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娣
內(nèi)容提要:
班班通的使用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語文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語文課堂帶來了新鮮空氣,課堂顯得生機勃勃,充滿激情。使用“班班通”上課,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使學生能有更多機會積極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班班通 高效 識字 閱讀 口語交際 寫話
【中圖分類號】G633.3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乘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春風,我校多個班級開通了“班班通”?!鞍喟嗤ā钡钠占?,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語文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語文課堂帶來了新鮮空氣,課堂顯得生機勃勃,充滿激情。使用“班班通”上課,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使學生能有更多機會積極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我就以自己使用班班通的親身經(jīng)歷,從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寫話教學等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運用班班通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他們而言,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班班通的使用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明確、具體。如在“日、月、鳥、火”等象形字的教學中,我先出示給學生一組實物圖,再由實物圖到象形字,然后到現(xiàn)代漢字簡化字,以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xiàn)。生動有趣的畫面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在教授一年級上冊課文《菜園里》這一課時,我將各種蔬菜以圖片的形式搬到了屏幕上,再配以親切的解說和動聽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新鮮的蔬菜天地,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在認識蔬菜的同時也認識了生字。
我還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班班通創(chuàng)設情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把街上店面的招牌拍成照片,把各種包裝袋的商標拍下來等方法,制作成課件讓學生識字,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并且樂于識字、善于識字,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二、運用班班通,輔助閱讀教學。
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有限,因此閱讀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又一難點。運用多媒體輔助閱讀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學習《《快樂的節(jié)日》這篇課文時,我首先播放了《快樂的節(jié)日》這首歌曲,那歡快的旋律,優(yōu)美的歌詞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便水到渠成了。在學習古詩《村居》中,單憑學生朗讀詩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很難想象詩中描繪的生機勃勃、煙霧迷蒙的意境,此時,我使用班班通讓學生對文中所描寫的情景有更直觀、更具體的認識,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學習《王二小》時,由于文章描寫的故事與同學們的生活年代距離有些遠,學生很難深刻地理解文中王二小那種為了掩護八路軍和鄉(xiāng)親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特意搜集了有關抗日戰(zhàn)爭的一些資料,還讓學生觀看了影片《王二小》,讓他們從畫面與聲音中去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舍生忘死。整節(jié)課,學生們都很投入,在學完課文后,我還看到幾個孩子的眼睛里閃爍著晶瑩的淚花。課后還有很多同學都圍到我的面前跟我說:“老師,我覺得王二小很勇敢,他還那么小,就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庇械恼f:“我們覺得他很可憐?!边€有的說:“我們要像王二小學習,要像他那樣勇敢!”等等,聽到他們說的這些話,我感到很欣慰。
三、運用班班通,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十分重要,既可訓練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又可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習慣。上好“口語交際”的關鍵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鼓勵學生說、問、評。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利用班班通可輔助我們更好的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的口語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一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續(xù)編故事》:“小白兔在路上散步,小松鼠匆匆忙忙趕來……”由于課本上口語交際內(nèi)容只有一張圖片,加之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足,想象力貧乏,因此學生發(fā)言不夠積極,于是我制作了動畫片,將“兔媽媽生病了”“小松鼠家著火了”“松鼠過生日”“前面有小動物落水”等內(nèi)容以動畫的方式一一播放給學生們看。看著活生生的畫面,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他們的發(fā)言十分精彩,講得繪聲繪色。
四、運用班班通,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要有內(nèi)容,語句要完整、連貫。教學中,要自覺落實《課標》要求,尤其要強化低年級作文訓練的意識,落實低年級說話寫話的要求,做到有內(nèi)容,語句連貫、完整。
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寫話練習。如在學習完《四季》后,筆者利用課件播放四季畫面,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再讓學生根據(jù)課件看圖編詩,并把自己的詩讀出來,寫下來,既讓學生感受到了四季的美麗,又培養(yǎng)學生了說話寫話的能力。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寫得精彩極了。有的學生寫道:“ 桃花紅紅,他對燕子說:‘我是春天?!庇械膶懙溃骸拔鞴蠄A圓,他對小熊說:‘我是秋天?!?再如學完《畫家鄉(xiāng)》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圖片。讓孩子們模仿課文的語言去寫寫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什么景物,自己最喜歡干什么,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并學會運用到寫話訓練中去,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時,也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將圖畫內(nèi)容放大,引導學生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要求學生把他們看到的、想到的用比較流暢的語言說出來,教師再適當?shù)丶由锨擅畹狞c撥,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把說和寫結(jié)合起來,由淺入深、由扶到放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和能力。
總之,利用班班通進行語文教學,實現(xiàn)了教學信息多方位、多層次的互動交流,提高了語文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我們相信,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班班通”必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
《班班通走進小學語文課堂》