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項目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師對典型性事例進行選擇,并將此作為教學的內容,同時指導學生依據問題的提出進行有關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對信息資料進行選擇,通過小組研究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和處理。由于風電專業(yè)技術人才相對比較缺乏,本文應用項目教學法對風電運行與維護專業(yè)的教學活動進行實施,以促使專業(yè)教學的完善。
關鍵詞:風電運行與維護;項目教學;實施步驟
中圖分類號:TM61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6-0177-01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比較被動。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轉變了這一局面。通過活動實踐,學生們被分為幾個項目小組,并按照計劃的制定,通過小組的探討和協(xié)作獨立完成項目任務。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充當的只是輔導角色,學生則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自主、獨立的完成學習任務,進一步提高了專業(yè)、操作及協(xié)作的綜合能力。
一、前期準備
(一)教學的選題
選題是項目教學最為重要的關鍵部分,一般應遵循下列原則進行教學的選題:依據課程的不同特點,結合現實生活,將教學目標涉及的相關知識涵蓋到教學選題當中,并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結合,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1]。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實施主要以教師為主,而學生通過項目教學可以根據自身的愛好與特長自主選題,而教師可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例如,依據教學目標與根據,學習《PLC控制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風電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項目進行設計,主要包括:系統(tǒng)結構及工作原理、電控及液壓系統(tǒng)、系統(tǒng)操作與方法、電控系統(tǒng)及偏航系統(tǒng)編程等。
(二)項目任務書
項目任務書作為指導性文件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完成相關項目。結合學生知識水平及能力和教學大綱要求對項目任務書進行編寫,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任務描述、工作過程、工作任務及目標。在具體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強調與教學內部體系的充分結合,基于理論教學的基礎上不斷促使實踐教學的開展與實施,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2]。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一定難度的課題進行設計,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逐漸促使自身理論水平的提升。例如學習《風電運行與維護》時,首先對已掌握的知識和資料進行整理,同時與風機相對照增強對其新的認識,之后深入開展實踐教學,加強對風機的操作訓練,包括剎車、面板操作及運行等。
二、教學的實施步驟
(一)信息的獲取
學生依據自身所選的項目要求,對相關專業(yè)的信息資料進行搜集和整理,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對現有教材和資料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同時也可以通過專業(yè)文獻的查閱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面[3]。傳統(tǒng)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強調的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個體與他人之間的合作與互動。通過項目教學的實施,學生之間應當共享學習資料,以合作或討論的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學生通過實踐能夠有效提升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有所增加,互相之間的協(xié)作進一步促使了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方面也獲得了足夠的訓練機會。
(二)計劃的制定與完善
學生獲取足夠信息之后,通過進一步學習,需要依據項目任務對相關的計劃進行制定。作為教師,在這一階段可以采用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計劃制定之前,學生應當做好準備工作,對每個細節(jié)問題進行仔細處理,包括工具的選用、任務的分解、分工協(xié)作等。此時,需要引起對學生動態(tài)的高度重視,并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定,以鼓勵學生完成項目計劃。最后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幫助,對可執(zhí)行的計劃進行完善。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自行實踐,教師在評分過程中提出質疑,并組織學生進行思考。
(三)計劃的實施
根據制定的計劃,學生按照相關內容進行實施操作,具體實踐過程中,加強與小組其他成員之間的合作,通過共同探討對有關問題進行解決和處理。確定教學目標時,要以生產實踐及用人單位的要求為基本點,針對不同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分層次的對教學的任務目標進行確定[4]。例如學習風機故障的檢修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每一組安排一個不同專業(yè)部分學習較好的學生,如分別安排一個電控學習優(yōu)異者、機械學習優(yōu)異者及液壓學習優(yōu)異者,同時安排幾名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并引導他們自主進行教學目標的設置與安排。例如,優(yōu)秀組員:善于綜合診斷風機故障,并能有效排除故障,并能夠指導組內成員對風機故障進行檢修。良好者:善于對風機某一部分的故障進行診斷,能夠快速排除風機故障,并可以對組內成員進行指導。后進者:了解風機一般故障的診斷方法,通過組內其他成員的幫助可以將相關故障順利排除。隨著項目教學的進一步實施,組內成員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實踐,轉變了優(yōu)異者操作、后進者觀望的學習現象,不僅培養(yǎng)了優(yōu)秀學生的組織能力,有幫助其他學生有效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教學活動中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也得到了提升。
(四)質量控制與成績評定
實踐活動中,要在一定安全范圍內進行各項活動的實施,按照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進行設備的操作。教師引導學生引起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勞動習慣。當項目活動順利完成之后,教師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學生對整個學習活動做以總結,雙方通過進一步討論,總結經驗和教訓,做好下次教學活動的準備工作。
總而言之,運用項目教學法實施教學活動,應當依據實際教學任務和學習過程,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同時強調因材施教,為學生能力提升及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原則進行辦學,從而促使學校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作者單位:新疆水利水電學校)
參考文獻:
[1]李鵬.淺談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5(1):174-174.
[2]江煜,唐艷娟,古麗馬蘭,等.項目教學法在供熱工程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教師,2014(26):99-100.
[3]徐坤.項目教學法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32-34.
[4]吳全全.『項目教學法』——中德職教師資進修項目收獲之一[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