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曲幸
【摘 要】本文從路橋工程施工項目的特征出發(fā),分析了公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針對加強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及控制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公路橋梁;質量管理;控制
引言
公路橋梁的建設承載著國家的交通命脈,甚至關系到國家整體經(jīng)濟的發(fā)展。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橋梁的新建與改建任務愈加繁重,人們對路橋施工過程中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也在不斷的加強。因此,必須加強施工管理,認真分析橋梁建設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而使我國公路橋梁建設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路橋工程施工項目的特征
與一般的工程項目有所不同,路橋工程施工項目以工程項目管理單位的委托為前提,項目經(jīng)理對此直接領導,從項目管理開始實施直至整個工程全部竣工位置。路橋工程項目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發(fā)包或者承包關系,其必須遵循發(fā)包單位所要求的準則,發(fā)包單位對承包單位進行全程監(jiān)控。路橋工程項目自身具備一些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路橋工程項目的核心是路橋工程質量。路橋工程項目的質量是整個工程項目的關鍵之所在,事關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敗。工程項目的質量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進度有著重要作用,對于投資者的投資乃至施工建設單位施工水平的提升都產(chǎn)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2、路橋項目規(guī)模相對比較宏大,施工工藝比較復雜。路橋工程項目建設的基礎是合同量,不同大小的路橋項目所面對的具體合同量也不同。路橋項目施工單位合同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但為自己身的經(jīng)營效益。工程項目規(guī)模大的工程的要求也會很高,整個項目建設需要綜合考慮環(huán)境、社會、氣候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項目規(guī)模小的工程能夠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計劃中建設完成,一般的一些氣候因素可以不予考慮。但是作為路橋項目,不管什么類型,規(guī)模大小,投資者以及使用者對其有著很高的要求,項目的復雜程度較高,所以施工單位在進行建設的時候一定要加強質量、工期的控制[1]。
二、公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分析
1、公路橋梁施工的混凝土質量問題
鋼筋混凝土是現(xiàn)代用于公路橋梁建設的常用材料,但由于針對混凝土相關施工的質量管理措施存在缺陷,各種質量問題頻發(fā)的現(xiàn)象很嚴重。在混凝土質量問題中,最常見的是混凝土裂縫,此外鋼筋腐蝕、保護層脫落、混凝土碳化等問題也比較常見,其中混凝土裂縫更往往成為其他混凝土質量問題的誘因。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很多,其中與質量管理直接相關的包括:對原材料的質量管理不嚴,材料本身的性能低下導致裂縫;對混凝土的調配管理出現(xiàn)失誤,調配比錯誤、運輸管理不嚴等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裂縫;對混凝土的澆筑管控不到位,沒能做到全程動態(tài)管控,一些澆筑工藝的錯誤導致了混凝土裂縫的產(chǎn)生。例如,溫度控制不到位,導致水化熱在混凝土內聚集,這樣一來混凝土結構會在短時間里產(chǎn)生極大的溫差變化,裂縫的產(chǎn)生頻率大大增加。
2、公路橋梁施工的荷載質量問題
對公路橋梁施工來說,荷載質量問題主要體現(xiàn)為竣工后的病障頻發(fā)、使用壽命不如預期、路面出現(xiàn)斷裂或破損等。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兩方面:第一方面是初期設計;第二方面是現(xiàn)場施工。
從初期設計的角度來看,公路橋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預期性。在設計公路橋梁前,需要先對其預期的人、車通過量進行預估,以此決定公路橋梁的荷載量。但這個預估不能確保是完全準確的,如果預估的流量過低,設計的公路橋梁就會無法負擔實際的人、車通過需求,進而引發(fā)荷載質量問題。
從現(xiàn)場施工的角度看,可能導致荷載質量問題的因素非常多,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包括:設計方與施工方的交流不及時,或者施工人員的素質不到位,設計無法落實到實際的施工中,導致公路橋梁荷載能力下降;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預估不足,溫度、雨雪等因素急劇消磨公路橋梁的荷載能力,導致了荷載質量問題;對瀝青路面施工的管控不嚴,路面不平整或強度低下導致路面局部受荷載過高,最終出現(xiàn)局部斷裂或沉陷等現(xiàn)象[2]。
3、公路橋梁施工的結構質量問題
