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春?楊園
在經(jīng)濟發(fā)展“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人們盲目照搬網(wǎng)上的各種室內設計風格,居室空間設計趨于雷同,各民族、地域特色逐漸消失??v觀我國的城市住宅空間設計,從南方到北方、從東部到西部、從漢族到各少數(shù)民族,室內設計都逃脫不了現(xiàn)代簡約風格、新中式風格、地中海風格、田園風格、歐式風格、后現(xiàn)代風格等主流設計風格。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開始重新考慮,房屋不再是居住的機器,它需要更多的滿足人的精神需求。于是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重新登上設計舞臺,雖然民族文化已被廣泛的應用于室內設計中,但其主要對象是主題酒店、餐館、度假村等公共室內場所,很少用于居室設計,所以筆者提出“民族文化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這個課題。
1 融入民族文化是人文關懷下室內設計發(fā)展的需求
民族文化是指各個民族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追求,是一個民族風俗、生活習慣、文化形態(tài)的統(tǒng)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性。民族文化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代人。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國土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各民族和地域間存在著極大文化的差異,可這種差異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逐漸消失,城市居民再也體味不到故鄉(xiāng)是什么感覺。
在現(xiàn)代城市中,面對強大的競爭壓力,每個人的腳步都是匆忙的,他們需要在自己的居室中享受片刻安寧,尤其是對漂泊異鄉(xiāng)的人們來說,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居室裝飾能夠給他們母親般的溫暖。
2 民族文化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呈現(xiàn)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服飾、生活習俗、建筑形式、圖騰崇拜、宗教信仰等的文化差異,在現(xiàn)代居室空間裝飾設計時,我們主要借鑒各民族的圖騰、色彩等符號語言來表達居室的民族特色。
從表1中可以明顯看出,“各民族所喜之色就是該民族圖騰崇拜的顏色,色彩語言所載徽志和祈佑的意義即來自圖騰的徽志和護佑的意義,人們將圖騰的色彩附著于身上,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色彩語言獲得圖騰的護佑。”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色彩的宗教性價值則日漸淡化,色彩從圖騰、宗教以及記史釋俗的歷史重負中解脫出來,進而成為人們美化生活、展示民族特征的裝飾元素。可見,民族色彩的喜好有著延續(xù)著其民族必須擁有的身份和記憶,借而達到繼承該民族歷史文化的目的。因此,室內色彩設計時,既要掌握一般規(guī)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環(huán)境的特殊習慣和民族情結。
對于民族文化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得應用,我們可以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設計的著眼點:(1)對文化題材的直接運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圖騰崇拜及喜好等,我們可以把這些文化題材以現(xiàn)代人樂于接受的設計形式在室內裝飾中表現(xiàn)出來。如表1中所示,彝族、白族、土家族等對虎極為崇拜,把虎作為圖騰,每一個彝族人內心深處都藏有一處虎的居所,即便身處鬧市,他們也希望得到虎的庇佑,所以在給彝族人設計居室的時候可以把虎作為設計元素,將與虎相關的圖形、符號、色彩運用到室內陳設設計中。(2)對造型符號的直接應用。圖案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審美智慧的傳承,圖案一般由吉祥物演變而成,這些圖案或造型抽象,或簡潔大方。或形態(tài)優(yōu)美,或寓意美好。將圖案應用在室內軟裝飾品(抱枕、地毯、掛畫、壁紙、裝飾畫等)的設計上,可以給人強烈的歸屬感,從而在居室中得到精神的安寧與享受。(3)對民族文化的間接應用。除了具象的圖騰、色彩等民族文化形式,還有一些民族文化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如陰陽中的太極,易經(jīng)中的八卦講求和諧的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的觀念;又如用于哲學、中醫(yī)學和占卜方面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講求世界萬物相生相克之理。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并沒有具體的形制,在設計時我們要將抽象文化具象化。比如以色彩替代五行之說,白、乳白色系代表金;青、碧、綠色系代表木;黑、藍色系代表水;紅、紫色系代表火;黃、土黃色系代表土。有“風水活化石”之美的故宮紫禁城的五行色彩搭配就絕妙地體現(xiàn)了五行相生的原則——紫禁城的城墻是紅色的,而上面的琉璃瓦及故宮眾多殿宇的金頂為黃色,體現(xiàn)了五行中火、土相生的原理。
結語
研究民族文化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不僅是為了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更是室內設計中人文關懷的體現(xiàn)。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內居室在這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受到大眾的歡迎,如何將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居室設計中,值得每一位設計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