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人民日報》報道,陳先生一家三口準備出境旅游,需要明確一位親人為緊急聯(lián)絡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蓡栴}來了,他被要求書面證明他和他母親是母子關系。
但陳先生在北京的戶口簿,只顯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戶口簿,早就沒有了陳先生的信息。陳先生為此需要到近千公里之外的父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這個證明……
“‘你媽是你媽,這怎么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發(fā)怒,“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于對老百姓負責的態(tài)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
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指出:有權也不可任性。而證明“你媽是你媽”無疑就是權力任性的體現(xiàn)??偫淼呐?,該讓那些在改革之路上“攬權”、“懶政”之人警醒了。
在我們的現(xiàn)實中,就存在著不少“有人動個嘴,百姓跑斷腿”的現(xiàn)象:某些單位錄取新人,要社區(qū)開具“人品證明”;有人去做人流手術,需要證明是“自愿的”;摔傷申辦保險,可能要出具“非打架斗毆受傷”證明;醫(yī)保報銷,有時要證明“自己扭傷腳脖子”;去某些銀行換殘幣,要有“非故意燒毀錢幣”證明;申請開出租車,要證明“3年內沒有重大交通事故”……
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奇葩規(guī)定?大概就關乎需要自證的原因——通過設障圖謀好處。在一些辦事人員看來,如果辦事過程一帆風順,就很難體現(xiàn)自己的存在價值;只有人為設置幾道障礙,辦事的人才需要打通關節(jié)。
十八大后,中國在市場化、法治化道路上大步快走。凡公民能自決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場能調節(jié)的,政府都要退出。以簡政放權為主線的改革其實就是權本位向民本位的深刻轉型。經驗證明,越是政府退一步,市場進一步,越是政府權力少一點,公民權利多一點,經濟就會越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也會越幸福。
從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的精神中,我們不難看出政府改革決心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為什么在十八大紅頭文件,國務院三令五申下,各部門、各地方權力依然如此任性?這是長期官本位的體制慣性,也是利益集團不愿退出的結果。
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居民辦理事項,一般只需提供出生證明、社會保障卡和駕照就足夠了,不需要提供特別的、奇葩的證明,政府部門對承諾的真實性并不核實,因此制度漏洞并不少,弄虛作假、鉆制度空子很容易;但因為社會普遍以不誠信為恥,現(xiàn)實中弄虛作假、鉆空子的現(xiàn)象并不多見。中國社會要達到這樣的誠信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惟有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全面加強社會信用建設,使便民利民、為民服務成為公共部門的法定責任,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和杜絕證明“你媽是你媽”式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