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金山
【摘 要】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在自己的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營造具有個人特色的課堂文化,通過自己的工作和個人魅力,使課堂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興趣和個性發(fā)展。數學課堂需要構建的文化內涵主要包括民主、合作、創(chuàng)新、高效。
【關鍵詞】民主 ? 合作 ? 創(chuàng)新 ? 高效 ? ? 數學課堂文化
所謂課堂文化,是指普遍存在于課堂教學中的文化現象。它是由國家教育傳統(tǒng)、學校和班級的風氣、教師個人的修養(yǎng)和作風等諸多因素形成的那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彌漫于課堂的特定氛圍,以及制約師生的行為習慣等文化現象。例如: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課堂紀律、合作學習、批評鼓勵等,這些文化現象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由于數學學科是重要的基礎課,又是相對比較難學的學科,所以,數學課堂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也就特別大。
課堂文化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去構建。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能讓課堂文化自然形成,而應該在自己的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營造具有個人特色的課堂文化,通過自己的工作和個人魅力,使課堂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興趣和個性發(fā)展。
數學課堂就好比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教師就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領頭羊、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學生就是這個社會中一個個有鮮明主體性的“公民”。這個小社會需要構建的文化內涵主要包括:民主、合作、創(chuàng)新、高效。
一、數學課堂文化的基本準則是民主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而不是學生的“上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由“師道尊嚴”向民主平等轉變,教師要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氣氛來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才能保持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才敢于突破常規(guī)。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走近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嘗試,讓學生暢所欲言,鼓勵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師生雙方要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知識、見解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和理念,努力構建嚴肅活潑、嚴謹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展,進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使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這樣的課堂氛圍才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揮。
二、數學課堂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合作
在現代社會里,合作是主要的,是做人的根本需要。能否與人合作,既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yǎng)水平,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是教育的目標之一,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而合作是主旋律。合作學習是基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它能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單一化、模式化、教條化、靜態(tài)化的弊端,促進學生主動活潑而又生動全面地發(fā)展。為了使合作學習得以有效地開展,在設置教學問題時,應注重問題的開放性和生活化,使學生樂于合作,便于合作。教師設置以情境問題為主的合作,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學習數學,不僅能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學生的合作開辟了空間;設置以知識為主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某個概念、定理時,不僅知道這個概念是怎么來的,而且知道學了以后可以怎樣運用,同時領會知識間的前后聯系,學會知識間的相互轉化;設置以開放問題為主的合作,有利于學生思維開放,學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產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設置以規(guī)律、疑難探究為主的合作,讓學生做到群策群力,優(yōu)勢互補。通過有效的數學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同學之間互幫互學,以優(yōu)帶差,增加了學生發(fā)言機會,培養(yǎng)學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辯論的機會,在辯論中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同時,要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大家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升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數學課堂文化的高級靈魂是創(chuàng)新
教師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者,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點的必備條件。因此,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建立新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在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體會成功的樂趣。要重視求異思維,鼓勵探索求新,引導學生變換考慮問題的角度,變換思維方式,擴展思維空間。一題多解,訓練思維的發(fā)散性;習題變換,有助于學生把知識學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教師的感染鼓勵下,學生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具有對未知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努力探索新知的抱負和決心,以及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意志和信心。當然,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造能力有限,他們將來也不可能都成為數理化方面的科學家,但是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探索好奇、感受成功的品質,卻是每個人終生都需要的。
四、數學課堂文化的最高目標是高效
我們的課堂教學必然要追求高效的教學目標。上完一堂數學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被激發(fā)出來,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是否得到改善,數學思維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知識與技能是否達到了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與方法方面是否有所體驗和掌握,是否有成功的體驗或失敗的教訓……這些都是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來促使學生摸索并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成效,這也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最高目標。
總之,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勝過空洞的演說。讓我們高度重視起數學課堂文化的建設工作,以使學生在數學課堂這塊土地上,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接班人,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