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美 馮中芹
【摘要】 隨著我國經(jīng)濟不斷的發(fā)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yè)都在進行積極的改革,教學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教學不斷的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在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出了主導地位.在高中數(shù)學課中,需要拋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把填鴨式的課堂用一種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和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愛好.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的方法探討.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方法
隨著教學不斷改革,教師們積極響應改革熱潮,丟掉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方式,把教師占據(jù)課堂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導的教學,通過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和教師進行全面的知識互動.其實課堂提問自從有了教學就已經(jīng)產生了,在各科課堂中非常普遍,但是有效的提問卻很難把握,在提問的同時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思考當中是很難的,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有效性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有意義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導原則
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問題講解時,要時時刻刻注意學生們對問題的反映情況,明白學生才是課堂的主導.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進行,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要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進行提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進而來進行提問,對學生沒有回答上來的問題,教師要積極的解答,直到學生明白為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聽課習慣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用適應他們的提問方式進行提問,因為,教師要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學生們的感受,不能偏心,一定要公平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因此,在進行有效性提問教學的時候,只有把學生放到第一位才能收獲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有序提問
在進行提問時,提出問題的內容要結合教學內容有層次的進行,并且一定要符合教學實際的提問需求,有序的對問題進行提問,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在問題中能夠有效的進行知識的復習.教師在問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一般應該先提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能夠樹立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后再加大問題的難度,從而很好的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
(三)知識遷移原則
教學在進行提問時要注意知識的遷移性,教師要對學習過的知識中的問題進行適時的提問,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舉一反三,做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運用相關知識來解決課堂中的一些問題和難點,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開闊學生們的視野,擴展知識面,使學生在創(chuàng)新中得到更好的學習和思考,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
二、高中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的方法
(一)趣味性提問
在對學生進行教學中,很多教學實踐證明了提高學生成績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數(shù)學知識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有很高的邏輯性,上下文之間又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這種邏輯嚴密又比較抽象的學科使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動力,因此,提高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從高中數(shù)學課本內容就能夠看出,數(shù)學學科中定理和公式比較多,沒有太多的趣味性,學習起來難免會比較枯燥,假如在教學中采用照本念經(jīng)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更加失去信心,甚至厭倦,自然也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學習中加入問題提問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興趣.首先提問要結合每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適時的提問,讓學生對問題有思維的方向和意愿,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和積極性,下面舉例說明.
比如,教師在講解數(shù)列求和的時候,如果教師一味的對公式進行求解,則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先講述“數(shù)學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用了一種很簡單的方式計算出了“1 + 2 + 3 + … + 100 = ?”,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時利用歷史典故的方法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興趣,但是這種典故的運用要把握好度.提出的問題很多需要提前進行準備,但也不是所有的提問都需要進行準備,這需要看課堂教學的推進情況和知識點的講解進度,課堂進度由教師控制,如果教師能夠對進度中每一個重要知識點臨時準備和發(fā)問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對不可預見性的問題進行很好的解決.
由于有趣味故事的吸引,會把學生帶入到問題求解當中去,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學生會主動的想辦法求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啟發(fā)性提問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學運用的主要傳授方式就是“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也正是教學最大的弊端.教師把知識一股腦的全部拿出來放到學生面前,由于知識的抽象性,學生根本來不及消化,不是消化不良就是根本沒有消化,教學對學生的啟發(fā)性思考沒有足夠的重視,這種教學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力沒有特別大的幫助,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很不利.需要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數(shù)學教學的新理念,這種理念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對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引導的方法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進行問題提問時不僅要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掌握,而且要啟發(fā)性的提出問題,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層思考,從多個角度來對問題進行回答.
比如,教師在講解“等差數(shù)列”時,可以適時的提問:在哪些條件下才能使用等差數(shù)列通項公式?教師在對等差數(shù)列進行提問時,需要對知識點中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巧妙的設計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這是課堂推進的關鍵,問題的內容設計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有效性提問中,等待也是提問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因為等差數(shù)列需要認真的邏輯思考和計算.教師把問題提出來,提完問題后要等待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教師不要說話,主要是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教師也要運用好這種技巧.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從正面對問題進行思考,而且可以受到啟示從而尋找出答案.
(三)開放性提問
我國教學在進行新課改時,數(shù)學教學內容主要針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提升,數(shù)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有效性提問時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也需要融合這一理念,要一定程度的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對不同知識點能夠相互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題目的思考,這不僅能夠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有自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提出的數(shù)學題目,學生應當首先對題目進行仔細的閱讀和揣摩,從題目的各個語句中找出重點,來對題目進行全方位解答.采用這種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產生很大的興趣,學生自主思考題目,從而從中尋求不同解題方式,并且和其他同學進行必要的交流,盡可能找出問題中的多種答案,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答案中學習到不同的解題思路,而且能夠應用不同的方式對同一個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在利用不同方式進行解答的過程中,無形中使學生復習了知識點的多種性質,進一步鞏固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教學運用這種開放性提問的方式,能夠更加完善學生的知識連通性.
(四)難易度提問
教師在課堂的提問中,適當?shù)膶μ岢鰡栴}的難易程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果超出了學生的思考范圍或者是超出了學習的知識范圍,學生便很難回答,這就形成了教師自問自答的場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分析能力;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果過于簡單,學生只要稍作思考就能回答,這樣也起不到鍛煉思維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定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比如,應用兩個相近的等式作對比之類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考查,對于這樣的問題,有的學生會輕易的回答,有的學生會認真的觀察后再做判斷,看似一樣的等式其實存在著很多需要認真思考的知識點.在新課程模式下,老師應該根據(jù)形勢的不同,改變提出問題的方法,改進傳統(tǒng)的提問模式,這樣有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但能提高教學的質量還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束語
我國高中數(shù)學已經(jīng)進行了進一步改革,有效性提問就是其中改革的一項.高中數(shù)學課堂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們對數(shù)學的喜愛.有效性提問要對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把握,對不同的學生要進行不同的提問,這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有思考的興趣,這個思考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力.在數(shù)學教學中怎樣做到有效的提問既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李清霞.淺議高中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的方法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116.
[2]陳魁.淺議高中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方法與對策[J].新課程(下),2013,03:29.
[3]張春強.淺議高中數(shù)學有效性提問方法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3,06:65.
[4]孫軍燦.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0,1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