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情況來看,雖然近些年來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阻礙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技術的配套設施發(fā)展緩慢
眾所周知,當前技術更新的周期在不斷壓縮,軟件和硬件更新?lián)Q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但很多學校的教學設施依然很陳舊。從硬件狀況來看,不但一些學校的教學設備多年未曾更換、計算機配置低且數(shù)量有限,甚至難以實現(xiàn)一人一機。從軟件情況來看,雖然市面上各種新穎的軟件層出不窮,但能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軟件卻少得可憐,傳統(tǒng)的教學軟件又很老套,教師對先進的教學的軟件了解得也十分有限,這就造成了教學內容與社會信息化發(fā)展嚴重脫軌的現(xiàn)狀。這些配套軟件的匱乏也成為制約小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最主要的客觀條件。
2.教學內容枯燥無趣與課堂游戲味過重
信息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教學內容密不可分,但如果教學內容枯燥無趣,學生會很容易失去興趣,而僅把信息技術學習當作緊張學習之余的一種放松手段。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貪玩好動,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知識他們往往不感興趣,而感興趣的教師又不教,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的脫軌使得信息技術課堂常常變成“打字課”、“游戲課”、“聊天課”。其實,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學習重要性的認知并不明確,自制力也十分有限,面對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很難真正投入到學習中,課堂缺乏濃厚的學習氣氛,教師對此也倍感無奈。
3.學生的信息技術探索能力不足
對于信息技術而言,探索能力尤為重要,可是很多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探索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并不十分關心,教學也只停留在照本宣科、基礎實踐的層面。不僅如此,一些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銜接并不完善,常常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再指導學生上機實踐,簡單生硬的銜接和教師包辦一切的教學風格并不能很好地開啟學生的思維。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日新月異的,而課堂內容始終有限,如果學生缺乏探索精神和分析處理信息的思維能力,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僅停留在“你教我學,不教不會”的狀態(tài),就失去了學習信息技術的真諦。
突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瓶頸的深度思考
雖然信息技術教學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教學的步伐會停滯不前,只要及時解決不斷發(fā)生的問題,就能夠突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瓶頸,為教學尋求到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1.利用多方資源,加大信息技術投入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加大信息技術教學軟件、硬件設施的投入是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但這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與配合。
首先,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來看,要保障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就要求學校和社會相關行業(yè)重視信息教學工作,加大對信息技術設備的投入,及時對機房設備進行更新?lián)Q代和維修,不但要做到“一人一機”,更要保障機器的實用性。
其次,在學校投入硬件設施之余,信息教育相關各界要根據(jù)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小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來開發(fā)針對性的教學軟件,并研發(fā)適合小學生課上、課后練習的平臺,讓小學生在校內外都能學習到最實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也要在信息技術更新時及時跟進相應的教師培訓資料。
2.調整教學內容,從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
要突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瓶頸,不但要在基礎軟硬件方面有所提高,也要整合學校、教師和社會的力量,調整教學內容,解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什么”的課題,一切圍繞著小學生的實際需要安排教學,精心選擇教學方式和內容。
首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由于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加之社會豐富的信息對學生來說有十足的吸引力,因此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要從學生的喜好切入,如課堂素材選用學生喜愛的動漫、影視,做到實用性與趣味性并存,在教學難度和節(jié)奏方面也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進行,以保證小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能夠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
其次,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教師不但要做到所教技術與時俱進,也要盡量把握好教學素材的新鮮度、根據(jù)社會時事兼顧德育教學。例如,在講授QQ、微博社交軟件時,可根據(jù)時事熱點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辨別網絡上的“負能量”,以此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文性。
3.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理念,進行探究性教學
教學理念可以指導教學安排的方方面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并做到學以致用,僅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顯然并不可行,只有學生真正學會在未知技術前用所學知識去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并運用信息技術,進而促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學,教師可以調整課程安排,將布置課題、分組討論、課堂教學、上機實踐各個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研究興趣,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教授學生研究的基本方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但是相比之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資源還很不足,小學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對此,學校要全面提高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完善教學資源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也要根據(jù)社會信息的變化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但要完善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構成,更要提高學生面對信息技術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為突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瓶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