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要:班導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專生的青春期綜合癥使班導工作面臨“挑戰(zhàn)”,巧用中醫(yī)“四診”療法開展班導工作,能獲得更大的收獲,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以使班主任盡快找到幸福感。
關鍵詞:班導工作;四診療法;幸福感
望聞問切是中醫(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也可借鑒中醫(yī)的四診治療法。
中專生處于青春期,心理發(fā)育不成熟,逆反心理極強,控制能力差,判斷力不高、個性強烈,這些因素給班導工作帶來了繁重的工作量和挑戰(zhàn)。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一顆關愛的心,一雙智慧的眼睛和一對聰慧的耳朵。再結合中醫(yī)的“四診”治療法,營造活力向上的氛圍,正確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
望——用智慧的雙眼觀察學生的活動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面部表情是確認情緒反映和自然特性的最重要的部位,人的面部表情一定程度上會決定人們交際的進程和方面?;谶@一點,班主任要面對一個六七十人的班集體,應該具備這種“望”的本領,留心觀察學生的神色、表情、言談舉止,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存在的教育契機。
記得有一位女生,一連幾天上課時心不在焉、雙目無光,經(jīng)了解,原來這位女生剛失戀,有輕生的傾向,于是我馬上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共同教育、開導這位女生,及時避免了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是班導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異樣時,要及時的與學生交流,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化解危機。
聞——用聰慧的耳朵聆聽學生的聲音
據(jù)說,上帝造人,給了我們每人兩只耳朵,一張嘴巴,寓意就是提醒我們要少說多聽,學會傾聽。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少老師總是以話語強勢方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一事當前,也不肯給予學生表白的機會,總喜歡板著臉孔訓人,甚至給學生打板子。我認為,班主任要聽到真相就要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要做好一名忠實聽眾的準備,不加斥責,不倚偏,不嚴肅,同時尊重學生心里的想法,讓學生感受到他(她)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當學生告訴你真相時,班主任應該加以更深切的思考,并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處理。
其次,想辦法讓學生打開心扉,告訴你真相,所以盡量創(chuàng)造輕松的環(huán)境,減少學生的緊張感。我與學生談話時特別注意事先征求學生的同意,確定談話的地點和時間,談話期間一般不受別人打擾,以聊天方式進行,保持輕松愉快的氣氛。
問——用關愛的心真誠與學生交流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墒?,有的時候,眼見也未必為實。司法機關審理案件,還要反復走訪、詢問相關人員,為的就是減少乃至杜絕冤假錯案。學生是未成年人,犯錯是難免的。每當這種時候,作為班主任,我們就要善于調(diào)查、追問,找出事情發(fā)生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秉公處理,讓參與者、知情者、局外人都心服口服,從而收取良好的教育與管理效益。我認為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要有愛。愛心是班導工作的基石,班主任要把學生當成手心里的寶,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個別學生是雙差生(紀律差、學習差),有的班主任對他們采取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只要學生不打架、不鬧事就萬事大吉了,也不要求他們有突出的表現(xiàn)。這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怎么能使這些學生轉變呢?有的班主任對學生冷嘲熱諷,致使他們的自尊心嚴重受挫。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對班主任就極容易產(chǎn)生不信任感,會感受到班主任不喜歡自己、專門排擠自己,班主任的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于是,有的學生干脆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甚至有的學生對班主任的教育公然反抗。要想轉變他們,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信任他們,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班主任重視、呵護,在班級中享受共同的陽光、雨露、鮮花、墨香……
其次,要真誠。班主任對學生的真誠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學生在與班主任的交往中,只有感到被信任、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全貌之后,才愿意去回應給班主任信任感和對班主任生命全貌的接納。這種師生之間的真誠溝通品質(zhì)是雙向互動地來成長和培養(yǎng)的。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度和接納度有多高,對班主任所傳遞的教育影響的接受度就有多高。
再次,要“巧問”。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級的情況,就要學會“巧問”的技巧。為了深入了解班級管理情況,我經(jīng)常性地找班干部來問話,將一些命令式的傳達轉化成提問式,且是“明知故問”,并裝成“大智若愚”,讓班干部主動“教”我策略,“說”出實情。當我找問題學生談話時,通常先從學生的家庭、生活趣事談起,讓學生放下對我的防御心理,再慢慢過渡到核心問題,這樣子,學生自然也容易接受,問也問到點子上。
切——用清醒的頭腦判斷事非
中醫(yī)里的“切”就是把脈,也就是找出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說“望”、“聞”、“問”是從外界條件入手的話,那么“切”就是從內(nèi)部、從根本上去入手來解決問題。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有矛盾之后,又該如何解決呢?我想首先必須有這樣一個觀念: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是成長中個性各異的學生呢?要知道學生是伴著錯誤成長的,所以班主任要以平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生之間的摩擦糾紛及矛盾沖突,并且抓住機會把處理問題的過程當做一次引導教育學生生存交往的過程,從而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會計系的女生人數(shù)占性別比例的絕對數(shù),女生相處產(chǎn)生的矛盾主要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往往這些小事學生之間卻誰也不讓誰,這個時候班主任就是一位法官,要深入了解,找雙方談話,最終做出公正的判斷,找出問題的本源,化解矛盾。
一個良好的班風,使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班主任管理也能得心應手,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療法能有效幫助班主任更全面、更輕松的管理班級,也給班主任工作增加亮點,激活動力,進一步自我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陳玲.中醫(yī)“四診法”與班級管理.文教資料,2010(8).
[2] 李素英.中醫(yī)“四診法”在班級工作中的應用.世紀教育].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