公路橋梁施工的結構質量與前述的混凝土質量和荷載質量息息相關,而且有部分重疊之處,更嚴重的是,三種質量問題往往會成為彼此的誘因,所以這三種質量問題并發(fā)的現(xiàn)象非常常見。具體來說,公路橋梁對結構的需求主要通過結構強度體現(xiàn)出來,而設計失誤或施工管理不嚴造成的結構強度變化除了會令公路橋梁的穩(wěn)定性下降外,還很容易對混凝土結構和荷載支撐結構所受的應力產(chǎn)生影響,提高二者發(fā)生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因此,公路橋梁工程中,結構質量問題雖然相對較為少見,但一旦發(fā)生,后果往往非常嚴重。
三、加強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及控制探究
1、公路橋梁施工的混凝土質量控制
針對公路橋梁混凝土施工進行的質量控制要注意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混亂或遺漏。具體來說,首先針對混凝土施工的準備階段采取質量控制措施,嚴格檢查混凝土原料,并對混凝土調配比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其次對混凝土的調配過程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督,跟蹤混凝土的裝卸、運輸、調配等一系列過程,確保水分、溫度等均符合施工要求。第三階段是混凝土的澆筑階段,與普通建筑施工不同,公路橋梁施工的混凝土施工必然在露天進行,所以要注意管控建筑時期,避免在過冷或過熱的天氣中澆筑。此外,要針對澆筑過程中容易誘發(fā)裂縫的工藝進行重點控制,以前文所舉的水化熱為例,在澆筑時要有意識地通過加強攪拌、控制入模溫度等措施,令水化熱盡量散出,同時控制澆筑速度,避免溫差變化過大。第四階段是混凝土的養(yǎng)護階段,通過鋪設塑料薄膜等措施對混凝土的濕度、溫度等加以保持,以有效避免干裂、溫差變化等誘因導致的混凝土裂縫。
2、公路橋梁施工的荷載質量控制
針對荷載質量采取的質量控制策略應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入手。首先,在公路橋梁的施工設計階段應針對待施工地域的交通運輸需求做詳細的調研,這種調研不能只針對現(xiàn)在的交通運輸需求,還要結合公路橋梁的預期使用壽命,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的需求變化,這樣才能令設計出的公路橋梁在荷載方面更符合未來的實際使用需求。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現(xiàn)場質量控制體系,將質量控制工作貫徹到現(xiàn)場的施工中去,避免質量控制工作的滯后現(xiàn)象。具體來說,現(xiàn)場的質量控制體系應包括如下要點:其一,在招募施工人員時,進行適當?shù)募夹g培訓和素質審核,保證必要的人員施工素質;其二,監(jiān)督設計方和施工方做好技術交底,保證雙方在技術落實方面的交流沒有問題;其三,對瀝青路面施工等容易發(fā)生荷載質量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添加額外的監(jiān)督控制機能,通過重點管控抑制荷載質量問題的發(fā)生。
3、公路橋梁施工的結構質量控制
如前文所述,公路橋梁施工的結構質量與混凝土質量和荷載質量有直接關系,所以結構質量的控制措施不能是獨立的,否則不僅自身的能效難以發(fā)揮,而且一旦出現(xiàn)結構質量問題,也難以做到迅速應對,很可能進一步引發(fā)混凝土和荷載的質量問題,導致質量缺陷擴大。因此,針對結構質量的控制措施要以優(yōu)化結構施工本身為主,預防控制為輔,預防控制體系要與混凝土和荷載方面的施工控制體系進行聯(lián)動,一旦發(fā)現(xiàn)結構問題,立刻暫停其他區(qū)塊的施工,避免質量問題擴大。
4、公路橋梁施工的連接質量控制。公路和橋梁在連接處的質量控制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往往通過技術措施優(yōu)化該方面的質量管控能效。本文于此列舉三種可以加強管控能效的技術措施:第一種是在對道路進行開槽時,要注意一直延伸到旋噴樁頂部,以碎石填充之前,軟泥、雜物務必清理干凈,碎石填充高度一定要與設計高度一致,并且要保證樁間縫隙完全填滿。第二種是先抽樣檢查,再二次填灰。用于二次回填的材料對石灰量與含水量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在運輸?shù)倪^程中這些含量有變化的可能,所以二次回填之前必須嚴格檢查,如果產(chǎn)生變質,要對回填材料進行重處理。第三種是在壓實時配合現(xiàn)場的實際考察進行,如果有特殊位置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到,要使用小型機械進行補壓[3]。
5、特殊地段公路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
針對特殊地段進行的質量控制工作要以施工地域調研為基礎進行,調研工作有困難的工程可以申請當?shù)氐刭|或氣象部門的協(xié)助,從他們哪里調借相關資料。在設計階段除了要將當?shù)氐奶厥鈿夂蚧虻刭|條件考慮在內外,還要考慮施工工藝的落實難度,避免使用與當?shù)靥厥鈼l件有沖突的工藝技術。此外,這些地段的施工設計有必要預留出較大的彈性控制量,以應對現(xiàn)場意外的發(fā)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保證每個工程的安全可靠,就要從每一個從業(yè)人員抓起,努力培養(yǎng)他們對于施工建設的責任心與積極性,從而促使我國基礎建設得以平穩(wěn)健康的發(fā)展。只有施工過程注重施工質量,總結施工技術,才能不斷積累經(jīng)驗和學習,才能真正與時俱進,才能讓路橋工程質量不斷提升,才能讓人民放心。
參考文獻:
[1]王曉巍.簡析路橋工程施工項目管理[J].科技視界,2014(03):123+150.
[2]饒國華,唐凌斌.路橋施工項目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12):176-178.
[3]潘廣學.路橋施工管理的影響因素及處理措施分析[J].硅谷,2014(21):1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