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在想
千島湖,一個萬千好山守護一方好水的地方.業(yè)主在幾年前就已經迷戀上這片天地,由德國GMP公司設計的12棟soho型別墅的建筑主體在兩年前就已完工,但是業(yè)主一直抱著珍惜這片山水的態(tài)度,沒有輕易招商。2014年年初,在多重考慮下,業(yè)主決定把這里做成由自己管理的精品度假型酒店,由此開始了設計師李想與它的緣分。
BEFORE DESIGN
需要一個無華的場景,上演一場溫柔的邂逅。如何用船槳撥動出一種心情,讓你感受光影如梭。如何用枝葉編制一道波林,讓你有意隨風搖曳。如何用畫筆勾勒出水的表情,讓你體會一顆心,在空氣里呼吸如纏綿,像漣漪般,無可意會。
酒店的載體——12棟建筑的設計風格秉持著GMP公司的一貫德式路線:干凈簡潔干練。每棟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分為兩層,半遮半掩穩(wěn)穩(wěn)坐在半山腰,遙望一方水天,既和諧又獨立。這個前提,比甲方提出的“設計和施工要速度快”來得更具挑戰(zhàn)。
創(chuàng)想
不談論這酒店該擁有什么風格,只幻想它將入眼那一刻的感受,外界的這片山水,無法定義它的優(yōu)雅與雄壯。設計師所做的只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覺到的,化戒縮影,融人在空間之內。如同這個空間是個畫板,那么設計師就是那個畫家,把無邊風景帶進畫面。
畫框與畫作,舞臺與主角
為了強調現(xiàn)代簡約風格,同時滿足甲方對于竣工速度的要求,設計師便提出,硬裝一切從簡的做法。因此,畫布與舞臺就從這純白的干凈的基底開始,地上的白色地板與墻面的簡單白色粉飾直白地襯托出之后要在這里上演的一場室內外的對話,一副意想出的山水,一出沒有言語的戲劇。
設計的邏輯重點在于每一組家具的表達形式以及每一處細節(jié)的處理手法。這這里,家具是這出戲的主角。大堂中,設計師用實木雕琢出了兩葉扁舟,其一被設計師用支架的方式架起,懸浮在這個空間之中,如同水已經在空間內充盈。船槳被設計師們藝化成了屏風與擺件,配以如荷花一般挺立的“飄浮椅”,再用當地盛產的細竹編制成的網格作為吊頂,透過燈光把竹影撒向了白色的墻面,如此來表達一種扁舟浮水面的意境。在餐廳里,設計師們把枯樹鑲嵌在了桌子上面,結合光影的互動,一副山林便如此。
每一間客房里,都用以一顆石子觸碰水面一剎那的波動作為沙發(fā)的形式出現(xiàn),漣漪一般的撒出幾輪優(yōu)雅的弧線,便成就了空間里的水的動與靜態(tài)。設計師們尋找出一顆樹、一支藤、一顆石子、一個魚簍,經過精細的加工,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填補出構圖中的主次關系。
整個設計的材料均以木與竹為主,以此來表達一種親近生態(tài)的質感。配以純白色的主色調,不僅凸顯了木質帶來的寧靜,也有一種簡練的當代時尚氣息。
結語
靜即是動,動即是靜,表現(xiàn)動態(tài)的線條與靜止的事物互相蔓延,古樸的質感與精致的雕琢相互碾碎,原生的紋理與人工粉飾的光潔感共存,就此導畫出一部設計師幻想中的山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