就是愛。如果索菲亞能與她的丈夫離婚,他愿意與她生活在一起。母親很生氣,就向兒子說起在劇院見到的別人指給她看的索菲亞的輕浮行為,其實這個女人根本不是索菲亞??梢韵胂螅θ萑绾螐耐袪査固┑哪樕舷?,他被震驚了,他想立刻見到索菲亞,想從她口中得知所有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此時索菲亞正住在娘家。托爾斯泰借拜訪舅舅的理由順道去了索菲亞的娘家。索菲亞對他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可托爾斯泰卻與她開始了不愉快的交談。當(dāng)他開始責(zé)備她的秘密時,索菲亞哭了起來,并且向托爾斯泰傾訴,她愛他,并且因為愛他不想使他傷心,所以沒有告訴他自己全部的過去,現(xiàn)在她要向他訴說,不管他信還是不信。
索菲亞向托爾斯泰講了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她曾經(jīng)被一位公爵誘惑,弟弟為了給姐姐報仇與這位公爵決斗而死,而公爵因為家族勢力強大只判了兩年監(jiān)禁。從此索菲亞在家中的生活就變得難以忍受,家人都認(rèn)為她是造成弟弟死亡的罪魁禍?zhǔn)?。為了逃離人們的尖利的目光,她嫁給了熱戀她的騎兵大衛(wèi)米列爾,但他們的婚姻是不幸的,她憎惡自己的丈夫并很快離開了他……
1851年10月21日,托爾斯泰寫了一首詩獻給索菲亞,詩中充滿了柔情蜜意,并對折磨他們的誤解進行了表白:
聽了你的故事,我就愛上了你,我的歡樂!/我生活過你的生活,我哭過你的眼淚,/……/我有過許多痛苦,我曾經(jīng)過多地將你責(zé)備,/然而無論是你的錯誤還是痛苦,我都不愿忘記。
但內(nèi)心堅強的托爾斯泰把自己的同情與大度清晰地表現(xiàn)在詩的后半部分:
你的每一滴眼淚,你的每一句話,我都珍藏心上!/在我眼里,你就像一個失去父親無依無靠的孩子,/你過早懂得了人間的不幸、欺騙和誹謗,/災(zāi)難的重壓下,你過早地失去了力量!/你是可憐的小樹,深深低頭,暗自神傷!/依靠著我吧,小樹,快把枝繁葉茂的榆樹緊倚,/偎依著我吧,我是如此滿懷希望而堅實剛強?。ā堵犃四愕墓适?,我就愛上了你……》)
過了十天,托爾斯泰又寫出了一首詩表達自己對心愛女人的深深情意。
請你不要詢問,不要打聽,/請不必大傷腦筋反復(fù)思量:/我怎樣愛你,為什么愛你,/愛你什么,是否地久天長?/請你不要詢問,不要打聽:/你是我的姐妹、年輕的妻子,/抑或只是我的一個小小孩童?/我也不明白,我也不知曉,/該怎樣稱你,怎樣把你呼喚。/純潔的田野里百花吐艷,/高邈的天空中群星燦爛,/你不能將它們一一說出,/你無力將它們一一辨認(rèn)。/深深愛你,但我不打聽,/也不猜測,更不詢問;/深深愛你,但我揮揮手,/不去煞費苦心地?zé)o謂思忖?。ā墩埬悴灰儐?,不要打聽》)
這首詩歌以自己的美妙和諧的韻律吸引了作曲家利亞多夫和阿倫斯基。
雖然誤會解除了,但愛情不是一帆風(fēng)順,懷疑還會出現(xiàn)。1856年夏的一首詩就能看出他們的關(guān)系中又出現(xiàn)郁悶、擔(dān)心、懊悔與和解,這些都是引起愛的“潮退”與“潮漲”的因素。
朋友,請不要相信我說的不愛你,/那是我傷心欲絕時的胡言亂語,/退潮時請別相信大海在背棄,/滿懷深情,它還會重返大地。/我還在思戀,昔日的激情還在盈溢,/我愿把自己的自由再一次奉獻給你,/海浪重新返回,一路歡歌笑語,/從遙遠(yuǎn)的地方向心愛的岸急急奔馳。(《朋友,請不要相信我說的不愛你》)
托爾斯泰雖然與索菲亞生活在一起,但母親的反對,再加上索菲亞離婚未果,讓他們的相處既有幸福,又有懷疑與痛苦。不久托爾斯泰收到母親的來信,母親讓兒子回家,她有些擔(dān)心。托爾斯泰明白母親的擔(dān)心,但也害怕向母親作解釋。未來沒有預(yù)示出任何的美好,托爾斯泰的心奔走于兩個最親近的人之間。母親不與索菲亞和解,即使索菲亞與那個盼望她回歸的丈夫分了手,母親也沒有與她和解。托爾斯泰只有把自己的心情訴諸筆端,用詩行來述說內(nèi)心痛苦。
白樺被鋒利的斧頭砍傷,/淚珠順著銀白的樹皮流淌:/可憐的白樺啊,你不要哭泣,不要抱怨!/傷口并不致命,到夏天就會復(fù)原,/你會穿一身翠綠,仍舊美麗多姿……/只有傷痛的心里的創(chuàng)傷無法痊愈?。ā栋讟灞讳h利的斧頭砍傷》)
