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磊
慢跑又稱有氧跑,是采用較長時間、較長距離、較慢速度的不受場地、器材、天氣等條件影響的有氧鍛煉方法,是防治現代文明病的重要手段。慢跑是多數人選擇且適合的運動項目,它能夠預防心臟疾病,促進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健身價值。
一、跑的具體方法
慢速放松跑,不加任何努力的慢跑。一般慢跑時感到輕松舒服,無疲勞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稍有氣喘。動作無要求。一般每周練2─3次,每次練習20分鐘左右。
中速跑步方法,用一定的意志努力速度在每秒5米或心率在140─150次/分左右的跑進方法。這種方法對增強心臟功能,調節(jié)內臟平衡等有顯著的效果。但練習中應注意做好準備活動,放松活動。練習時感到明顯疲勞,就要停止跑步,做一些放松練習。每周練習1─2次,每次練到疲勞為止。
快速跑步方法,是用較大意志努力,較快的速度向前跑進方法。練習時心率一般都在人體最高水平,170─180次/分左右。這種跑法運動強度較大,持續(xù)時間較短,一般幾秒鐘,但可以重復練習。每周練習1─2次,每次重復3─6次。這種方法對提高人體無氧耐受力,肌肉功能,以及心臟功能有一定作用。
變速跑步法:就是采用快慢結合、走跑結合的交替練習方法。這種跑步法適用于中年人。由于運動量變化較大,練習時可根據個人鍛煉水平控制練習的時間和跑速。一般來說,體質較好的中年人,可快跑與慢跑交替進行,體質較差的中年人,可慢跑與走步交替練習,練習時間控制在感到明顯疲勞時結束練習。做一些放松活動,并循序漸進提高練習要求。
另外,還有負重跑、障礙跑、蛇形跑、變向跑、協調跑、上下坡跑等練習方法。都可用來健身鍛煉。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跑步前應做一些準備活動,跑步中應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漸漸放松結束。跑步中應盡量到戶外空氣清新,沒污染的地方練習。應從自身的體質、健康條件,因人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fā),靈活掌握,選擇跑步練習方法和運動量。
二、慢跑的階段
準備階段:在慢跑之前,緩慢屈伸肢體,舒展全身肌肉,消除全身僵直,使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趨于正常,避免因突然運動出現心跳、氣短。
跑步階段:慢跑時不應該追求快速,應與呼吸相結合,邊跑邊用鼻吸氣,口呼氣,呼吸要均勻,雙臂稍提、屈肘,一前一后交替而行,上身略向前傾,盡量使全身肌肉放松,軀干自然挺直,全身平衡,稍仰首,目光向前方平視,雙肩自然下垂,肘稍彎曲,全身呈上下彈跳姿勢,力求自然舒暢。
放松階段:慢跑結束后,不要突然停下來不動,要緩行或原地踏步片刻,調勻呼吸,使全身肌肉放松,有意識做深呼吸數次,并加以一些必要的放松按摩練習,例如雙手按摩面部、耳部,使氣血暢通或在走動中用手拍打容易產生疲勞的肌群,使肌肉的緊張度得到緩解,促進機體機能恢復。
三、慢跑時間選擇
慢跑時間的選擇具有雙重意義,什么時候跑,跑多長時間?這兩者含義不盡相同,卻決定著健身效果的好壞。建議時間是下午4:00——7:00,因人體生理及機能狀況都能夠達到最佳狀態(tài),包括人體溫度、柔韌性、靈活性、肌肉力量等。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每個人不能都在建議時段內參加慢跑。所以,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時段,完成制訂的計劃,達到健身的目的。其次跑多長時間,主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做到切合實際、及時調整。據美國運動醫(yī)學協會推薦,正常人每周健身2-5次,健身時間在20-60分鐘,低于20分鐘達不到鍛煉心血管的目的,并且減脂作用很小,而時間過長則可能導致運動過度,影響身體恢復和正常生活工作。強度以正常人運動最高心率的60~70%為宜,初練者每周可以由2-3次過渡到4-5次。
四、慢跑正確姿勢及呼吸
科學合理的跑步姿勢應該是上體正直或稍微前傾,頭頸部肌肉自然放松,兩眼平視,兩臂以肩為軸前后自然擺動維持身體平衡并幫助加快跑速,盡量做到前擺不露肘,后擺不露手。大腿前擺時,盡量向前抬升并帶動髖關節(jié)前送,小腿放松自然,后蹬時積極用力,踝、膝、髖三個關節(jié)伸直充分。因為慢跑是有氧代謝運動,正確的呼吸方法有助于機體獲得更多氧氣。從生理學的角度看,用鼻子呼吸最符合要求,但在跑速較快或在冬天和頂風跑時,只用鼻子呼吸會緊張,也可以口鼻并用,只是嘴微微張開,舌尖卷起,微微舔住上顎,并且慢而深,有節(jié)奏感的呼吸。呼吸節(jié)奏的選擇因人而異,其中兩步一吸,兩步一呼,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最為常用。無論采用怎樣的呼吸節(jié)奏,一定做到呼吸自然,節(jié)奏好,保持適宜的呼吸深度(約為個人肺活量的三分之一)。
五、慢跑時注意事項
因人而異地制訂鍛煉目標并且掌握慢跑適應癥和禁忌癥。對身體狀況各異的區(qū)別對待,不能盲目的統(tǒng)一化,以免不良后果的產生。而肝硬化、病情不穩(wěn)定的肺結核、糖尿病重癥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均不宜采用健身跑。
適宜的跑步場所以及外界條件。如體質較弱經常頭暈的可選擇離家近或人群多的地方進行,不宜在寒冷、炎熱、大風、大霧等自然條件惡劣的條件下鍛煉。
慢跑結束后,不要立即洗浴。因為冷水浴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回心血量劇增,瞬間加大心臟負擔。熱水浴時,體表毛細血管收縮,回心血量劇減,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缺血。
與其他運動結合。如力量、柔韌等方面的練習,不僅可以增加鍛煉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健身效果,促進機體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跑步前后與吃飯應該間隔一段時間,飯后立即進行或者跑后立即吃飯都會影響消化和呼吸系統(tǒng),對健康反而不利。所以運動后休息半小時再吃飯,同時飯后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參加健身跑等活動。
六、慢跑的健身價值
醫(yī)學上認為,保持健康先要保持心臟功能。進行跑步鍛煉可使冠狀動脈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長期跑步鍛煉人的冠狀動脈不會因年齡而縮窄,能夠保證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可以預防各種心臟病。慢跑中相應的肺活量增大,能促使呼吸肌增強。經常從事健身跑,可以使骨密質增厚,促進骨骼生長,防止駝背和脊柱側彎。慢跑時呼吸的更深更快,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動,腹肌也不停地運動,對腸胃而言產生了一種按摩作用,增強腸胃消化功能。
長期的慢跑能使人的性格變的細膩,沖動的情緒會不斷的減少甚至消除。慢跑不僅磨練一個人的意志而且是一種治療心理缺陷的重要方法,在慢跑鍛煉過程中個人意志力與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都會有很好的提高。常年堅持,以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完善,使之逐漸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多方面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應充分的體驗慢跑對身體、心理的價值作用。以慢跑為基礎不斷激發(fā)人們進行運動健身的興趣,打下終身體育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