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蘭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組合作在高中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小組合作教學策略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其不僅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小組合作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中漢語;寫作教學
引言
小組合作又稱合作學習,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實踐中,主要是指將全班學生根據(jù)個性特征、能力傾向、學業(yè)水平、性別等方面差異或是隨機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相互合作、交流、探索等學習活動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以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為導向,遵循“教師引導”和“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原則,利用引導、設疑、體驗等基本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進而掌握學習重點。
一、高中漢語寫作教學的特點與難點
作文作為高中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其不同于小學、初中作文寫作那般簡單簡潔,高中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漢語寫作要求學生立意新奇、原創(chuàng)不抄襲、不偏題、緊扣中心觀點、語言規(guī)范準確、具有個性和活力。由于高中作文寫作要求較高,對于學生寫作效率、寫作技巧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時必須注意,要采取切實、可行、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跳出以往作文模式的框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散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及寫作表述能力,使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中富有真情實感,主體明確,但一直以來,高中漢語寫作教學都是教學的難點,教與評的效果很難讓師生滿意。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感覺寫作學習難度太大,長期抵觸寫作文,卻又迫于考試壓力,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寫,由于被動的學習,寫作水平自然也不會太高。從教師角度來看,學生寫好后的作文由于質(zhì)量不高,教師批改很費時費力,就算努力批改好了,學生也只注重最后打多少分,很少在意自己哪些地方寫得不好,不會認真去改正,下次依舊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由于上述因素作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的效率往往收效甚微,雖然教師也會采用多種策略來改革寫作教學模式,但所獲得的教學成效并非理想。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交流”,因此,高中漢語教師也在嘗試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寫作教學中,以期能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自己探索、自己批改、自己評價的方式,來促進寫作效率,提高作文質(zhì)量。作者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總結了幾點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小組合作的應用策略,現(xiàn)談談具體的做法。
二、合理分組是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前提
小組合作應用于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是否有效,合理、巧妙的分組是關鍵。有些教師遵循“自由分組”的原則,讓學生自己選擇組合,發(fā)現(xiàn)有些平時玩的好的學生結成小組,或是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結成小組,組間人數(shù)也是4~12人/組不等,組與組之間實力并不均衡,由此導致小組合作未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教學效率依舊不理想。鑒于這種不良現(xiàn)象,筆者總結分析認為,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我們應該優(yōu)先考慮“異質(zhì)分組”模式。異質(zhì)分組遵循“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性格特點、日常成績等相關資料,充分照顧到學困生,按照綜合能力編號,并以4~6人作為一組。組內(nèi)選擇組長1名(組長應該選擇成績優(yōu)異者),觀察員1名,書記員1名,組內(nèi)所有成員共同擔任發(fā)言員。教師為小組學生布置寫作任務,由組長分配學習任務,明確各組員的職責,組內(nèi)通過組織發(fā)言、引導思考、體驗實踐等學習策略完成小組任務,使每位學生均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進而促進每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明確教師角色定位以起到引導作用
小組合作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應用時,教師也應該及時轉(zhuǎn)變觀念,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將自己的主導者角色轉(zhuǎn)變成引導者角色,才能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轉(zhuǎn)變?yōu)楹献鹘涣魇浇虒W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在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后,便需要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fā)揮指導者、示范者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布置了某篇寫作題目后,先對這個題目的題面意思作出詳細的講解,接著為小組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提出寫作要求。這個時候,很多小組可能因為相互之間的陌生、不了解而出現(xiàn)“冷場”的問題,不知如何進行合作、交流式寫作。教師便可以參與到這個小組當中,將自己作為組中的一員,對學生示范如何交流自己的心得,如何進行組內(nèi)分工,如何做記錄,如何總結小組意見。通過示范指導,給學生明確方向,再讓他們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交流合作活動才會合理、有效、融洽。此外,在小組合作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巡視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各學習小組中存在的問題,給予點撥指導。針對比較關鍵、重點的問題,也可引導小組討論或是引導全班一起討論研究,在共同探索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進一步提高寫作質(zhì)量。
四、寫作教學中小組合作應用的主要內(nèi)容
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在高中漢語寫作教學中時,教師應該賦予學生如下權利,以促進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
其一,根據(jù)需要將小組內(nèi)成員兩兩結成一對,在每篇作文寫好之后,兩個學生互相交換作文進行批改,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一般的作文批改要求,從內(nèi)容(包括立意、思路、語言、邏輯)到形式(包括字、詞、句、語)進行細致的批閱,在批閱之后寫出評語,供學生參考;其二,兩兩批閱結束后,再由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審閱,通過大家與作者的交流溝通,總結批閱不當之處,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最終達到共識,使被批閱者與批閱者均能獲得寫作的提升;其三,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協(xié)調(diào)組織下,對小組所有作文進行辯論選舉,選出最優(yōu)秀和最具潛力的作文,供組間學生參閱,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其四,最后將學生批閱和教師審閱過的作文交到作者本人手中,讓學生根據(jù)剛才的討論、辯論對自己作文進行修改,然后再次請教師批閱指導。
五、在小組合作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高中漢語寫作很難,因此也對寫作提不起興趣,而小組合作教學的最終目的,便是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通過兩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其一,小組成員根據(jù)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集思廣益,發(fā)散思維,展開討論,除了小組內(nèi)成員進行交流討論外,組與組之間也可以彼此交換意見,分享心得,以便能啟發(fā)學生改變舊的思維模式,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心、好奇心,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與表達欲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其二,引導小組內(nèi)部通過角色替換與協(xié)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與寫作興趣,例如,在寫一篇人物較多的作文時,組內(nèi)學生可以分別扮演作文中人物,通過不同的表演形態(tài),讓學生對每個人物的特點有深層次認識,讓學生感覺到原來寫作也這么有趣,逐漸愛上寫作,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六、結束語
小組合作應用于高中漢語寫作教學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學生通過組內(nèi)交流、討論與合作,能夠有效提高自己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增強自信心,進一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寫作水平,促進高中作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李曉美.高中作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4,6(6):49
[2]馬鵬賢.新課改下高中語文“小組合作”教學之我見[J].青海教育,201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