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繼放
人是需要一個符號的。那個符號,就叫稱謂。稱謂一旦定型,便有特定對象。
時代決定稱謂。既有新稱謂產(chǎn)生,像網(wǎng)民、快遞員、CEO之類;也有舊稱謂消亡,如長官、丫環(huán)、姨太太等等。無論新產(chǎn)生的還是已消亡的,稱謂僅僅是一個符號,對應(yīng)的是某個或某一群人。該怎樣稱呼對方、接受什么樣的稱謂均有定勢。比如“掌柜的”,至少要開了一家雜貨鋪,“大姐”則不可能長有胡子。
這即是稱謂的屬性:雖會消亡,卻不會異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亂喊”。真出現(xiàn)那種情況,雙方都尷尬。然而,在相對浮澡的當(dāng)下,這種怪相偏偏發(fā)生了。
人都喜歡聽順耳的。體現(xiàn)在稱謂上,便是“高開高走”,且成了風(fēng)氣,“喊死又不要我埋”。如今到處是“老板”、“×總”。那個“副”字萬萬不能喊,敢叫誰一聲“×副主任”、“×副處長”,你就攤上大事了。而且,男的全是“帥哥”,女的統(tǒng)稱“美女”。即便一個當(dāng)媽的,孩子都上大學(xué)了,也叫“資深美女”。實在喊不出口,也要稱“小妹”。至于潘安聽了想自殺、西施聽后要跳河,不關(guān)我的事。
一個愿叫,一個愛聽,皆大歡喜。雖顯幽默,還多少帶有幾分阿諛味,但你叫我,我也叫你,扯平了。相對于人們在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間對某些好稱謂的糟蹋,就不算什么。
被糟蹋得不成樣子的,首當(dāng)其沖是“小姐”。
一般女孩只能叫丫頭、閨女。僅稱謂而言,小姐的地位很高。對它的糟蹋,是從餐館等處開始的,端盤子、洗碗的都稱“小姐”。后來人家聽了不高興了,才再沒人叫;再后來“小姐”也成了某群人的“專用稱謂”。常聽到某夜總會“擋獲”了多少名小姐,很是滑稽。
“小姐”這個稱謂已完全異化。正被異化的,還有“同志”、“公仆”等等。同志那個“另類含義”暫不去說它,只說“正經(jīng)”的。??吹酱祟愇募骸蛾P(guān)于××同志……的處分決定》,“××同志”干了什么呢?貪贓枉法。前不久央視披露,一個村支書組織賣淫。面對央視的鏡頭,該村支書(嚴(yán)格說是犯罪嫌疑人)的“上級”竟如是說:“經(jīng)查實,××同志的確在組織賣淫……”
同志,志同道合之士。組織賣淫仍被稱為“同志”,可不可以理解為該和他“肩并肩”開家地下妓院?也許有人說這是習(xí)慣用語。但習(xí)慣可以改,壞習(xí)慣更要早改。至于好歹要留些面子之類,他們已經(jīng)做出那些事,還替他們想得這么周到?
不該被糟蹋的,還有“公仆”。公仆,公眾的仆人。但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仆人”頤指氣使,“主人”小心伺候,且習(xí)以為常。某公仆做了一件該做的事,“主人”們便激動得不得了,就差謳歌某公仆“百忙中親自解手”了……
稱謂不同于名字,具有公共屬性。說得通俗些,“至少要像那個樣子”。中央制訂八項規(guī)定、實行巡視制度等等,目的就是對那些怪相說不,清除某些太不像樣的“假同志”、“偽公仆”。
異化是一種不正常。某人明明當(dāng)不起那個稱謂,還被那樣稱呼,輕些叫“亂喊”,重一點就是對某稱謂的糟蹋。聽的那個,至少該掂量掂量自己像不像?!懊琅薄ⅰ皫浉纭敝愔划?dāng)是喊著玩,不必較真。而對“同志”、“公仆”等神圣稱謂的捍衛(wèi),則勢在必行。
(摘自《新城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