母親對索菲亞一直懷有偏見,她不相信兒子所愛的女人的坦誠,母親是個敏感的女人。托爾斯泰認(rèn)為是母親的懷疑與敏感使得索菲亞也變得愛欺騙與猜忌,詩人內(nèi)心感到非常痛苦。托爾斯泰用被斧頭砍傷的白樺來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這種痛苦很難消除。
1857年6月,托爾斯泰的母親去世。8月索菲亞從國外回來。她對詩人給予女性的關(guān)心與愛。托爾斯泰重又恢復(fù)心靈的平靜。他很滿足于與索菲亞在鄉(xiāng)下的生活,不愿意返回圣彼得堡。索菲亞的侄子們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孩子們給他們帶來很多歡樂,托爾斯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麗,感到幸福安詳:
秋天,我們凄涼的花園一片凋萎,/黃干干的葉子紛紛隨風(fēng)飄飛;/只有遠(yuǎn)處峽谷底鮮艷美麗,/那是花楸樹上熟透的紅艷艷果實。/我的心喜氣洋洋,又暗自煩憂,/我默默握緊并焐暖你的一雙纖手,/望著你的眼,我悄然落淚,/可我不敢表白,我是多么愛你。(《秋天,我們凄涼的花園一片凋萎》)
這首詩因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感染了很多音樂家,比如柴可夫斯基、居伊,他們?yōu)榇嗽娮V了曲。
托爾斯泰的另一種愛情的主題是與浪漫主義哲學(xué)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愛情是浪漫主義文學(xué)最喜歡的主題,浪漫主義文學(xué)家筆下的愛情往往也帶有宗教的神秘氣氛。作為19世紀(jì)俄羅斯的文學(xué)家,阿·康·托爾斯泰深受德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思潮的影響,他描寫的愛情就帶有典型的神秘氣息。他把愛情視同是宗教的一種絕美境界的起源或開端,而且這種境界的開端是人的智力無法理解的,但人也許可以通過人間的愛情感受到它的存在。
在黑暗中,在塵埃里,/我迄今拖著沉重的枷鎖,/是愛情的雙翼載著我/飛到那激情與語言的祖國。/我的昏暗的目光開始豁亮,/我開始看見那看不見的世界,/從此,我的耳朵聽到的,/對于別人卻難以察覺。(《在黑暗中,在塵埃里》)
于是詩人就在這種神秘的愛情的力量下站到高高的山巔,以一雙嶄新的眼睛開始俯瞰波濤洶涌的谷底。詩人聽到到處是談話聲,滔滔不絕,無休無止,那山的巖心與愛情一起在黑暗的深層激蕩起伏;看到緩緩飄動的烏云和愛情一起在蔚藍(lán)的天穹團團旋舞;感覺到在樹皮下,在樹葉中,在清新的、芬芳的春天,充滿活力的汁液與愛情一起蕩漾著和諧悅耳的流泉。
愛情的神秘使詩人生出一種預(yù)感力,這種預(yù)感力讓詩人明白:由圣言誕生的一切事物的四周都涌瀉著愛的光芒,熱烈地渴望著重返于它;而每一股生命之流,遵從愛的法則,渴求憑借現(xiàn)實中的力量急急投進上帝的懷抱。愛情帶來的這種神秘感覺讓詩人覺得:“到處是聲音,到處是光明,/整個世界只有一個本源,/大自然中沒有一樣?xùn)|西/不與愛情息息相關(guān)?!保ā对诤诎抵?,在塵埃里》)
可以說詩人在愛情中尋找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可以幫助他進入一種神秘的存在規(guī)律體系和所有現(xiàn)象背后隱秘的開端與本源。這與宗教的那種非理性的神秘是密不可分的。俄羅斯文學(xué)因為托爾斯泰的這首充滿宗教神秘的愛情詩,思想從而顯得更加深刻。再如:
強烈的激情,猶如狂暴兇猛的旋風(fēng),/意外地闖入我那被毫無價值意義事物充滿的心田。/猛然地摧殘了心靈里那些艷麗的花朵,/清掃了靈魂里用虛榮裝飾的起來的花園。/振奮精神的力量,以旋起的塵柱/把那些規(guī)則的瑣碎的塵粒從思想中卷走。/溫情的淚水,如同令人神往的春雨,/滋潤了我那空虛的心靈。/站在一片廢墟上,我默默無語,/心靈充滿一種神秘莫測的戰(zhàn)栗,/我痛飲著復(fù)活日子清新的瓊漿,/諦聽著遠(yuǎn)方那隆隆的雷聲……(《強烈的激情,猶如狂暴兇猛的旋風(fēng)》)
