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勤
摘 要 社會工作專業(y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現(xiàn)實課程設置下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在時間安排等方面往往相距很遠,這種時間差使得實踐教學起到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吧磉呿椖拷虒W法”適用于低年級學生,通過挖掘大學生身邊的社會問題來設計項目,并在此基礎上開展項目教學,能夠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經過實踐,體現(xiàn)了較好的效果和運用前景。
關鍵詞 身邊項目教學法 社會工作 專業(yè)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58
The Use of "Side Project Method" in Colleg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YAN Xueqin
(The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stitut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Social work profession has a strong practical, but the reality on curriculum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ten far apart in terms of timing and so on, so that the time difference played a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s very limited. "Side project method" for low-grad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by digging around social issues, design projects, and carry out the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 capable of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losely together, through practice, reflecting better effect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side project metho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1 身邊項目教學法的提出
“項目教學法”顧名思義是通過“項目”形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在實踐性較強的高校專業(yè)教學中經常采用。一般來講需要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或組成小組設計項目的相關流程,包括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搜集資料的方法、搜集資料的途徑、分析資料的方法以及最后成果的表現(xiàn)形式,需要學生整體參與設計項目實施方案并最后撰寫項目研究報告。近年來,也有一些項目教學方式是利用教師已有的研究項目,吸收學生加入項目研究小組參與項目的方式來實施。該方法較為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將課程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并在實踐中檢驗和作出最終評價,能夠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
近年來,“項目教學法”在一些高校教學中在學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采用,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就社會工作專業(yè)而言,由于其專業(yè)本身就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隨著近年來 “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及越來越多的專業(yè)社會工作機構的建立,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實踐教學能夠接觸一些實際操作項目,在項目實踐過程中,鍛煉自身的綜合技能,體現(xiàn)出了很好的實踐效果。就實習形式而言,目前在社會工作專業(yè)實踐形式中采用并行實習和集中實習兩種形式。①并行實習一般指實習活動與課堂的學習活動同步進行;間隔式實習指實習活動與課堂的學習活動間隔開,單獨集中一段時間進行實習,如假期實習和畢業(yè)實習。②劉茂香、楊崢威等也提出了社會工作專業(yè)實踐過程中與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結合的路徑問題。③④然而,很多高校在社會工作課程設計中,由于實習經費限制等原因,往往重畢業(yè)實習,輕日常實習,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往往分裂開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往往到大三才開設,這樣的課程設置造成的問題在于學生在大一、大二的專業(yè)課學習過程中基本沒有項目實踐機會。集中實習方法并不能達到預想的讓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效果。
為了探索將日常實習與課程結合的方法,筆者在社會工作專業(yè)高校學生的教學中嘗試使用“身邊項目教學法”,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即在學習基礎專業(yè)方法課(如社會研究方法)時通過引導學生分研究小組設計“身邊項目”,通過學生的調查實踐,來研究自己身邊的社會問題,并在學期末當成一項重要的活動公開報告研究成果。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該方法是避免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割裂的有效途徑。
2 身邊項目教學法的實踐
