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文
教學相長,本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但說實話,以前的我對此并沒有多深的體會,直到經(jīng)歷了一件事,才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內(nèi)涵。
周涵是五(1)班一個既聰明又調(diào)皮的男孩,雖然學習成績好,但自由散漫,教師們多次批評教育都收效甚微。沒想到,一次課間的“交鋒”,竟促成了我和他之間的一個約定,起到了教育效果。
記得那段時間,因為講課需要,每節(jié)課我都會帶著一幅“中國地形圖”,帶領(lǐng)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由于使用頻繁,地圖的邊角部分都磨損了。這一天,我正在五(1)班做著課前準備,幾位學生圍攏了過來,有的幫我掛圖,有的迫不及待地圍著地圖找自己熟悉的地方。這時候,周涵正好從教室外走進來,看掛圖前聚著眾多學生,立刻沖過去,“左右開弓”把同學扒拉到邊兒上去,嘴里還嚷著:“你們說的地方在哪兒呢?”
看到他這么粗魯,我很生氣,立刻把他從人群中硬拉了出來,批評說:“你怎么這么霸道,別人看得好好的,為什么把他們推到一邊去?看又不好好看,把地圖弄得都皺了,別的同學上課怎么用呀?”可他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嘴里還不服氣地嘟噥:“我怎么啦?地圖壞了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有本事上課給我們畫地圖呀?”雖然他的聲音很小,但我還是聽到了,立刻怔了一下:“是啊,地圖壞了確實不能全怪他,如果我能徒手畫圖,不就沒有這樣的麻煩了嗎?還可以借這個機會教育教育這個淘氣包!”想到這兒,我索性橫下心來,對洋洋得意的周涵說:“好,我接受你的挑戰(zhàn),但有個要求,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無論課上課下,你必須管好自己,不影響別人,你做得到嗎?”也許是想看看我究竟有多大本事,他很痛快地答應了。
有了約定,我和他開始分頭實施,我找來地圖冊,開始了艱苦的徒手畫圖訓練。不接觸不知道,真正畫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國地域廣闊,領(lǐng)土輪廓圖非常復雜,最開始畫的時候,不是忘了基本的走向,就是忘了大致輪廓,這讓我一度產(chǎn)生過放棄的想法,但一想到和學生的約定,我又重新鼓起勇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嘗試使用形象記憶法、坐標等多種方法,反復練習。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有了效果,我能在20秒內(nèi)流暢地徒手板書中國地圖了。
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我也沒有忽視對周涵的關(guān)注,這個班可愛的學生們也沒忘了我和周涵的約定。每次走進他們班,經(jīng)常會有同學和我說:“老師,您發(fā)現(xiàn)周涵這幾天的變化嗎?”這時我會故意問:“什么變化?”“學習態(tài)度認真了唄!”哈,我怎么會沒發(fā)現(xiàn),從早讀時他那認真朗讀的神態(tài),從作業(yè)中他認真書寫的筆跡,我就感覺到周涵的變化。
一個月以后,到了我和周涵約定的日子。我來到五(1)班,學生們都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在他們的注視下,我自信地在黑板上徒手畫出一個非常漂亮的地圖,立刻博得了學生們一致的掌聲。然后,學生們對周涵這一個月來的表現(xiàn)也做出了客觀的評價,一致認為和以前相比,周涵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改變,還要繼續(xù)努力??磥?,在這次約定中,我們都成了“贏家”。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教育經(jīng)歷,才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學相長,不僅僅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道德穩(wěn)步建構(gòu)的過程,也是教師生命意義展示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教學相長,更是一種雙向的付出與收獲,是深刻的“互動”與“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