與索菲亞的愛情改變了托爾斯泰的生活觀與價值觀,讓詩人覺得以前的心靈是如此的空虛與浮躁,愛情帶走了所有的生活瑣碎,從此詩人覺得心靈復(fù)活,感受到周圍的世界是那么的神秘,痛飲著清新的瓊漿,復(fù)活的心靈可以重新諦聽大自然的隆隆雷聲。
從基督教的仁愛精神出發(fā),托爾斯泰的愛情超越了個別之愛,而是胸懷著蔭覆大地、包容宇宙的博大之愛、普遍之愛:
你嫉妒的眼里閃爍著淚影,/哦,不要悲傷,你仍舊是我親愛的人,/可我只能無拘無束地愛,/我的愛情,像遼闊無垠的大海,/生活之岸怎能把它包容!/當(dāng)圣言的創(chuàng)造力/把宇宙的萬物從黑夜中喚起,/愛像太陽一樣,將它們?nèi)空找?可只將少量的光芒,/稀疏地降臨到我們的大地。/于是我們分別貪婪地尋找這光芒,/捕捉到這永恒之美的燦爛反光;/森林向我們悄聲傳遞它的喜訊,/清涼的溪水發(fā)出淙淙的歌吟,/朵朵鮮花婆娑起舞,把它頌揚。/我們以分散的方式去愛惜:/那溪邊楊樹的悄聲細(xì)語,/那姑娘向我們投送的盈盈秋波,/那閃爍的星光,整個宇宙的美麗,/我們無法把它們同時包羅。/但你不要悲傷,塵世的痛苦就會過去,/請稍等,不自由不過轉(zhuǎn)瞬即逝,——/我們交融于同一種愛情,/這愛情像大海遼闊無垠,/塵世的海岸也無法把它圍及?。ā赌慵刀实难劾镩W爍著淚影》)
對于女人來說,愛情往往是自私的,索菲亞的眼里閃爍的是嫉妒的淚光,但是托爾斯泰認(rèn)為,自己內(nèi)心的愛如遼闊無垠的大海,除了愛自己心愛的女人,還要愛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這種愛是一種超越塵世的非世俗的愛,嫉妒帶來的只是瞬間的痛苦,勸慰愛人不應(yīng)悲傷,應(yīng)該超越塵世的痛苦去追尋一種更廣博無垠的大愛。這樣崇高的愛情,體現(xiàn)了一種基督教仁愛精神的最高境界。再如:
強烈的激情已逝,它那驚心動魄的火焰,/已經(jīng)不再折磨我的心靈,/但我無法和你一刀兩斷,/沒有你,一切是如此空虛忙亂,/沒有你,一切都黯然失色,死氣沉沉。/沒有理由,也沒有權(quán)利憤怒,/狂躁的血液已不再沸騰,/但我不能與鄙俗的生活同流合污,/啊,朋友,我的愛情并無嫉妒,/從前的愛依然占據(jù)我的心胸。/就像掙脫烏云王國、雷雨和壞天氣的急流,/跳下愁眉不展的大自然的峰頂,/跳下高高的崖頭,/流入無垠的草原悠游,/又奔向遠(yuǎn)方,深沉而平靜。(《強烈的激情已逝》)
愛的激情雖已逝去,但托爾斯泰的內(nèi)心深處還是愛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沒有索菲亞,一切都忙亂空虛,一切將黯然失色??芍車膲木潮伤左a臟,詩人不愿意屈服,于是詩人掙脫世俗愛的鎖鏈,投入到更加廣闊的自然之中,只有大自然能給詩人帶來平靜與安詳。
可以看出,作為虔誠的教徒,詩人具有東正教的人道主義情懷,一生對人、對世界萬物充滿熱愛,這不能不說獲益于東正教。
托爾斯泰還有一些以愛情為主題的詩,這些詩有的寫以自己的勇武和功業(yè)終于贏得愛情(《加拉爾德與雅羅斯拉夫娜之歌》),有的表達戀人的幽會(《那是在早春時節(jié)……》《櫻桃園近旁有一泓清泉……》),有的寫單戀少女的期盼(《但愿我不曉得……》),有的寫得不到愛情的青年的怨恨(《蛇,彎彎曲曲地在山巖上爬行……》)……所有這些愛情詩,忽喜忽悲,纏綿悱惻,幽怨哀婉,感人肺腑,具有浪漫主義的唯美色彩,讀起來讓人不忍釋卷。
[1]阿·康·托爾斯泰.阿·康·托爾斯泰作品集(第1卷)[M].莫斯科:莫斯科文藝出版社,1963.(下文有關(guān)阿·康·托爾斯泰的詩歌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作者:王淑鳳,中國民航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俄羅斯語言文學(xué)。
編輯: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9世紀(jì)俄國唯美主義研究——理論與創(chuàng)作》的系列文章之一,項目批準(zhǔn)號:06BWW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