所謂“身邊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與日常實習結合,由大學生組成研究小組,圍繞大學生身邊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社會問題,設計相關小型研究項目,研究內容可以涉及大學生群體,也可以涉及校園服務行業(yè)等方面。研究方法大部分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搜集基本資料,并最后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報告研究成果的形式。在實踐過程中,身邊項目教學法的整體設計和實施過程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設計階段。項目設計階段是“身邊項目教學法”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設計整體教學方案、培訓內容、考核方案等。如在設計過程中,筆者設計了相關的教學大綱、培訓內容,并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評分,作為課程的平時成績。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勇于參與,筆者設計了成果發(fā)布環(huán)節(jié),通過在期末舉行公開成果發(fā)布會并獎勵優(yōu)秀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質量,并鍛煉學生的報告成果能力。在課程開始后,教師要公布整體計劃和考核內容,并將學生按興趣分組,開始思考相應選題。如在筆者組織的學生具體實踐過程中,首先把班級30名同學分為5組,每組6名同學。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身邊大學生群體設計研究主題。學生們開動腦筋,經過積極討論,圍繞自身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的話題最后確定了以下五個項目選題:大學生民漢合宿現(xiàn)狀研究;大學生消費觀念研究;大學生對網絡交友的態(tài)度研究;大學新生入學后的適應問題研究;大學生在校區(qū)搬遷后的適應問題研究五個題目。endprint
(2)培訓階段。項目培訓階段是“身邊項目教學”的準備階段。一些項目的具體如何實施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專業(yè)培訓。社會工作專業(yè)基礎課有社會研究方法等方法課,專業(yè)課有小組工作、團體工作等,涉及的方法也不一。本項目實踐主要針對社會研究方法基礎課。在實踐過程中,筆者設計了幾個相應的培訓主題:如何設計問卷、如何抽樣和實施、如何數(shù)據錄入分析、如何撰寫調查報告四個方面。并在四次課堂中分別有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專門向學生強化培訓相關專業(yè)知識。
(3)小組討論階段。小組是項目實施的基本單位。“身邊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問題討論和實踐工作。如筆者在項目實踐中,讓5組同學自己召開小組座談會,討論研究問題與問卷設計,最后再通過指導老師參與現(xiàn)場討論的方式制定出問卷初稿。通過學生互相討論的方式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問卷中的問題,通過不斷修訂,最終制定出調查方案及問卷的終稿。
(4)具體實施階段。項目實施階段是“身邊項目教學”的核心內容。以最為普遍的身邊問卷調查項目為例,項目的具體實施方面包括幾個階段:抽樣階段、調查階段、整理錄入資料階段、數(shù)據分析階段。在抽樣階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明確樣本總體,設計較為科學的抽樣方案和抽樣樣本數(shù)。如研究學校大學生群體的項目,就需要列出學校的主要宿舍樓和專業(yè)分布,并設計科學的抽樣方案。在調查階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問卷調查和回收。在整理錄入資料階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整理問卷、編碼、編訂錄入模板和具體數(shù)據錄入并檢查。數(shù)據分析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核對數(shù)據有效性,挑選分析變量,并做單變量、雙變量方面的試分析。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相關工作,小組長扮演者項目督導的角色,同時教師要經常關注項目的進展情況。
(5)成果撰寫與成果報告階段。成果撰寫和報告階段是檢驗項目實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身邊項目教學”的最終階段。成果撰寫與報告階段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成果撰寫??紤]到大學本科生大部分并沒有很多的接觸到學術研究的文獻,對于學術文獻的熟悉程度不夠,很多都不清楚研究報告的具體寫法。因此在撰寫研究報告前,筆者特地專門召開了相應的專業(yè)培訓,并挑選了部分典型的調查報告進行逐一解析,并讓各小組圍繞樣本調查報告進行寫法方面的討論,取得了一定效果。經過前期的培訓和討論,學生基本掌握了數(shù)據研究報告的寫法和流程,并能夠按一定的規(guī)范寫出較為完整的數(shù)據分析報告。
在成果報告階段,筆者特地設計了公開報告會,并設立一定獎金獎勵優(yōu)秀的小組。報告內容包括項目的組織與設計、項目的實施、數(shù)據的分析、主要結論與反思部分,整個小組都需要集中智慧來促進項目的成果完善。報告會吸引了全院近200多人旁聽,并邀請了領導講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整體過程,學生的參與度提升,鍛煉了學生的集體參與能力、現(xiàn)場報告能力、小組協(xié)作能力等。可以說是專業(yè)知識的一次系統(tǒng)化運用。
3 身邊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效果評價
與傳統(tǒng)的“項目教學法”相比,“身邊項目教學法”不僅具有“項目教學法”的大部分優(yōu)點,在設計和執(zhí)行方面還具有以下優(yōu)點:
(1)經費要求少。因為涉及的都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大學生群體,調查也主要圍繞本校展開,因此花費經費僅包括印刷問卷等費用,基本沒有交通費用,對于經費較為缺乏或較難獲得日常項目支持的學校來講非常適用。(2)容易設計和實施。身邊項目大部分都是研究大學生群體或周圍非常熟悉的社會現(xiàn)象,比較熟悉研究對象,受訪率較高,容易發(fā)現(xiàn)關注的核心話題和問題,容易調查獲得相應數(shù)據。(3)實施過程整體可控。由于各個小組基本都在校園內或周邊進行研究,項目整體控制者可以隨時掌握項目實施情況,隨時抽查,避免了項目在校外實施中可能存在的不可控以及弄虛作假問題。
在身邊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項目對學生的鍛煉可以是多方面的,老師不僅扮演課堂知識講授者的角色,更需要結合課堂知識內容誘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挖掘身邊的社會問題,設計選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保證項目有效實施。學生需要設計題目、小組討論、具體實施、報告成果,從這個方面看,對學生、對老師都是一項綜合方面的鍛煉??梢哉f,學生和老師都有可能從中受益。同時,“身邊項目教學”也能為集中實習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促進集中實習這樣的專業(yè)性更強的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一些如社會工作等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中,“身邊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值得進一步發(fā)展和推廣。
注釋
① 庫少雄著.社會工作實習[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② 陸飛杰,付曉萍,孫鴻平.構建社會工作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初探[J].社會工作(學術版),2009(2).
③ 楊崢威.以“項目式”實踐課程考試改革推動學生學習性參與——基于學校社會工作課程的探索,職業(yè)教育,2014(1).
④ 劉茂香.項目教學法在社會工作專業(yè)實訓中的應用,2012(12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